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

  关于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一:重阳节的风俗概况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性节日习俗,如“佩插茱萸”、“食蓬饵”(菊花糕以及后来的重阳糕)、“饮菊花酒”和“登高啸咏”、“群聚宴饮”等习俗。

  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习俗。茱萸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有多个种类,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吴茱萸的特点一是花房艳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吴茱萸的药用价值,中国传统医药认为它有治寒驱毒的功效。吴茱萸原名萸,因为原产在先秦吴国,所以叫吴萸。后来为什么又称为“茱萸”呢?据说这里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须向强邻楚国进贡,其中有一年派出使者将本国特产“吴萸”作为药材献给楚王,无知的楚王不识吴萸为何物,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辩解便将吴国使者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朱姓大夫,因与吴国使者素为相好,忙将其接回家中并问其缘故。吴国使者说,吴萸乃吴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朱大夫听罢遂将吴萸精心保管起来。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了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把吴萸改称吴朱萸。后世医学家又将之正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如果结合《离骚》诗句“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早在先秦楚国,人们就已经对茱萸的药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很是了解了,只不过囿于认识能力有限,人们将其药用功能神秘化,把茱萸看作是避邪除魔的神物而用作装饰物或随身佩戴。茱萸和重阳节发生联系的过程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插茱萸、佩茱萸囊、食茱萸作为重阳节的重要风俗到西汉时即已出现,如《西京杂记》曾记载贾佩兰“佩茱萸”,唐代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云:“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月月奉天长”,说明唐代之前佩插茱萸的习俗已然之风。到了唐代,佩插茱萸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盛行情况在唐代诗歌中有着充分体现。由于茱萸在重阳节中具有重要地位,重阳节遂也称为茱萸节、登高会称为茱萸会等。宋元以后,人们更为祈求长生与延寿,因此“延寿客”(菊花酒)在重阳节习俗中的地位逐渐超过“辟邪翁”(茱萸) ,佩插茱萸的习俗遂逐渐稀见,至民国时则基本衰退。

  饮重阳酒、菊花酒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但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除了饮菊花酒之外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这种习俗后来发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登高啸咏、群聚宴饮

  登高是重阳节的典型习俗,无论是驱邪祈寿还是宴饮狂欢,古人过重阳节一般都将其和登高这一习俗紧密结合在一起。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它首要的是和先民的狩猎、采集等活动有关,后来慢慢地与人类关于祭祀、山神崇拜、登高避祸、登高升仙等认识或活动发生联系,从而赋予登高一种特殊含义。

  重阳骑射、重阳竞射

  先秦九月举行大规模田猎和军事操练的习俗,在汉代以后也得到流传。据《南齐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而这可能就是后世“沙场秋点兵”的起源。[12]而后世流行的重阳糕相传就是当年发给士兵干粮的遗制。到了唐代,“重阳骑射”发展成“重阳竞射”,成为唐宋时期一项重要的重阳节竞技习俗,据说当时的王公贵族都乐此不疲。

  重阳食糕

  重阳食糕不是重阳节的代表性习俗,但在重阳节的发展历史上还是有其一定地位。糕是一种食品形式,主要是由稻米粉或粟米粉蒸成,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重阳节的起源和九月祭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重阳食糕也就自然形成。古代称糕为饵,无论是糕还是饵,古人都赋予其吉祥的含义,一是避邪,《西京杂记》说:“食蓬饵以祓妖邪”;二是“糕”“高”同音,古人以此寓意吉祥,有的还在糕上装点小鹿、狮子等图案,放上枣、栗等食物或者插上棋子表示各种良好的寓意。

  重阳杂俗

  由于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上,我国不同地方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非代表性的一些重阳节俗,也可以称之为重阳杂俗。如江南人有在重阳日让妇女休息的习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北京《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可见明清时北京已有重阳日是“女儿节”的说法。而相反的是,在山东滕县一带又忌讳出嫁不满三年的女儿重阳节回家,浙江绍兴一带也忌讳重阳走访。另外陕北习俗是在晚上过重阳节;福建莆仙在重阳节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河北武强“重阳蒸花糕,祭天地”;浙江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广东省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广西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四川南溪县读书人举办“岑公会”;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二:重阳节的典故和佳话

  典故和佳话是指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重阳典故和佳话中最有名的是“孟嘉落帽”和“滕王阁重阳盛会”。

  孟嘉落帽”说的是晋朝永和年间,陶渊明外祖父孟嘉在征西大将军桓温幕下任职。一年重阳节,桓温召集幕僚游览龙山并在山上宴饮,由于孟嘉酒醉并为山中景致所吸引,竟然不知头上的帽子被风吹落。由于古人视帽子为头颅,孟嘉落帽惊动了所有宾客。为了大家高兴,桓温示意大家不要告诉孟嘉,并趁孟嘉去厕所的时候,让人把他的帽子拾起,并让在座的着名文人孙胜写文章嘲讽孟嘉。不过孟嘉人醉心不醉,回来后提笔写了一篇文章回敬孙胜,结果在座的人纷纷叫好。此事经陶渊明记载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后,从此传为美谈,“孟嘉落帽”遂成为历代文人重阳登高最喜用的典故之一。如李白《九日》诗:“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词:“龙山何在?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而“滕王阁重阳盛会”更是文坛一段佳话,说的是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洪州滕王阁重修落成,洪州阎都督在此大宴宾客,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去交趾(今越南河内)省父的途中,赶上了这场盛会并忝列末席。席间阎都督提议大家为高会和滕王阁题辞,以助酒兴。当地文人墨客知道阎都督的用意是拟由其婿撰写阁序,因此纷纷推托。结果不知内情的王勃欣然受命,这使得阎都督非常不高兴并怒起更衣,同时嘱人及时禀报。当有人报知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按耐不住、脱口而出:“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起身把王勃迎为贵宾,王勃也因《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既成就了自己的功名,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佳话。

  关于重阳节的微信文章素材三:重阳节的起源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

  古人认为,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因“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所以古人以“九”为最高;而且夏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又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九月九日叫作重阳节。这种说法的形成还与魏文帝曹丕的解释密切相关。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的说法说明这一认识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附会成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这是因为,最初的“重阳节”并非一开始就确定在农历九月九日,“阳”也并非只指日月两个天体,“重”也并非仅指“二”这个数。另外,《易经》天之数说:“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系天故取其奇为灾岁数”,可见“重九”并不是吉利之数,有时却是大凶之数。

  综合后人的研究,重阳节的来源应该说比这说法复杂。它和从远古到上古时期两个非常矛盾的先民习俗——九月庆和九月祭,以及先民天神互通的原始信仰与火神死亡崇拜有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