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理解他人的生活

  因为出差,此刻我身处魔都远郊的一个小镇。即便把旅馆的窗户关得死死的,也掩不住马路对面的集市喧嚣。扩音器里“羊腿肉、羊身肉”的叫卖声,直冲云霄。集市的旁边是一家国有连锁超市,门口专辟了3C卖场,《小苹果》单曲循环。偶尔一辆货车驶过,带起蓄积了整天的雨水,溅在行人身上,又是一阵谩骂。

散文理解他人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作,对嘈杂的怨怼是难免的。可从集市里讨价还价的面孔,却带着活泼泼的生气。虽然阴郁、灰霾、扰攘的小镇给我带来诸多不快,但其实,在这个拥有一贯逻辑和约定俗成的小镇上,我才是那个外来的过客。

  如果将小镇换成他人的生活,道理也是一样。理解他者,是一种必需,背后则是将心比心的能力。

  这两天,朋友圈疯转一篇《“无龄感”生活》,谈及国内外的差异。在作者看来,国外中老年人的生活是进取*的,不会明确地感受到岁月的负累。此之谓“无龄感”。相应地,国内则充斥着青年人疲弱惫懒的心态和中年人之间挥散不去的养身氛围。

  由此,作者感慨,“回到上海,我就会陷入一种抽象的,无处不在的焦虑中,你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变成一种与普遍观念的对抗。”作为回应,“我会选择‘无龄感’生活模式直到生命终点,工作,承担责任,学习以及流浪。无论对谁,此时此刻,就是最年轻最有希望的一刻。”

  论调固然励志,想法却不免苛刻。对作者来说,只看到青年人当下的暮气,却未见自小较劲的压抑。厌烦中年人的惜命,却不知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和有限的科学知识之间,有着难以言诠的.矛盾与张力。

  与其说我们厌烦一种特定的生活,不如说缺乏真正理解他人的能力。在浮躁的生活里,这兴许是最容易犯下的错误之一。

  以前读孟浩然,看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觉得是傲娇的牢骚。后来翻材料,看到他自幼苦学,25岁开始广结天下英才,此后赴洛阳、长安谋仕途,却屡试不第。中年遭遇贫病,进而潦倒,才理解李白称其“风流天下闻”、杜甫说是“清诗句句尽堪传”的背后,人生遭遇了多大的起落。这种境遇未必人人都会经历,但抱定理解之同情,评说时总会少一些轻率。

  现世也是如此。看不惯的人事太多,张口就是吐槽,于你于我,都是一样。贪一时口快,为机智自得,到头来,只是不愿意去理解而已。

  你一定没少见识这样的人,见别人有钱就说是二代,看别人成功就说是运气,美女约等于被潜规则,丑人则免不了多作怪。如果身边始终有这样一台负能量永动机,否定他人成为不自觉的习惯,生活的半径,也就大略可见。像阿德勒所说,通过消解别人的价值来确认自己的成功,这样的日子,未免太没意思。

  人和人之间,相互理解是困难的。就像此前流行的鸡汤,“我给了你一颗糖,你看到我给了他两颗糖,所以你对我有了不满,可是你不知道他之前也给过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要计较,就没底。我总觉得,不要总看着他者呈现的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或许更容易蕴藏生活的本质。能够挖掘多少,一看态度,二看能力。

  就像写情感专栏之前,我总告诫自己,不要用“*”、“奇葩”或者任何道德判断来思考一段生命体验。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来信者的处境,或许就决定了提出的建议能有多少帮助。

  相比高贵冷艳的旁观,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值得珍惜。哪怕它身在荆棘丛中,或是行走在暗影里,我们也要乐于做慧眼独具的打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