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心中的仓颉为题的散文
前几天仓颉研究会论坛组成员开了一个讨论会,重点讨论白水人如何称呼仓颉的问题。其他地方都称作仓聖,唯独我们白水称作仓颉,确实有点大逆不道的感觉。尤其是洛河北边的人士更是有点心理不平衡,因为在河北几乎没有人直呼仓颉之名的,都叫仓聖而且加个“爷”字,即“仓圣爷”。
一说起仓圣爷 ,便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惊世之句在耳畔回萦。有了仓圣爷创造的文字,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走向文明生活。
最早的记忆是谷雨节牵着父亲的手去仓圣庙赶庙会,每次都会听到父亲说“仓圣爷就是造字先生。” 那时,对仓圣爷就无比敬仰,更多的是内心的感激与自豪。感激仓圣爷的创造,让我们有了文字的工具。是的,有了文字,我们可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有了文字,我们可以表达爱情,传递信息,记载史册。更因为仓圣爷是我们家乡的圣人,我们怎能不感到由衷的骄傲。从小根植于心底的就是“仓聖造字”这四个字。后来接触了更多的仓颉文化,才知道了仓聖爷名叫仓颉,再后来就看到了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则写出“仓颉整理文字”说法,尽管有人说,所谓专家们发现在仓颉之前就有文字的考证,但我还是坚信:是仓圣爷创造了文字。不然,怎会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句子?为何不说“昔者仓颉整理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呢?虽然有人说,“整理文字,已经很不简单了。”但是,整理文字和创造文字是两码事情。
在中华民族光灿文化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他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这个人类“文化武器”的创造才使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创举。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化神的故乡陕西白水县人,我们有何理由不称其为“仓圣”?我们有何理由也跟着一些人大喊,“仓颉就是整理文字的人。”
是的,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些图文,如果这些图文可以算作文字的话,那么当时仓聖爷为什么还要结绳记事呢?而且,他用绳结记事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他愧而辞官回到故乡。独居深沟“观奎星圜(huán)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得到各种素材,创造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最初的`文字。感动了黄帝,同时,也感天动地,才有“天雨粟,鬼夜哭。”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交流只是靠手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suì)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住,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我们称它为“堆石记事”。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这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坏。后来,是织女发明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从而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一万年),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最初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虽然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但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
仓圣的功绩就在于,他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深受大众欢迎。 史书上说:“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圜(huán)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可见,在黄帝之前是有图文符号,但那种密码式的符号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我们不能因为以前有图文,就说仓圣的功绩在于整理文字。在这里,仓圣爷弃官回到故乡杨武以后,他造字的艰辛过程我就不一一叙说,在杨武沟里仓圣爷造字的传说有物证,也有史料记载。相信大家不会陌生,我坚信,象形文字的创造者属于白水人-----仓圣,我们应该以白水有着这样的圣人而自豪,同时尊重仓圣爷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