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庆节的故事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有关国庆节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国庆节的故事

  有关国庆节的故事一:服装的革命

  50年来,中国人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是服装。

  把服装的变化称作“革命”并非小题大作。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概都没有忘记,中国公民穿衣服,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50年代风行列宁装和“苏联大花布”,那是我们谦虚而虔诚地向“老大哥”学习的标志,“老大哥”也太不仗义了,“苏联大花布”1尺缩2寸,吃过亏上过当的老一辈人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们吃了人家的亏,还硬是不敢叫苦,我们的物质实在是太匮乏了,我们的国力实在是太脆弱了。

  60年代,“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号召一出,黄军装开始在社会上走俏。尤其是年轻人,以穿“黄”为荣,托亲告友,弄不到军装也要弄顶军帽戴戴。我的家乡有一位农村姑娘,订亲时非要婆家给买一套*穿的那种黄呢子军装不可,她是从年画(照片)上看到的。

  老公公四下里打听,哪里也买不到,最后来到武汉,见到卖衣服的店就钻进去问,卖不卖林副主席穿的那种黄呢子衣服?营业员都笑他。

  他的行动引起了民兵小分队的注意,遂把他抓起来盘查,幸亏他是三代贫农两代要饭,才没惹出大的麻烦。到了“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候,社会上男女竞穿工作服。男不男,女不女,老少不分。

  一个民族连穿衣服的*都没有,还会有思想和情感的*吗?

  其实,中国人穿衣服捉襟见肘,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太穷了。*期间,布票和粮票就等于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正常化以后,从日本进口了大批化肥,那种化肥袋是尼龙布的,上面印着“日本尿素”的字样。精于俭约的农村人发现日本化肥袋可以做衣服,又便宜,又结实,正合贫困者的消费胃口。怎奈求大于供,一般人很难弄到。于是,农村传开来一首顺口溜:“大*小*,八毛钱买条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染黑的染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现在回味这首民谣,你是可笑呢?还是心酸呢?

  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百姓,能弄到一条“进口”“尿素服”,可是打心眼里往外高兴呢!

  贫困决定了中国人穿衣只能满足于遮羞,御寒尚未尽人意,哪还谈得上美化?真正可悲的是,我们曾一度以此为荣。

  国门打开以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被现代文明冲击得稀哩哗啦,首当其冲的便是服装。于是占统治地位的灰、蓝、黑及“军用黄”形成的色彩定势乱了阵脚;中山服、*服、中式便衣溃不成军,西装、茄克衫、牛仔服、运动衫、旗袍、T恤衫、太子裤、休闲服……

  和平共处,各领风骚。

  说来有点滑稽,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最先参与“服装革命”的,不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流,而是那些无业、待业或不务正业的毛头小伙和黄毛丫头们,他们大胆地把牛仔服、喇叭裤引入我们的视线……80年代初我在中学当老师,我一看见班上十几个穿喇叭裤的`男女同学,气就不打一处来。忍无可忍之际,我亮出了“红牌”,把“喇叭裤”所有赶出教室,勒令他们:不换装就禁止入校。当时,在社会上,牛仔服、喇叭裤成了痞子的“身份证”,整个民族都不能接

  受他们。然而,十几年后,我也穿上了牛仔服,感觉挺不错,味道好极了。

  告别清一色的服装,首先要告别清一色的思维。穿衣的变化,实质上是中国人生活观念生存状态发生巨大变革的最生动体现,这难道不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吗?

  服装革命最先从广东、福建一带沿海城市兴起,因为,改革开放最先给那儿的人们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欲求,在满足温饱之后,他们开始追赶世界服装潮流。一个时期内,南国俊男靓女的服饰成了中国青年竞相仿效的时尚。站在服装潮头的是少男少女,最缤纷灿烂的是女人和儿童。年轻人穿衣不仅注意季节的变化,而且充分展示个性,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全凭个人兴趣。中老年人也不再满意那呆板的款式和单调的花色,买衣服挑挑拣拣,刺激得一些服装厂家变着法子适应他们。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越老越俏”。思想上的解放,经济上的改善,犹如两个*,推动社会向文明和现代化挺进。从特定意义上说,服装新潮与否,是一个地区开放水

  准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人爱美,无疑是社会的最大进步,中国人摆脱了“左”的思想禁锢,走出贫穷的阴影,一天比一天鲜活起来,服装色彩越丰富,社会越美好,服装款式越多样,社会越文明。再过50年,正是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之日,你只要看看中国人的服装,就会明白,我们的民族进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有关国庆节的故事二: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城楼。全世界都瞩目于此。下午3时,*开国大典庄严而隆重地举行。*强劲有力的湖南口音神圣地宣布:“**人民*已于本日成立了!”

  此前,军委三局(我军通信机构)的通信兵们为这一天的到来,进行了通信保障每个细节的周到准备。*雄伟苍劲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整个世界!这声音宣告一个旧社会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接着,大典秘书长宣布:“请*升国旗!”一位站在*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和全部人一样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激动,但他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他的手也因这种激动和紧张而渗出了热汗,因为*将在世界人民面前使用他和一个战友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苏冶听到大典秘书长宣布的议程,立即上前一步,将一个遥控电钮递在*手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地按动电钮,在*广场上全部人的翘首以待中,遥控电钮顺利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一面长460公分、高338公分的五星红旗徐徐升向明净的天空。

  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广场喇叭里响起了雄壮激扬的*国歌。无线电波首次把国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云外,送入每一个翻身作主、激动不已的中国人民心中。

  此时,苏冶注意到*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一代伟人已情不自禁。突然,*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广场。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群情振奋。苏冶理解主席的话有

  两层意思,一是感慨中华民族终于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二是褒奖通信兵设计的遥控升旗十分先进。心潮澎湃的苏冶已泪湿眼帘。

  有关国庆节的故事三:国歌

  一个有国籍的人,对本国的国歌一定不会陌生。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听到国歌就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力量的涌动,精神的昂发和情感的倾泻。

  但你会一字不差地唱完国歌吗?我说,我不会,你也未必就会,如果不是经历一次不应有的尴尬,我不会想到关于国歌的话题。

  前不久,我为一家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送行。朋友一家三口均系澳大利亚籍华人,7年前朋友留学澳洲,随后妻儿举家同迁墨尔本。朋友出国之初,他儿子仅仅降生3个月,在不到一岁、还不会说话时就已随母亲赴国外陪读。这次朋友带七岁的儿子第一次回国探亲,却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自然是其父母的刻意传授。朋友说,为了母语不至于在儿子身上失传,他们对外说英语,家里一概说汉语,而他孩子的中文名字,就叫小华。

  小华和我玩了一会儿游戏之后,突然提出要和我一道唱歌。我问唱什么歌,他不假思索地说:“唱国歌。”

  我说:“你们澳大利亚的国歌我不会唱,中国的国歌你又不会唱,怎么办好?”

  他闪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说:“我说的就是唱中国的国歌,国歌是我唱得最好的一首歌。”

  我颇感意外和怀疑,一个在还不会说话时就出国在外的孩子,能唱这支融中华民族之魂、民族之气、民族之神的大歌?然而,随着童声的响起,我不得不信。“叔叔,我们一起唱。”在小华的邀请下,

  我们开始了二人小合唱。我小声地唱了三句之后,嘴里竟冒不出原本十分熟悉的词儿来,不得不合着节拍转为哼唱那雄劲、激扬的旋律。

  小华不断地将我的军:“叔叔,唱词儿,唱词儿呀!”他从头到尾唱完了国歌,而我在旋律中偶尔掺加两句还没忘尽的歌词,却也不是错了,就是混了。

  我羞愧难当。

  我惊异小华能把国歌唱得如此熟练而且情绪饱满。我从朋友口中得知,在别的孩子学儿歌的时候,小华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国歌》。小华在澳洲上幼儿园后,有一次,幼儿园要举行歌唱比赛,规定曲目是3首澳大利亚儿童歌曲。小华喜欢唱歌,嗓子有

  歌唱家的雏形,如唱规定的曲目获奖希望极大。但小华在父母的支持下却一再要求唱《*国歌》。幼儿园的阿姨既惊讶又惋惜,说唱中国国歌大家听不懂,是获不了奖的。而小华非常坚决:

  “不获奖也要唱!”比赛之前,父母帮他做了认真的排练。比赛那天父母都去了,不仅仅是去听儿子唱一首歌,而是去听儿子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唱祖国的国歌。小华颇“奶油”的稚声中注入了几分刚劲,几分明快,几分激昂,把国歌唱得既孩子气甚浓,又大人味十足。小华尽管没有获奖,但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就连那位说唱中国国歌听不懂的阿姨也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地说:“中国男孩,OK!”我相信,这位阿姨虽没听懂,却看懂了,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娃,从血液到肌骨不都是“中国造”吗?“中国品牌”的人种,国歌就写在他的脸上,刻在他的心里,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