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岁依然续写传奇。光阴的故事里有她深情地演绎,青春的烦恼中有她爱的代价。世人感慨于她的美丽与才华,她却始终“轻描淡写”。   朗读段落   就这样,我成了最后一个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离开庄园的人。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感知到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其中一部分: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了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   山峦在下雨前的一周里,会作出同样的表示。在一个傍晚,你凝望着它们时,它们会突然剧烈运动,卸去一切遮盖,仿佛它们决心将蕴含的一切都向你和盘托出,仿佛你能从你坐着的地方一直步行到绿油油的山坡上。你会想:如果一头野猪从空旷地冒了出来,我可以在它转动脑袋时,看见它的眼睛,看到它耳朵在动;如果一只小鸟停落在树杈上,我能听到它婉转歌唱。在三月,山峦间这种惜别的景象意味着雨水将至,而现在,对我却意味着分离。   我以前也曾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即将离别之际,大地的一切向你袒露。我只是想,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可爱的国土,似乎仅仅凝视着它,就足以使你终生欢乐。光与影将大地交织,彩虹耸立于天际。   从站台向西南方遥望,我又见到了恩戈山。巍巍的山峰,像波涛起伏在平展展的大地环抱之中,一切都呈现出天蓝色。它们是那么遥远,那么渺茫,令人难以分辨。这景象与我从庄园里见到的迥然不一。迢迢旅途,犹如一只神手,将恩戈山的线条磨圆了,磨平了。   ——《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   (丹) 凯伦·布里克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03月   内容简介:   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她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而鲜活其中的,是和这土地颜色最相贴合的人和故事。疾病、死亡、失败、割舍,是她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上演的课题,但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   

2、叶嘉莹   93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这位老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来表达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心意。她不计高龄,往来奔走,为的是不让这传沿千年的中国味道所期无人。   朗读段落   《咏莲》叶嘉莹   朗读者:田佳煜   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迦陵诗词稿》   《迦陵诗词稿》   叶嘉莹   中华书局   2007年02月   内容简介:   嘉莹于一九二四年生于燕京之旧家。初识字时,父母即授以四声之辨识。学龄时,又延姨母为师,课以四书。十岁以后即从伯父习作旧诗。然未尝学为词,而性颇好之,暇辄自取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诸小令诵读,亦仿佛若有所得,而不能自言其好恶。年十一,以同等学力考入初中后,母亲为购得《词学小丛书》一部,始得读其中所附之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感其见解精微,思想睿智,每一读之则心中常用戚戚之感。于是对词之爱好益深。间亦尝试写作,然以未习词之格律,但能写《浣溪沙》、《鹧鸪天》等与诗律相近之小令而已。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诗词曲创作的首次完整结集。单以创作而言,则其少作已是才情艳发锐感横生,中年之作律细辞工而尤能深切见意,晚岁之作则信手拈来无不惬当,其内容与风格之变读者自不难窥见。《迦陵诗词稿》也是叶嘉莹先生一生饱经忧患的真实记录,有心人自能从中体会到叶嘉莹先生历劫之后得见真如的菩提之路。然而叶嘉莹先生本人则并不欲以诗人词人自居,往往自称不过是一个爱好诗词的教研工作者而已,其终身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职志,诗词创作在叶先生而言不过是其馀事。浅深甘苦,读者可以自加体味。

3、叶锦添   叶锦添是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卧虎藏龙》、《赤壁》、《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多部影视剧中的服饰造型均出自他手,收获赞誉无数。他根据每个电影人物的性格和人生搭配不一样的设计,将“东方”的元素发挥到极致。让真正的“东方美”,传递给全世界,让全球华人骄傲。但是他本人却穿着一身黑衣,听他来讲述一下年少时不一样的滋味。   朗读段落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4、吴纯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童年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少年时却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吴纯的人生是他和母亲的苦难浇灌出的花朵,不过苦涩与甜蜜总是相依相伴,品尝人生之极苦才能让成功时的甜更加诱人。   朗读段落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底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〇年后,心灵底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底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底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名人传》   罗曼·罗兰   作家出版社   2016年01月   内容简介: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谱写了一阙“英雄交响曲”。   

5、张小娴   张爱玲的爱情故事故事是苦涩的,琼瑶的爱情是有笑有泪的,而张小娴的爱情故事是治愈的。她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让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她对爱情理解是: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她的爱情感悟是: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那么,在节目中,她对于“爱情的味道”会有怎样不同的解读?   朗读段落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   第一次约会,总是离不开餐桌,也许是两个人一起吃的一顿晚饭,也许是一杯咖啡,也许是喧闹酒吧里的一杯鸡尾酒。   这样的第一次,我们总是努力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从此以后,我们在餐桌上共度无数时光。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快乐。   我记得我在餐桌边流过不少眼泪。但是,明天的明天,我们还是会一起吃饭,忘了流过的眼泪,忘了上一次为什么吵架。   直到一天,我们不再相爱了,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变成了最后晚餐。   每个人总是一点一点地死去。   ——《谢谢你离开我》   《谢谢你离开我》   张小娴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年04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小娴的爱情散文。主题是离开,实际是透过离开讲女人的成长,告诉我们爱一个人只有两条路,给他*,或是成为很棒的女人。无论单身与否,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因为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那些痛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有一天,当我们可以微笑地转身,就会明白,一个不爱你的人,绝不会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6、张艾嘉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一个女人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

7、朗读者第十期书单味道   味道,是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对生活的感悟。朗读者第十期——味道,分别讲述张小娴痴痴爱情之味,胡忠英中国舌尖之味,张艾嘉醇厚成熟之味,吴纯坚强苦涩之味,叶嘉莹传承诗词之味,让我们以“味道”为主题分享他们的多味人生。   

8、胡忠英   提起味道,我们率先会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给了中国饮食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味道。本期嘉宾胡忠英,就是一位从业50年的名厨,也是杭帮菜的掌门人。在去年杭州G20峰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他将味道融入故事,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舌尖。   朗读段落   我从小就听人说“吃得是福”,长大后也常常在一些酒楼饭馆里看到这四个字,现在我真的长大了,才真的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   吃得真是福气。   唯一令人不愉快的是,现在能有这种福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社会越进步,医学越发达,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对于吃的顾虑也越来越多,心脏、血压、肥胖、胆固醇,这些我们的祖先以前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名词,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吃客的死敌。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一个真正的吃客,实在很不容易。   吃得是福。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   可是能吃还不行,还得要好吃、会吃、敢吃,才算具备了一个吃客的条件。   一听到什么地方有好吃的东西可吃,立刻食兴大发,眉飞色舞,恨不得插翅飞去吃个痛快,就是吃得塌在椅子上动弹不得,也在所不惜。别的事都不妨暂时放到一边去。   ——《笑红尘》   《笑红尘》   古龙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年06月   内容简介:   一代武侠大师古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重酒、重色而亦重友情。不惑之年染上肝病,屡次进出医院;四十八岁时更因负债累累,刻意酗酒而暴卒。他的生命宛如流星划过天际,留下刹那的永恒;但他阴郁和爽朗、多情和绝情、绝不低头和自暴自弃的极端性格,至今仍难以盖棺论定。   本书收集了古龙亲笔的`随笔,札记。是最全的古龙文集,也是收藏古龙作品的最佳选   

朗读者第十期书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