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有些梦,你只能想想
我只有高中学历,这是多年以来我一直羞于启齿并深感自卑的事情。当图书策划人找到我,问我要作者简介的时候,我内心的复杂程度无以言表。别的任何作者能信手拈来的学历、专业、已取得的荣誉或是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经历,我一样也没有。有的甚至已留学归来或是正在国外深造,那更是我不可企及的高度。毕业几年,我只收获了磕磕绊绊又曲折不堪的工作经历,但是这些,是羞于做“作者简介”的。所以,直到我拿到“励志”选题开始写样稿的时候,我都是没有“作者简介”的一名作者。
关于有些梦想,我是到了再也无法实现的时候才意识到,我曾经是那样深切地渴望过。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动员会,班主任让一位连续复读五年的同学做演讲,同学只说了一句“我最想当兵,但我已超龄”就突然哽咽,再也说不下去——即便能在第六次高考时金榜题名,也无法弥补此生不能手握钢枪的遗憾,有生之年他再与军旅无缘。彼时正在为心中挚爱的大学梦苦苦奋斗的我,并不能完全体会直面“梦想永远无法实现”时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在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人生良言,让我一直坚定地以为:只要永不放弃地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得偿所愿。甚至我还笃定这位复读五年的同学一定会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最终取得傲人的成绩。然而,生活总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轻轻弹碎我们当初的那些“坚定不移”。
在第六次参加高考后,同学依然与本科院校擦肩,最终平静地读了大专,再没复读。据说,他的分数比第一次高考时还要低。毕业聚会上,他醉得玉山将崩,酒言酒语,一直反复说着他错了,不该复读,该去参军。他趴在酒桌上泪眼婆娑又颓废无力的样子,多年后的今天仍是异常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复读五年的异常压力,为读本科放弃参军的艰难割舍,无不让当时那颗年轻的心无处安放。不懈的付出后,谁能料到结局会是如此荒凉——与军营永无交集,与直招本科生也失之交臂。如歌的青春,到底该怎样度过才不算是对岁月的辜负,五年的奋斗,在赤裸裸的结果面前变成了对岁月的蹉跎。无人不佩服他敢于复读五年的勇气,但是高考时“勇气”是不能加分的;无人不替他惋惜参军梦的远去,但是岁月是不能回头的。
生活最大的魔力就在于,他能让你原本稚嫩的心变得沟壑纵横,他也能无声无息地抚平你心上所有伤痕。再次偶遇这位同学,已是几年之后了,问及现状,他笑着说自己已经专升本,日后还打算考研。通往梦想的路从来都不只一条,可惜我们都是许久之后才懂得这个道理。无关于坚持,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总要学会迂回前进,学会转弯。与其倾尽全力复读五年,读专科看似是无奈之选,却也不是没有后路可走。只是“专升本”的这条路,虽能最终成为本科生,但却也永远错失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直招本科”的梦想。即使放弃最想走的参军路来为之奋斗,也没能换来生活的稍稍垂怜。
我从来不否认只有奋斗才能离梦想更近,人定胜天这样的词语被无数人验正过,也激励着无数正在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但是,不是你付出了比“成功人士”多几倍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他们的成绩。没有回应,往往才是生活的常态。当我们开始平静地接受生活的没有回应并依然不放弃努力,这才是成长。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励志的标题——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的确,苟且与幸运,是交替出现的。我们都无比渴望幸运之神的垂青,是因为苟且的时光特别长。学会在诸多“苟且”的夹缝中艰难扎根,才是生活最想教会我们的本领,哪怕最终到达的那片土地,不是你最初的梦想,也要面向太阳,努力生长。
教了我三年的语文老师说,我是最不会写文章的学生,总能用自己的论据推翻论点,还说得煞有介事头头是道。当接到“励志”的选题起,就隐约觉得做不好,我并没有让颓废的人振作起来的强大力量。最终,策划人对样稿的评价是——没有阅读意义。写得确实是苍白无力,通篇都在胡言乱语,所以这也在情理之中。他给出的建议是,要尽量写得高大上一些,不要写没读过大学。我盯着聊天记录,愣了好久好久。
我想起几年之前的一次应聘,对面那个胖胖的男人温和地微笑着,他说我很真诚,但是学历真的不达标。生活最现实的一面就在于此,没有人会因你缺少某个标签歧视你,他们只是设定个门槛将你拒之门外。能力大小决定了工作后的.优秀与否,但是最基础的全日制学历会决定你能不能得到工作的机会。
前不久加了一个兴趣群,群主以学历为界,分了几个小群,大意是相同层次的人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更易相处,反复强调没有歧视的意思。甚至有个军校生姑娘大胆提出自己的婚恋观,说自己只愿嫁军官。有人问士官行不行,异常干脆地回答:“不行。”一个女同学,如愿嫁了本科生,偶尔通电话说起择偶问题,亦是斩钉截铁地表示:“读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不反驳“学历不是绝对的”,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又愿意以学历为标准来大致衡量人的层次。
而让我遗憾至今的,不是自己没能戴上众人眼中高大上的学历帽子,而是我穷极一生,再也不会有在青春年华肆意挥霍时光的体验。每一个远去的且再也无法抓住的梦想,都会被怀揣很久,像复读五年的同学错失参军的感觉一样,他说,参军是他一辈子的梦。没有目送过梦想远去的人,不会懂得那种心被挖空的感觉。闺蜜大一时给我发信息:“在上课,很困。”心中立刻风起云涌:我不困,我将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犯困的机会。
后来不甘心的我,报了两次成考。第一次考试是下夜班去的,头昏脑涨的我困得不能支配自己的手,从座位上直直地倒下来,右臂一时不能动弹,被送出考场休息。第二次考试顺利,但是家中突有变故让我变得外债连连,连1700块钱的学费都交不出。一次跟同学提起这些,他说,最励志的故事不是让你浑身充满鸡血,而是让你觉得自己从未被世界抛弃。那些下夜班后硬撑着看书做题的日子,那些满怀希望最终却狗血淋头的结果,都是我自己一点一点熬过来。
表姐复读一年后,与我同年高考,她以低于我200多分的成绩,去了法国留学。五年后学成归来,曾指着报纸上的“饕餮”问我怎么读。那一刻,忽然一下子就释然了,很多东西最终得不到也没关系,因为它未必如你所想的一样有价值。现在我时间宽裕,反而不是那么迫切考学历了,工作之余写点东西,也算乐得其所。即便没有签下书稿挣得足够多的稿费,但能让焦躁不安的情感找到出口,也于愿已足。
生活会一次次击溃那些曾经炙热的梦想,显现出丑陋、狰狞、无情的一面,请你一定要在暗无天日的岁月中学会苦中做乐,一如继往地相信生活的美好。笑纳那些不能实现的梦想,借当年义无反顾的热血来鼓励一下眼前焦头烂额的自己,也未偿不好。
我还是顶着高中生的低学历默默无闻地工作,离众人眼中优秀的标准很远很远,甚至对策划人提出的“高大上”无处下笔。但我渐渐能坦然直视这样的现状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岁月的洪流最终会将我们推到某处,也许不是期许已久的世外桃源,也许仅仅是赐你一片荒山,那么就请在荒山上顽强扎根,“世外桃源”的梦,想想就好。
有人告诉我,生活要过得宠辱不惊。如果一个人总能梦想成真或是一直生活在任何东西都“唾手可得”的顺境,那么这只算“宠”而已。你首先要被“宠”过,尔后必须要被“辱”过,才能慢慢学会在生活不断抛来的宠辱之间沉淀出波澜不惊的气质。
有些梦,只能想想。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徒劳,算成长;能在扑空后重拾心情轻装赶路,才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