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散文
自从中国作家梁晓声道出“三个中国”以来,我认为一个数字中国,这是讲的经济层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又何曾离开过数字呢?所以“数字中国”又几乎渗透着中国的国情;
一个“网络中国”,这就讲了国民的生活空间,已经扩展到虚拟空间,也就是在这个空间里,你是绝对*的,什么也可以说,什么也可以不说,便觉是一个*的人。可以对自己认为不对的进行发泄与变骂,这当然不对,不能随意变骂,不过,可以发布自己认可的权威,正因为如此,便有了社会的反向情绪,成了公众谣言的摇篮,如何避谣,传递正能量,作为有公信力的中国,是不是该反问?我们的公信力呢?谣言智者止,这没有错,可这也是一个不好情绪的传染,不过,这也表示社会发展,每个人都能不同程度在追求素养与进步,而当这个大进步,成为自己行为与心里的受挫,那么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就会让一些表面上完好的人士因此而丧失,一些不被人知的事情,譬如公众的恶性恶习丑事,也会公之于众,很容易让人想不到,是好是坏,只好任由人评说了。
所以,矛盾也就在此发生了,更有甚者一个“身边的中国”,便告知了人们的所求、所盼,也就是要过好日子的中国,当然,这个“中国”有点笼统,那就是“身边的中国”所定指什么呢?是定指人们的生活,还是定指人们生存的空间,也许全都是,也许又全都不是,因为身边总是近在咫尺,我们又如何去远虑呢?
身边的人,总是常见,又日常生活在一起,同享这一片蓝天与沃土,可身边的人,总得与生死存亡密切关联,同样的人,同样的路------同样的鞋,为何就这般不同?有些人会用国家政策,走上了致富路,而有些人压根儿就在等国家政策,依然未等来幸福,缘由呢?有些人便观察了,认为那人是上面有人,要么就是走了关系,为什么同样的政策,他可以享受,而另一个他却不能,就拿贷款来说吧,老百姓不知道,行有行规,寨有寨则,银行自然就有银行的规定,就算是居家媳妇,也有自身的门槛,何况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呢?可解释,有些反而解释上火,认为同样是国家政策,所理解也就在同等程度上,说老百姓是弱势群体,得照顾,可有些人一贫如洗,却贷不了款,而有些人富贵如山,却还能贷到款呢?实不见,这里有行业规则,贷出去的东西,总是要还回来的。老百姓也许不知道,只知晓,是国家政策,当知晓,你凭什么来还时,便来了气,说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便也拍了胸脯,我也能还,可行业规则会侵到,你拿什么来还呢?回答会让你一阵窒息,可以拿家产,而家产没有值钱的东西,便说拿“命”来还,却又觉得太过严酷与苛责,这与当下的和谐社会是远远不能相融的。命,何时值钱呢?只有将“命”生发出来价值,才会值钱,这就是我要讲的“乡土”了。
每一个命,生来就在这块乡土上。这块乡土,有着祖传的文化积累,每个人就算无知,也已经耳濡目染了,所以同一块乡土,往往是贫者居贫、富者居富、学者居学------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大家都生活居在一块,脚踩的是同一方土,眼睛看到的是同一方人,住的是同样的样式与同样的土房,走在同样的乡村泥泞道上,喝的也是同一渠的水,有没有新发生呢?有,当然有,那往往是后生者,因为后生可畏,有朝一日被人引领到了离开这一块乡土,到了远方的大城市,他的感观与视觉,便看到了“大格局”,看到了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大城市,有着风格迥异的高楼,也有楼盘东流去的奔放色彩,让人跳出了乡土的局限,就感觉自己被置身于大潮中,浸受大海的波涛汹涌,大浪淘沙,自己又何曾淘得“金子”呢!也许不能,也许会拥有一线生机,但是由于他们想离开乡土,便有一心的准备、一心的吃苦,也就在日积月累中,他们掌握了生存法则,尽管有些还不是那么理想,有些甚至会沉入到城市的底层,尽管所累、所付出,没有同等的代价,但他们有最大的收获,那就是至少可以闻够城市的风,那是一种陌生而有奇迹的味道,是可以让自身的血液沸腾,并且经历风雨,也许能碰到贵人,也许还能碰撞到城市的宽厚政策,他们便有了转机,便有了新的生发,从而,在城市安家,寻找了新的血脉,新的相承,从而他们便可以离开乡土,真正的离开,进行新的生活。
为什么城市会发展这么快,早些时候,我就有过回想,来到大城市,远离故土,就已经知道,城市是人的驿站,也就是生活在这大城市里的人,就好像停泊在港湾的船舶,什么时候就会远行,往来船只会铺获海的鱼食,让每个人都要想尝试这海的美味,同样港湾只有来来去去的人,直到老了,走不动了,才停下来,固守自己生命的一息。
更有甚者,这些停泊者,不会满足于喝同样的水长大,吃着同样美食,他们会竞争,会强取,这就是“市场”,正因为有了这个大媒介,有些是山风,有些却又是泉水,是城市里品尝不到的,便成了珍贵稀有,便有了宝贝之称,当他们来到这城市,以外来务工的名义带来,他们吃到城市里的新鲜,而城市里的人就可以吃到山村乡土的美味,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让这个城市总是变化着它的.轮廓与外貌,也时刻变换着自身运作的筋骨。城市人,你们应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到来,让你们作了些改变,比如生活,比如旧习,还有比如男婚女嫁,便渐渐有了城市的故事,也有了乡土的文明,有了城市老板嫁乡女,也有了城市靓女嫁乡蛮------好歹,这一些改变,已经在悄悄转动这城市的经脉,让城市在苛责中有了接纳,所以,城市便显得宽广了,城市里的人便变得和谐了,根本不像当初那样,总有一种异样的目光在挑剔、在轻蔑,何曾想到他们同样是城市的脊梁。城市因为他们出多彩,城市人也因为有他们的服务,而变得享受幸福与美好生活,可那些跳出乡土的和还在乡土上成长的人,便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尽管同样泥土上渗出来的水,进了城市就成了佳酿,养了这一方人。
按说,地域差异,民风古朴,大概就是讲乡土吧,因为这一方乡土养了这一方人,也有了几乎同样的性格,就算差异,也只是在遗传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当他们被撮合得不够紧密时,便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终究会大同,就像我走了一个乡村,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孩子,几乎都有着近亲关系,有好些已经呈现出躯体的病变,也就是说残疾人或智障人比较多,如果还不作改变,后果这个村庄就会被世间所遗弃,所以现在我们国家推行群众路线,要走完最远一截路,要走完最后一户人家,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在那最远久居的乡村,因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已经养成同样的习俗,同样的生活经历,已经铸就同样的性格,甚至有着同样或近或远的血脉,要想有新的发现,新的变革,国家出台新政策,可这些并未完全打破他们思想上的固疾,那就是还不如走不出这块乡土。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我虽不从教育角度上来讲,有多大程度可以让这乡土显现出生机与活力来,但至少可以引来一阵外来风,可以让这乡村有些不平静了,因为外来人的生活习惯会打破这乡土的平静,这就是故土难离的乡愁,想必那古时就流传下来的,“青梅竹马”“绝世佳人”,在这一方乡土不是没有,真的是有利也有弊呀。
世间上的美好,正因为有它们一直沿习的乡土,就让乡土固守了它的穷、它的质地与其朴素的美,可这样下去,穷者只会真的越来越穷,因为乡土之外,世界已经在改变,有些已经完全在变了,如果还不接受这改变,他们这些生活在乡土上的人们,就真的可能被世间美好所淘汰,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变了机关*作风,让这城市的风吹进了边远与偏僻、吹走了粗野与落后,也同样吹进了本守本分的乡土。
是呀,这世间在变,这生活的日子也在变,乡土就应该让更多的人走出来,绝不能坐等这块乡土再次发生奇迹,因为一直沿袭与固穷,就让我们携手一起逃离这乡土的瓶颈吧,请你们接纳新思想、新观念、新改变吧!让自己的子女从乡土上走出去,走出去就是一片天地,让外面的人走进来,去接受这难得的乡土恋吧,也许你们城市人的思想与观念,就可以改变这一庞大的“穷”,让我们一起过新生活,一起推进这前进的中国。
中国的乡土有负担,却又潜发着它固然有的朴素美,当中国人从溺惯了的城市走出来,走进乡土,就好像到了原生原长的自然天府,这是多好的构筑城市人生活梦想,他们想返璞归真,他们想寻求那纯真质地的生活,就请你们来到乡土吧,让这哗哗的乡土流水,有他们的影子,也有他们赤脚没入清澈的泉水中所飘上来的味道,那是纯纯的乡土倩影------中国梦
请城市人所带来的文明新风,改变这乡土中国,如此以来,我想在神州大地,定会生发出灿烂的光辉来,照亮着这块乡土和生活在乡土上的人们。
生活在乡土上的你们会发现,你们的日子,应该就不只有这些,你们应该有着城市人的梦想,有着国家宽厚政策上的保障,像城市人一样,可以看到城市外边的风景,而外边的人想进城市里来的心明。
------你们也应该如此,请让乡土改变吧,让乡土中国也改变吧!
心雨供稿
201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