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

  纵观康熙执政期间,征讨噶尔丹,平定三藩,收复*,抗击沙俄,赫赫功勋,举世瞩目,而指挥若定、举重若轻,就是这种良好素质的体现!那么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康熙庭训格言全文译文

  第一章

  心小胆大 防患未然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译文】

  当人们在没有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时刻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如果人们在有事的时候,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古人说:“心中越谨慎小心越好,在行事风格上则又要泼辣大胆,雷厉风行。”我认为,遇到事情都应该如此对待。

  【评语】

  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庭训中,阐述了作为一国之君、统领天下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一种沉稳大气的雍容心态,即所谓的大将风度。因为,利害冲突或两军对垒之时,胜利的一方往往是那些具有决断力和胆略的将军,而不是学识更高一筹者。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身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匡扶将倾的满清帝政,对领袖的统驭才干自然是深有感触的。

  这里的“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谈的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有事之时,却如无事”,谈的是遇事不慌,从容应付。一个有志成就事业者,需具备这样的素质;一个政治家,更需具备这样的素质。纵观康熙执政期间,征讨噶尔丹,平定三藩,收复*,抗击沙俄,赫赫功勋,举世瞩目,而指挥若定、举重若轻,就是这种良好素质的体现!本则作为庭训的开篇,其训诫的意义是隽永深长的。

  居安思危 处变不惊

  训曰:曩者三孽作乱①,朕料理军务,日昃不遑②,持心坚定,而外则示以暇豫③,每日出游景山骑射。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④,云:“今三孽及察哈尔*⑤,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⑥,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今海内承平,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⑦!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谓也。

  【注解】

  ①曩(nǎnɡ):过去,从前。孽(niè):妖孽。三孽,指发动*的吴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将先后反清;因其降清后封藩称王,故称“三藩”之乱。②昃(zè):日偏西。遑:闲暇。③暇豫:悠闲逸乐。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园。⑤察哈尔*:指察哈尔布尔尼*。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尔部头目布尔尼举兵叛清,失败身死。

  ⑥垂佑:对下边的护佑。加护:加意保护。⑦悚然:恐惧的样子。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我处理军国事务,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时间,但我保持着内心的坚定,表面上给人以悠闲逸乐的样子,每天都到景山骑马、射箭。那时,我们满洲八旗兵都离开京城奔赴前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在此情况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书帖,上面写道:“现今正有‘三藩’和察哈尔布尔尼的*,各路大军忙于征讨,在此危急之时,为何还有心思到景山去游玩呢?”对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就像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似的。

  不久,“三藩”之乱和察哈尔*都先后剿灭。当时,倘若我稍稍表现出惊疑、害怕的意思,那么人心就会动摇,或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认真谋划,终于成就此功业,使已面临危亡的国势重获安定。

  从古至今的皇帝,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实在不多啊!而今,四海之内又是太平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反而有些后怕。古人说:“居安思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语】

  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发动*,清廷边关军情紧急,康熙帝却每天照常骑马出行、射箭游乐,“暇豫”之状,成了一些人攻讦他的口实。但不久*迅速被平定,国势转危为安。很显然,康熙悠闲逸乐是一种安定人心的策略,是优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及杰出才干的体现。作为帝王韬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时不得不示人以闲适快乐的假象。当决定命运的大事突然发生时,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很难,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的经验作为基础。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敬服那些喜怒哀乐不露于形的强人。当然,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志向决定的。

  嘉纳良言 闻过则改

  训曰:今天下承平,朕犹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乱时,因朕主见专诚,以致成功。惟大兵永兴被困之际,至信息不通,朕心忧之,现于词色。一日,议政王大臣入内议军旅事,奏毕佥出①,有都统毕立克图独留②,向朕云:“臣观陛下近日天颜稍有忧色③。上试思之,我朝满洲兵将若五百人合队,谁能抵敌?不日永兴之师捷音必至。陛下独不观太祖、太宗乎④?为军旅之事,臣未见眉颦一次⑤。皇上若如此,则懦怯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为忧也。”朕甚是之。不日,永兴捷音果至。所以,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⑥。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⑦,且极其诚实人也。

  【注解】

  ①佥:皆。②都统:官名。清代始设八旗都统,分掌满、汉军二十四旗政令。毕立克图:蒙古正蓝旗人,始博尔济吉特氏。顺治时累擢正蓝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康熙间王辅臣叛于平凉,讨降之,封二等男。

  ③天颜:帝王的容颜。④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⑤眉颦:皱眉。⑥嘉纳:赞许,采纳。⑦汉仗:指体貌魁梧。

  【译文】

  现在,天下安定太平,但我却仍每时每刻不知疲倦地勤奋处理着国家大事。以前,吴三桂等“三藩”发动*时,因为我主意见解坚定,因而才能成功地平定*。只是在大军永兴被围那一次,事情危急到连消息也不通了,我内心忧虑,不免流露于言语和表情。

  一天,众大臣进宫商议军事问题,他们进奏完后都退下了,只有都统毕立克图单独留下,对我说:“为臣观察陛下近日的脸色,稍带有忧虑之情。皇上您想一想,我大清八旗官兵如果五百人集合编队,冲锋陷阵,谁又能抵敌住他们呢?过几天,永兴方面的我军必定会送来胜利的喜讯。难道陛下不了解当年太祖、太宗他们用兵的情况吗?为臣从未见过他们皱一次眉头。皇上您如果这样怯懦心虚,就赶不上祖宗了!您何必为这样的情况而忧虑呢。”我很以为他的话是对的。过了不几天,捷报果然来到。所以,我从来不敢轻视人,说人家无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但凡知道什么、见到什么,都可以进奏,让我知晓;对于那些合理的意见,我将赞许并乐于采纳。都统毕立克图,体貌魁梧,面目俊好,而且是一个十分诚实的人。

  【评语】

  大兵被围永兴,前线消息不通,一向镇定自若的康熙对此也不免忧心忡忡而现于言表。康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倒是大臣毕立克图说他“懦怯”有点言重了。可贵的是,如此“批逆鳞”的话,康熙不但能够当时虚心接受,引以为诫,且作为“庭训”传之子孙,正所谓博采众长,必有所得。自古以来多少“圣君”、“明主”之所以能创建宏图大业,主要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如何聪慧,而在于他们是否听取和采纳各种意见。历史告诉我们,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他们能够借助别人的热情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在于个人的聪明,而在于他的智慧——一个人能从自己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这叫聪明;一个人能从他人的教训中汲取前车之鉴,才是智慧。

  法令之行 率先身之

  训曰: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译文】

  像我这样身为皇帝,要让法规能够顺利实施,只有自己身体力行,别人才会跟着去做。譬如吸烟这件事,虽然它与国家大事没有多大关系,然而火灾的发生经常由它引起,所以,我时时下令禁止吸烟。其实,我并不是不会吸烟,小时候在养母家里,我很会吸烟。现在我下令禁止别人吸烟而我自己却不在禁止之列,怎么能够让别人信服?因此,为了让别人执行禁令,我就坚持永不吸烟。

  【评语】

  吸烟的害处是多方面的,古人并未尽知其弊,但仅引起火灾这一端,就使康熙痛下决心,下令禁止;不仅禁止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带头戒烟,其表率的作用肯定是巨大的。“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说得多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么能要求别人呢?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康熙禁令吸烟这一节中,我们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

  自任其过 大人之为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①

  【注解】

  ①大人:品德高尚之人。

  【译文】

  作为人,谁能不犯错误?只是人们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大多自己不愿承担或承认自己所犯错误。我就不是这样。平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自己遗忘而错怪他人的事情发生,事情过后,我一定会主动认错,并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竟至于使别人被我的行动大为感动并觉得不安起来,这种情况确实有过。大抵能够自己认错并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多为德行高尚的人。

  【评语】

  “自任其过”与“文过饰非”是截然对立的。“自任其过”是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主动承担责任;“文过饰非”则是千方百计地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错误。前者是“大人”的行为,后者则是小人的行为。康熙不以自己是“言出九鼎”的一国之君而勇于向臣下认错,其磊落的胸襟与领袖的风度值得学习借鉴,其“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这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优劣,甚或是领导艺术高低的标准。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君王,他不仅这样做了,并以此告诫儿孙后人,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见人得失 如己得失

  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译文】

  一个人立身处世,应有宽容之心。看见别人有得意的事情,就应该为他高兴;看见别人有失意的事情,就应该对他表示怜悯、同情。其实,这种心态对自己也很有好处。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嫉妒别人的成功,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那怎么能和别人一起共事呢?只是坏了自己的心思罢了。古人说过:“看到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别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存有这种心思的人,上天一定会保佑他。

  【评语】

  将心比心者,心底必然宽容。为人者须如此,为领导者更须如此。篇中强调处世待人的态度,实则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与人相处,要讲恕道,凡事多设身处地为人家想想,这样才能搞好人际关系,才能形成一种和谐、友好的团队环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人之得失如己之得失。以恕存心,以敬处世,天必佑之,未必是真,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是不争的事实。

  深思熟虑 无憾无悔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译文】

  大凡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因而孔子说:“遇事不先问几个‘怎么办’、‘如何办’的人,我最后也要对他所办的事说‘该拿这件事怎么办啊!’”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评语】

  《论语》中有“三思而后行”的话,史载孔子入太庙有“每事问”的事迹;康熙这则“庭训”是对圣人言行的实践及倡导。

  “审之又审,方无遗虑”。事前多详虑,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凡事当前,先做调查研究而后再实施;处理问题,不论大小,都要认真、慎重,那么,事情就会办得比较好一些,遗留问题和隐患也将少一些,悔不该当初如何如何的缺憾自然会少一些。

  慎重持敬 谨终如始

  训曰:凡天下事不可轻忽①,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②。当无事时,敬以自持③;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④,慎修思永⑤,习而安焉⑥,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⑦。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⑧。《礼记》篇首以“毋不敬”冠之,圣人一言,至理备焉。

  【注解】

  ①轻忽:轻视,疏忽。

  ②敬:恭敬,端肃。此处意为警戒。

  ③自持:自己克持,保持一定的操守、准则。

  ④谨终:慎终。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⑤慎:谨慎持重。修:学习,遵道。永:长久。

  ⑥习而安:此处意为习惯。

  ⑦湛然:厚重、澄清的样子。

  ⑧直内:指内心变得正直。

  【译文】

  对于天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视、掉以轻心,即便是最小最容易的事情,也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慎重,就是所谓的“敬”。在没有事的时候,用“敬”来约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时候,以“敬”心去应付一切。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一定要始终如一,谨慎小心,坚持谨慎持重、从长计议的做事原则,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不会有什么过失、错误发生。

  所以说,一个人心中如果有了“敬”意,那他的身心就会处在一种厚重、澄清的状态之中。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自然能够整理好家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能够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正直的含义。《礼记》一开篇就以“毋不敬”开头,圣人的这一句话,备极至理。

  【评语】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这是《诗经》上的话(见《诗经·大雅·常武》)。郑玄笺曰:“敬之言警也,警戒六军之众。”康熙发挥了经书上“敬”的含义,指出对天下之事,哪怕是“至微至易”者,都应当慎重持敬,不能掉以轻心。这与他一贯所提倡的“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思想是一致的。其次,“敬”也是修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恭慎地对待人与事,就能够使内心变得正直;能够敬重他人及一切事,就能处理好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做起事来才显得游刃有余。

  防微杜渐 预其未萌

  训曰: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

  【译文】

  处理任何事情,都应当小心谨慎。古人所说的“防微杜渐”的含义,就是指无论任何事情,即使很小,如果在它劲露端倪或刚刚发生的时候不加以防范,小问题就一定会逐渐变成大问题;如果在它逐渐发展变化的时候,仍然不加以防范,那么,就必定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评语】

  凡事当前,无论大事小事,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古人有:“事有因革,风起于萍”等训语,讲的就是这一道理。

  作为君王或一任领导,事情繁杂,头绪众多,这时候常常忽略或有意视而不见一些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的发展,让人们措手不及。

  康熙教导后辈,无论处理大小事务,都应当处处留心,都应当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此话值得我们借鉴。

  事无巨细 不可懈慢

  训曰:顷因刑部汇题内有一字错误,朕以阃笔改正发出①。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览,外人谓朕未必通览,每多疏忽。故朕于一应本章,见有错字,必行改正;翻译不堪者,亦改削之。当用兵时,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亲览无遗。今一日中仅览四五十本而已,览之何难?一切事务,总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

  【注解】

  ①阃笔:红色笔迹。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阃笔批示书写,表示出于亲笔。

  【译文】

  近来,因为刑部呈送上来的公文中有一个字错了,我就用红笔加以改正并颁发下去。各部、各院的奏折、奏本等我都一一通读过,外边的人以为我未必能够做到通览,所以,每每多有疏忽。故此,我在所看的全部奏章中,一旦发现有错别字出现,就加以改正;那些翻译极差的文字,也加以删改。

  当年,国家有战事时,每天送上来的奏章、奏本有三四百件之多,我都一一通览,无一遗漏。现在,一天之中,送上来的奏章等仅有四五十件而已,通览它们又有什么困难呢?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能有一点懈怠、拖延的念头。

  【评语】

  “一切事务,总不可稍有懈慢之心”,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其道理的正确性自不必说。这篇庭训给我们刻画了一位励精图治、日理万机的封建帝王的形象。“一日三四百本章”,皆“亲览无遗”,且其中有一错字都能发现、改正,这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凡事拖拖拉拉、拖延扯皮之人,终将一事无成。抗金名将岳飞曾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语,留传于世;古人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传诵民间。世上的人若能像康熙这样身体力行,当日事当日毕,又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教化普遍 怀柔远人

  训曰:尔等见朕时常所使新满洲数百①,勿易视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时,得东省一二人②,即如珍宝爱惜眷养。朕自登极以来,新满洲等各带其佐领或合族来归顺者③,太皇太后闻之,向朕曰:“此虽尔祖上所遗之福,亦由尔怀柔远人,教化普遍,方能令此辈倾心归顺也。岂可易视之?”圣祖母因喜极,降是旨也。

  【注解】

  ①新满洲:黑龙江流域为满族故乡。皇太极即位后,统一黑龙江流域,把该地居民编入旗籍,称为“新满洲”。他们均隶各旗,“俱令披甲”,成为满族八旗的组成部分。

  ②东省:指东三省。③佐领:官名。清制,京师满蒙诸旗,均置佐领。满语称牛录章京。

  【译文】

  你们看见我时常往新满洲派去的使者有数百人之多,可千万不要轻看了这件事。

  过去,太祖、太宗在位的时候,能得到东三省来归顺的一两个人,往往视为珍宝,十分爱惜、关注,并给以特别的照顾。自我即位以来,新满洲等地方的首领们纷纷带着他们的佐领官,或者是全族百姓前来归顺我们清朝。太皇太后听说这件事后,对我说:“这虽是你的祖上留下来的福分,但也是由于你安抚边远之人,使德教风化遍及全国,才使这些人诚心诚意前来归顺啊。怎么能够小看这件事呢?”圣祖母因为太高兴了,所以特下达了这一圣旨。

  【评语】

  “罚不附近,赏不遗远。”不以地远,或阶层低微而遗忘领导的关爱,遗漏对其功劳、苦劳的奖励,这是诸葛亮在为将之道中的教诲。康熙在这篇庭训中强调边民来投诚归顺,作为一国之君,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康熙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决不是偶然的,这与他的无远不至的爱民思想不无关系。赏不遗远,把关心、关怀普照到最远的角落,下边的人自然会感恩戴德、诚心诚意地效命出力。

  以德服人 心悦诚服

  训曰: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①,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及进兵滇中,吴世璠穷蹙②,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③,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④。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⑤,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⑥,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⑦:“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注解】

  ①王平藩:吴三桂部将。应作王屏藩。保宁:地名。在四川境内,今阆中县。②吴世璠:吴三桂孙。吴三桂病死后,他继承帝位,改元洪化。后兵败自杀。③犷猂:蛮横。④宜若:就好像。⑤倍:通“背”。背叛。⑥顾:反顾,反而。⑦子舆氏:孟子的字。⑧赡:充足,丰富。

  【译文】

  我们的军队平定四川时,在保宁打败了逆贼王平藩,俘获苗人三千多,后来把他们都释放了,并让他们各自回家去。等到我朝军队进军云南中部时,吴世璠走投无路,就只好派人鼓动苗族人支援他的军队,以抗拒我们天朝大军。苗族人不肯依从,他们说:“天朝曾让我们活命,恩重如山,我们怎能忍心用武力对待他们作为报答呢?”

  大家都知道,苗族人生性蛮横,按常理是不能够用义礼来驯服他们的,这就好像天性使他们这样。但是,他们一旦产生感恩和怀念别人好处的感情,就不忍心轻易背叛自己的主人和上级,这样的事,内地读书人、普通百姓一般都很难做到,而苗族人反而做得很好,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么:“用武力征服他人的,他人并不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只有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人的,才能使人家心悦诚服。”难道说苗族人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能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们吗?

  【评语】

  用武力征服他人,他人并不是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只有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人的,才能使人家心悦诚服。这句话说得真好。纵观康熙皇帝一生,可以得知:处乱世之时,“威猛”二字是治国之本;处治世之中,“仁者无敌”乃是最佳统驭之术。

  治心之要 首在克己

  训曰:顺治元年五月己亥,谕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奏条陈时务一折①。据称: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请于师傅匡弼之余②,豫杜左右近习之渐③,并于暇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及《大学衍义》等书④,以收格物意诚之效⑤。

  【注解】

  ①太常寺:掌礼乐郊庙*事宜。有卿、少卿各一人。李棠阶(1798-1865年):河南河内(今沁阳)人。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道光进士。先后任广东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侍郎、御史、军机大臣、工部尚书。条陈:分条陈述意见。时务:当世的要务。②匡弼:协助,辅正。③豫:通“预”。事先做好准备。杜:杜绝。近习:指君王亲幸之人。

  ④《御批通鉴辑览》: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官修。共116卷。起自黄帝,终于明末。编年纪载,纲目相从。批语为高宗(弘历)所撰。此处所指当为顺治时的《御批通鉴辑览》,但没有流传下来,无从考知。《大学衍义》:宋真德秀撰。43卷。以《大学》为本,援引儒家经典和史事,并附己说,讲修身、齐家、治国之道。⑤格物意诚: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礼·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即推究事物原理,端正思想。

  【译文】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己亥,谕告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所奏有关当代时事看法的条陈折文。据他所说:用人之事,首先要治其心;而治心的关键,则首先约束自己。希望在师傅辅佐、指导之外,预先杜绝左右亲幸之人的坏影响,并在闲暇之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和《大学衍义》等书,通过这种方法,以求达到使自己能推究事物的原理、端正思想的目的。

  【评语】

  用人先要治心,而治心首先克己。就是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作为领导和经营者,要达到这种境界和修为,必须得到老师的匡正辅导,必须认真读书,近君子远小人,避免受到狂妄小人的坏影响。

  仁者之心 随感而应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①。故极其量②,*胞物与③,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④,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注解】

  ①触处:随处,处处。②极:穷尽。量:限度。③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意为泛爱一切人与物。④恺悌:欢乐相爱。

  【译文】

  仁爱的人把万物看作一体,一视同仁,同情心随处都可以发现。所以最大限度地说,他把百姓当作同胞兄弟,把万物都视为同类,仁爱之心遍及天下万物。说到他的心,则是慈祥和乐,随着感觉相应而发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去做;凡是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就放弃它。不论事情的大小,仁爱之心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尽心尽力去做,照样会有欢乐的收获。

  【评语】

  人的追求一旦化为一种自觉,便会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当一个人以人类或民族或时代之苦难为己难,以人类或民族或时代之责任为己任,内心中便会泛出一片爱心。有利于人民的就去做,无益于人民的绝对不会去做,同情和关爱便会油然而生。自古至今的圣贤伟人,都讲求以德服人,仁德在心,化除私欲。

  恒劳知逸 自强不息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①。”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注解】

  ①《易》云句:见《易·乾》传第一,卷一。天行健:是说天体、万事万物的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这是天之自然现象。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君子应努力自强,不要停息。

  【译文】

  世上的人都喜好安逸而厌恶劳动,我心里则认为一个人只有经常劳苦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求进取,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安逸,因此,一碰上劳苦的事情就觉得不能忍受。《易经》上说:“上天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君子应当勉力自强,一刻也不要停息、放松。”从这一点上看,圣人把劳苦看作是福分,把贪图安逸看作是导致灾祸的起因。

  【评语】

  世上万物,生生不息皆在运动之中。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太闲,私欲杂念就会暗中悄悄滋生;人生太忙,又会使人丧失纯真的本性。大凡有德有才的人物,既不愿使身心过度疲劳,也不愿整天沉迷在无所事事、醉生梦死的享乐之中。

  实心相待 不务虚名

  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①,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注解】

  ①坛庙:坛,指天坛、地坛,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庙,指祖庙。神佛:泛指天地神祇佛圣。

  【译文】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不要去追求虚名。我从幼年即皇帝位以来,凡是遇到祭祀天地、祖庙、神佛的事情,都怀着虔诚、敬仰的心思去对待。即使处理日常的朝中事务,对待各位朝中大臣,也总以诚心相待,不求虚名。所以,我的为人行事,完全出于一片诚心,没有丝毫的虚饰之意。

  【评语】

  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首先在于待人的恩怨观。大凡君子是以恕人克己为前提的。一般自私自利者总是容易记仇而不善于怀恩,因此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说法。古之君子却有“以德报怨”、“涌泉相报”、“一饭之恩终生不忘”的传统。

  事实上,为人不可斤斤计较,少想别人的不足、别人待我的不是;别人于我有恩有劳应记取于心。人人都这样想,人际关系就和谐了。用现在的话讲,多看别人的长处,多记别人的好处,行事就顺了,上下左右的关系就良好了。

  第二章

  善喜善念 去恶去凶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译文】

  人活在世上,应当追求内心的喜悦安详。内心的喜悦安详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境界。心中充满喜悦,就会产生善良美好的念头;心中充满忿怒,就会产生凶险恶毒的念头。所以,有句古话这样说道:“一个人只要产生一个善念,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如果他产生了一个恶念,即使还没有去做恶,凶神已经跟上他了。”这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评语】

  一个人的性情是需要磨炼的。在社会上,古道热肠毕竟让人愿意接受,和和气气更是持家立业之根本。一个性情过于冷酷的人就如寒冬一般,使万物丧失了生机,让人畏而却步。这种人常常使人避之不及,很难得到人的协助。

  “敬人者人必敬之,助人者人必助之”。社会必须合作才能进步。

  心存善念 天报福禄

  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①。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②,何益?

  【注解】

  ①绥:安抚。②念珠:佛教徒念佛时记诵经次数的串珠,又称佛珠或数珠。一般由一百零八颗珠子组成一串,故又名百八丸。

  【译文】

  大凡一个人心中存有善良的念头,上天一定会善有善报,给他以福分和禄位来安抚他。现在,人们每天手持念珠,口念佛号,也是想做善事的缘故。但如果心中的恶念不除去,即使是手拿念珠、口诵佛号,又有什么益处呢?

  【评语】

  虽然行善必有天佑,但必须是心存真善,清除内心中的种种邪念、恶念,否则,整天念佛,也只是一个假善人而已。短短的几句话,帮助人们理解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明白了为人做事应该实实在在,而不要弄虚作假的道理。

  《菜根谭》一书中,对这一点有更形象的叙述。它说:荣华富贵的显名,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花园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假如是靠特权,甚至恶*得来,那就如同插在水杯中的花朵,由于根部并没有深植在土中,所以花的凋谢、枯萎指日可待。

  俯仰无愧 存乎一心

  训曰: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译文】

  人只有一心,心动兴致起,会产生种种思想和考虑。这种种思虑正确与否,只在一刹那间。如果一个念头不正确,很快就被发现了,并且及时纠正它,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尚书》上说:“即使是圣人,倘若没有善良的意念,也可能变成放荡不羁的狂人;即使是一个狂人,如果能心存善念,也可能变做一个圣明的人。”小小的念头,存在于平静的状态中,通过人的行动就可以观察到,能够在俯仰之间无愧于人,才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培养人的心性,防范于意念刚刚产生之时,感情尚未产生之际,因为此时,用力很小而功效巨大。

  【评语】

  立身处世,小心谨慎,每做一事,都要为自己着想,为别人着想;要看眼前,也要为子孙后代的考虑。否则,如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图自己一时之欢,做伤天害理的事,赚不仁不义的钱,就等于给子孙酿祸,给自己的前程伏下败笔,到那时真就后悔莫及了。

  人品善良,就是为子孙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心里正直,就等于为自己留下了耕耘不尽的肥沃良田。

  修德之功 在于主敬

  训曰:子曰:“鬼神之为德①,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②,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③,如在其左右。”盖明在礼乐④,幽有鬼神⑤。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⑥;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⑦。念念敬斯念念⑧,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⑨,聿怀多福紒纷矠。”其斯之谓与?

  【注解】

  ①德:恩惠,福利。②齐明:斋戒严整。齐,同“斋”。盛服:衣冠华美。③洋洋:欣喜貌。④明:人间,阳世。

  ⑤幽:鬼界,阴间。⑥非僻:错误,偏邪。⑦惰慢:轻薄下流。《礼·乐记》:“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⑧念念:指极短的时间,起灭连续不断。又作刹那解。此处作常常想念、不能忘记解。⑨昭:彰明,显示,公开。

  紒纷矠聿: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译文】

  孔子说:“鬼神造成的'恩惠惩罚确实不小啊。”“他们使天下的人斋戒肃穆,衣冠整齐,小心翼翼地从事祭祀这种活动。祭祀之时,人们心怀虔诚、恭敬的心情,就好像鬼神高高在上,鬼神就在他们的身边。”所以,阳世间有礼乐,而阴曹地府则有鬼神。

  我认为敬奉鬼神之心,主要不是因为鬼神会带来灾祸或幸运,而在于他们能使人健全正气。正是这个原因,君子修养德行没有比以“敬”为主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内心以“敬”为主,那么,错误、邪僻的思想就难以自外而入;自身之外的事能以“敬”为主,那么,轻薄下流的习气也就无从产生。每时每刻每事,都怀有“敬畏”之心,这正是君子无处不有敬心的缘故,也是他无处不正派的原因。

  《诗经》上说:“无论在下边的,还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的、显赫盛大的。”“正是这个周文王,他小心翼翼,毕恭毕敬侍奉上天,所以他才享有治国平天下的诸多福分。”不就是指此而言吗?

  【评语】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认为鬼神不可不信,但又颇有见解地认为主要不在于通过敬神去乞福或避祸,而是由此培养出一种随时随地随事都必须具有的敬畏之心。这里虽明显地表现出康熙作为封建君王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从他的鬼神论中却引出了难能可贵的人本主义态度。这就是以对鬼神的敬畏来达到修身的目的。如果把这一则与第八则联系起来看,我们更能体会康熙的用意。

  持斋必戒 感发善念

  训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易·系辞》曰:“斋戒以神明其德。”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无一日不斋,无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斋,已与古人有间。然持斋固为善事,可以感发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译文】

  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易经·系辞》中写道:“通过斋戒使自己的道行更加完善。”这里所说的“斋”,就是“齐”,意即完善自己内心不够完善的地方。所说的“戒”,就是戒绝心中不健康的想法和狂妄的念头。古人没有一天不持斋,没有一天不守戒。现在的人们只在某月某日持斋,已经和古人不一样了。持斋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发人的善心,只是不知道他戒心做得如何。

  【评语】

  “斋”和“戒”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持斋一定要守戒,否则就是一种徒具形式的伪善做法。相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有其可爱、可称道之处。当然,持斋在某些宗教的教规中是必须恪守的仪式,规定是必须遵守的。但不管哪种宗教的教义都倡导向善向上,倡扬戒除非心妄念,这就是其积极内容之所在。康熙在此说教、强调的是持斋与守戒并重,内容与形式并重,这也是这则庭训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立志于道 犹入圣域

  训曰:子曰:“志于道。”①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②,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③。志之所趋,无远弗届④;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⑤,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⑥,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⑦,本末兼该⑧,内外交养⑨,涵泳从容紒纷矠,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注解】

  ①“子曰”句:见《论语·述而》。志:志向,立志。②夫子:孔子。天纵:意为上天所赐禀赋。③发轫: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轫,刹车木。行车必先去轫,故称“发轫”。④届:至,到。⑤义理:道理。又作经义名理讲。宋以后称理学为义理之学,简称为义理。⑥游于艺:即游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游于艺,言置身于六艺的活动,后来泛指学术修养。⑦伦:道理,次序。⑧本末:指主次、先后。又指农业与工商业、礼义与法制。兼该:包括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⑨交:结交,往来;此与彼受。养:陶冶,修养。紒纷矠涵泳:深入体会。

  【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学道。”所谓的“志”即志向,用心的意思。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没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则有正和不正之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观察清楚。

  孔夫子凭着上天所赋予的圣明,尚且在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所以说,“志”是发展道德修养的基础,昔日的圣贤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评语】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的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但灵魂早已死亡,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讨厌;一人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羞愧。

  做人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篇中从志与道、志与心的关系,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立志的意义和如何立志的问题,强调一个人只要立志,再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成为圣贤。从这位有作为的君主所处的时代来看,这无疑是振聋发聩之言!

  良知良能 乾乾不息

  训曰:孟子言:“良知良能。”盖举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谓自孩提以至终身,从吾心,纵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尚言于“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之后。故古人童蒙而教,八岁即入小学,十五而入大学,所以正其禀习之偏,防其物欲之诱,开扩其聪明,保全其忠信者,无所不至。即孔子之圣,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将至。故凡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其择善固之,克己复礼,循循勉勉,无有一毫忽易于其间,始能日进也。

  【译文】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想举出良知、良能这些心中固有的天性作为行善的开始,以此来说明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他又说:“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不失其婴儿一般善良、纯朴之心的人。”这不是说从孩提时一直到年老死去,可随其心,放纵自己的内心感情,放纵自己的认识能力,放纵自己的才能,没有一刻不是他良心、本性的自然流露。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能做到听从心之所想,不违犯任何规矩,也还是在十五岁时立志苦学、三十岁时成家立业、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岁耳顺之后,才能达到这般境界。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性、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质欲望所诱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