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的回忆录励志书籍推荐

  我们看过许多小说,这是作家们创作的故事,而当他们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时,这就成了回忆录。回忆录是作家们最熟悉的故事,最真实的经历,也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去了解和拜读他们人生经历的最佳途径。不妨看看必读的回忆录励志书籍推荐。

必读的回忆录励志书籍

  《活着为了讲述》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下个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我逃过兵役,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前行的道路上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启发并滋养过他的记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

  贫苦与乐观,迷茫与执着,颓废与疯狂,经过记忆与文字的洗淘,闪耀着永恒的诗意的光芒。

  《我们仨》

  作者:杨绛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只是孩子》

  作者:[美] 帕蒂·史密斯

  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此书回忆。

  帕蒂·史密斯会成长为诗人和音乐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会将他高度挑衅的个人风格瞄准摄影艺术。他们单纯而热忱,从科尼岛到第42街,最终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著名的圆桌、安迪·沃霍尔王朝听政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遍及纽约。1969年,这对情侣在切尔西酒店驻扎下来,迅速融入了那个赫赫有名也声名狼藉者的团体――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它的牛郎与恶棍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昨日的世界》

  作者:[奥] 斯蒂芬·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译。

  茨威格把个人命运和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级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自己的各种细腻的心迹。他从出生的城市维也纳和自己的犹太家庭写起,一直写到1939年9月已满60岁的时候,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些六十岁人时代的彻底结束”。

  《我所缄默的事》

  作者:[美] 阿扎尔·纳菲西

  在高压统治的伊朗长大,纳菲西曾将她不可说出的秘密,列成一份名为《我所缄默的事》的清单。其中一个秘密《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多年前已付梓成书,独树一帜的回忆录手法在国际间获得广大回响。

  这一次,作者探访的主题不是文学名著,而是她成长记忆中的人与事。纳菲西生在一个喜欢说故事的家庭,双亲说着相同的故事,彼此却有不同版本。有生之年,她始终深陷于双亲各自建造的虚构世界。直到复杂难懂又权威的母亲去世后,自认是叛逆女儿的她,发现自己对母亲的感受始终无法平静。她开始从旧照片中窃取往事,试图用说故事的方式厘清对母亲、父亲、前夫、乃至一些她从没想过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的感受。不过照片、文字、甚至事实都不够,都是没有生命的片段,而纳菲西寻寻觅觅的,毋宁是夹在片段之间的空白——那些缄默的部分。

  《冬日笔记》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2011年1月3日,大雪纷飞,保罗·奥斯特坐在桌前,写下《冬日笔记》的第一行字,此时距离他六十四岁生日还有一个月,距离他第一部作品《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则已三十年。

  这是保罗·奥斯特对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审视自我、解剖自我;他以一种近乎随意而散乱的逻辑,组织起六十多年的人生碎片,描述了从童年到晚年之间的身体意识、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他与父母的牵绊以及对父母的探索与迷思,记录下从少年时代的性觉醒到中年深沉的婚姻之爱,以及他对食物、睡眠的思索和1987年他以作家身份开启的人生新旅程,而读者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他小说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以及原型。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作者:[日] 三岛由纪夫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讲述自己17岁至26岁的青春纪事,书中不仅讲述了作者在学生时代青春萌发时的荒唐行为,而且通过讲述自己在战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二战”末期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民众的心理变化。作者还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以及对一些日本当代作者的评价,如川端康成、太宰治等。三岛由纪夫少年时代由于“二战”末期日本战败而产生的幻灭意识,影响其一生,并最终在其小说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本青春纪事记叙了他幻灭意识产生的心路历程。

  《流动的盛宴》

  作者:[美] 海明威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

  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