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升初与教育公平短文
“电脑派位”本身无疑是很公平的,机会人人均等,但它的结果不公平有些人得到了机会,有些人失去了机会。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分布,每个人都享有同样多的教育资源,“电脑派位”式的公平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近日,杭州市教育部门关于学校与居民区之间开通中巴的设想,在杭州教育界与家长之间引起热议,而其背景,则是家长接送上下学孩子对杭州早晚高峰的严重影响。无独有偶,为缓解“首堵”,北京市同样把目光投向了“校车”,并将在年内进行试点。据说北京的校车将“市场化运作”,简单说就是要收费,理由是校车意味着庞大的资金投入,公共财政恐难以负担。
其实我们缺钱吗?不缺。我们都世界第二了,GDP总量都超过日本了。我们不缺钱,我们买得起校车。但问题是,校车能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问题吗?
当一所学校的学生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区域时,校车有意义;当一所学校的'学生,有人住在钱江南岸,有人住在西湖区的转塘,有人住在江干的下沙,并分散在数10个甚至数百个小区,校车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增加校车的数量?浪费不说,也让“缓解交通”成为一句空话。
讨论校车,最后依然避不开一个老问题“教育资源不平衡”。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面临“校车”问题那些只能直升一般中学的小学,没有“校车”问题;那些一般的公办中学,也没有“校车”问题(因为他们的学生就居住在学校周边,家长即使要接送孩子也多是步行前往)。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杭州的房价,杭州的房价有“学区房”与“非学区房”之分,“学区房”因为意味着孩子可以上一所好的学校而受到追捧。“学区房”可说是中国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而早晚高峰时段各个“名校”门前堵成一团的场景,则是其另一个标志性符号。当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与房子挂上钩其实就是与财富挂上钩时,很难说这样的状况是公平的。
近来“小升初”成为当前最热的社会话题,而追根溯源,同样避不开“教育资源不平衡”这一现实。当家长们与孩子们面临诸多选择的时候,与其说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不如说是失去了“不需要选择”的权利。
甚至也很难说“电脑派位”是公平的。“电脑派位”本身无疑是很公平的,机会人人均等,但它的结果不公平有些人得到了机会,有些人失去了机会。“电脑派位”式的公平,恰恰映照出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分布,每个人都享有同样多的教育资源,“电脑派位”式的公平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毋庸讳言,“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很容易被一种假象所掩盖民间办学、市场化办学导致民办与公办之间在教学力量以及教学质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当两者之间的差异太过明显,而又总是民办比公办更有优势、更被家长与学生寄予更美好的未来,那么有关部门就需要反思:我们的某些政策倾向是否需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