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的故事
以下便是五四青年节的故事,一起阅读欣赏吧!
五四青年节的故事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
正是在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现代中国两大阵营对“五四”泾渭分明的评价公开化了。
1939年“五四”前夕,延安的青年联合会向全国青年发出倡议,定“五四”为中国青年节,此建议得到各地青年团体的同意。起初,民国*不同意,后来*同意了这个规定。
不久,他们又觉得这个规定很危险,便改定了3月29日为青年节(这一天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黄花冈起义并牺牲七十二烈士的日子)。
但*领导下的边区*一直把“五四”定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人民*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青年节,简称“5.4青年节”。
五四从何而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1949年,*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请愿、罢工、暴力对抗*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
而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青年就是罗家伦。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不得不提到的是,罗家伦当时以作文满分,数学零分被破格录取。1919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惟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这一运动得到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来示威。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