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学生劳动积极性 让孩子参与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好思想,让他们知道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靠自己去争取,不能只靠父母,改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势在必行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义务教育小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老师应该充分地关注学生,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良好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学生在家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也不会做,学生一进入小学,我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 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应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如写好笔顺、会在田字格里合理安排每一个生字,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运用实物投影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在评分时也采用“百分制”评分,只要学生态度端正,写字比原来有进步,肯定会得一百的,特别优秀的在旁边再加在★,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红★。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持久,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谁是文明小听众”.“比一比。”并发放小红星,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生字教学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谁能把你的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告诉别人?”“你知道他现在讲的是哪个字,比比谁的方法最好。”……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是哪个字,你找到了吗?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6、多激励、少批评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工作中,我们多一份爱心,少几声责骂;多一份细心,少几份急噪;多一份耐心,少几声叹息,你就会真正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工作中要多一份爱心,少几声责备,多一份耐心,少几声感叹,就会真正感受的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那将会是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