工地播音员散文随笔

  当年下放到鄂西乡村的第二年,恰逢县水利局要在公社修建一座大型水库。为了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公社准备在工地成立广播站。由于我能写会说,普通话说得较标准,又抽调嗓音清亮的女知青小青当我的助手,调试好设备,这个工地小小的播音站就开张了。

工地播音员散文随笔

  这座水库是个大工程。省里派出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和组织施工。一声令下,上万名的精壮劳力参加大会战。山下工棚密布,彩旗招展,人声鼎沸。那年头,万事政治宣传一马当先。还没正式动工,我俩的播音通过高音喇叭,把指挥部的各种号令和安排传遍工地的每个角落。

  时任站长——公社管文教的罗副书记作出了要求:小青当主播,我做次播,并负责实时采访并组稿,深入到一线,报道采访到的好人好事,要做到“亮点”纷呈,振奋人心。一个好的`播音员,仅有一副好嗓音还不够,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激情。譬如,开山放炮之前,如果时间点没掐好,民工没及时疏散,就关乎人命的安危。还有,播报指挥部的各项命令和施工要则,语气要简洁果敢。要适当报道工程进度,以掀起劳动竞赛热潮。不能尽喊些干巴巴的空口号和播样板戏的片段,也可以编排一些地方小戏,请民工中的“文艺骨干”来讲些小故事和笑话,调节气氛,让受众喜闻乐听。

  从此,整个工地如同实现了军事化的管理。每天清晨,我们通过电喇叭,吹响了清脆的起床号。简单的洗漱和如厕后,就到吃早餐的时间,偶尔宣告有鲜肉大包子供应,人群激动,急不可待地朝临时搭建的大食堂涌去。虽然每人只有四个的定量,但还是有人省下几个,连夜徒步赶回家送给老人和娃儿吃。开工后,小青就拿一些样板戏的唱段和时事政文打发时间,我就抓紧时间到工地一线采访,摸鲜活素材,报道一些诸如轻伤不下火线、舍小家顾大家、晚上忍住酷热不怕蚊虫叮咬等先进事迹,还请有口才的民工到站“直播”。打好炮眼,放工前,我们发布预警,告知点炮的准确时间,以免伤及民工或村民。天色渐暗,等听到收工号,民工这才如释重负,带着疲惫和劳累吃晚餐。直到晚八点,广播站播完几首轻松欢快的革命红歌解乏,工棚里传来民工们鼾声四起,进入到甜美的梦乡。

  整个修水库的工程大约进行了五个月。当指挥长通过高音喇叭宣布大坝成功合拢时,人群发出了阵阵欢呼声。干群的辛苦努力,换来了这座巍峨耸立的大坝。它的建成,将用来灌溉下游的千亩农田,为周围的村子和地方小企业发电,还可以养鱼,造福一方百姓。民工没有工钱,只记工分,吃住简陋,靠的是建设老区的奉献精神。那天晚上加餐开“庆功宴”时,会餐的*和群众对广播站所做的杰出工作赞不绝口,表扬声让我和小青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多少年来,曾当过“土播音员”的经历让我久久难忘。虽然时代变迁,那种土法上马、人海战术搞大会战的劳动场景不复存在,但我仍为曾作为干群沟通桥梁的这份特殊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