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精选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主色调本该暖心、幽默、励志的片子。下文是励志网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一)

  起初,对于影片没有太大的关注,毕竟是一部去年就在印度上映了的电影,引进得有点晚了。最后决定去电影院观看,一部分是因为网上对影片有较大的争议,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主演是阿米尔·汗。

  (基友问我周末看片子,我都是直接截图征询意见。因为我预料到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周末去看什么?”

  “不太清楚,要不《摔跤吧!爸爸》?”

  “好的乖儿子!”

  大致概括一下影片剧情:爸爸是全国冠军,希望儿子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代表国家拿到世界冠军,不想生了好几胎都是女儿。峰回路转,女儿也有摔跤的天分,于是他决定培养两个女儿摔跤,女儿们从抗拒到逐渐爱上摔跤。然后女儿成为全国冠军,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事。中途经历一些矛盾,解决矛盾,最终拿到国际赛事金牌,故事圆满落幕。

  《三傻》讲教育,《PK》讲宗教(以及印巴矛盾),这次讲的,应该是性别问题了。女性想要获得尊重,只能做男人的事,比男人更男人,获得男性的尊重。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端*的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孩子必须要子承父业练习摔跤、代表国家获得荣誉。起初,他对这个梦想已经死心,女儿们也过着一般女孩的生活。当他发现女儿们的天赋时,他的梦想重燃,而女儿们也失去了原来的生活。每天五点起床锻炼,控制饮食,长发也被剪去。女儿们对此虽有怨言,但也无法和强势的父亲正面对抗,只能耍点小聪明,搞一搞非暴力不合作。

  直到她们与一位年轻的新娘进行了谈话:

  “我们羡慕你,能过正常女孩的生活。”

  “但我羡慕你们,不用像我一样,14岁就被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从此以后只能和锅碗瓢盆过日子。我羡慕你们,你们有一个爱你们的父亲。即使所有人都觉得他很疯狂,但是他一直都在坚持。”

  于是她们开始了勤奋的练习,并一步步拿下了众多的奖牌。从这里开始,才是她们主动向父亲呐喊“摔跤吧!爸爸”,渴望着摔跤,渴望着胜利。

  父亲让女儿们练习摔跤,是因为固执地实现梦想,还是真的爱女儿、不想让他们走这条路?不管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女儿,我们只要看到他成功了,女儿们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成功的结果摆在面前,出发点还重要吗?最后,女儿力战对手,代表国家获得了金牌。那么她是为了父亲的梦想在拼搏吗?还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让自己成为第一流的女摔跤运动员而拼搏?在成果的结果面前这些都不重要,她即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自己。

  片中的父亲是一个正面形象吗?看起来不像。其实他和其他的父亲一样,为女儿设定好了日后的道路。只不过女儿在她的道路上成功了,获得了万人景仰,没有人会再觉得他疯狂。为了让女儿练摔跤不顾家庭生计,让侄子给女儿们陪练,低价向小贩买鸡肉,以前他都是靠着拳头在说话。而现在他(的女儿)像衣锦还乡的苏秦,每个人都在巴结他。

  他要是一口一个“正能量”,说着滴水不漏、冠冕堂皇的台词,鼓吹“人人平等”然后尊重女儿的意见,那这个人物的`设置就彻底地失败了。满是缺点与毛病的形象才是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才是真实的乡野村夫,才是真实的印度现状。

  如果你愿意抛开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完美人物,走出大城市,走到欠发达地区、走到乡村中去,你会发现其实在我国,很多地方也是一样的。

  最后,我个人还是最喜欢他的《PK》。大使馆电话打通的时候都要哭出来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二)

  一开始想去看这部片子是听说其中的演员阿米尔·汗为了完美诠释剧中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这一角色做了非常励志醒人的行为:先是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随后舍弃化妆特技,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以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体重97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用五个月的时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仅减掉了25公斤的赘肉,更学习摔跤技巧,练出了拥有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在演艺圈为拍戏增肥减肥的都有,但是增重且随后又减重这么多的也是很罕见的。抱着对演员的敬畏之心去了电影院……

  电影情节一点也不辜负我投入的45元,而且真的非常超值!!这部影片乍看起来是一个专制的父亲将自己的理想强制压于子女身上,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但是从更广大层面,从印度当地的等级制度而言,这显然微不足道。在影片里借助一位14岁的新娘口吻描述了当地妇女的悲惨生活:自小与锅碗瓢盆为伍,待稍长便被送给陌生的男人为妻,只为减少家里的支出。这种完全无*无地位的状况,是所有当地妇女的悲哀,逆来顺受早已习惯,也恰恰因为如此,为辛格一开始对两位女儿的训练(在女儿眼里即惩罚)打造了良好的开始。当然坚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顶着身边所有认识人的嘲讽的眼光,压力是非常大的,父爱如山,大爱无疆。为国争光,这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父亲自小对两闺女的谆谆教导,成功的将梦想与荣誉传达给了下一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辛格带着他的两个女儿成功的走到了最后,打造了印度历史上第一名摔跤金牌者——贝塔,一个印度小村庄里走出的姑娘。

  从感性角度来看,剧中有无数个亮点感动和感染了我,喜剧效应加理念传达,衔接十分自然。在这主要说3点。

  第一点:梦想

  这个梦想不仅仅是辛格的想要为国家争得金牌的梦想,更是其想要两个女儿打破常规,蜕变当地妇女状况,走出小村庄实现更多自我的梦想,在决赛前夕,辛格对贝塔指出,这次决赛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个人,更是要证明给那些瞧不起女孩的人看,女孩也是有能力的。可以说第二个梦想是老天安排的(毕竟连生四胎都是女孩~~),但辛格能打破传统,由小梦想转为更深层次的梦想,这种远见与格局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第二点:父爱

  剧中关于父爱的描写是最最感人的地方。中年的辛格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非常专横的父亲,强迫自己的两个女儿脱掉花裙,剪掉头发,每日晨起锻炼,练习摔跤,完全不符合当地女子的教养。但是为了女儿营养跟上,舍下老脸与卖鸡商贩讲价,为了有一个合格的摔跤毯,与体育局人员谈判碰了一鼻子灰,为了能让女儿可以参加当地的稍正规的摔跤赛,千里迢迢还差点被赶出门外……这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为了可以给女儿提供极好的条件作出的各种让步,碰了无数的钉子,也接受了无数的鄙视与讽刺,但是他对于女儿的要求只有认真训练与鼓励,外界的压力从未发泄在孩子身上,也从未中断其对两个女儿的期望。中年辛格的父爱是感染,老年辛格的父爱是感人。首先一个造型一看就让人莫名想起了家里的父亲,霜染鬓发,父亲一辈子对我们的关爱。其次老年的辛格,一辈子的骄傲,却因为条件的限制,失去对大女儿贝塔的管控,看着她逐步走上弯路无能为力的悲哀,在每次其流露的愤怒无奈落寞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女儿失败了,不是责骂其为何不听劝,而更多的是鼓励与自责。为了女儿的比赛,孤身一人(虽然带了个侄子)住在学校附近,指导女儿训练,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和自尊,一个迈入暮年的老人,在学校领导面前祈求女儿的学习资格,自我批评的无力与心酸无人可体会(自己还没有任何真正过错的情况下)。这让我想到了超级演说家崔万志《不抱怨靠自己》中父亲为了让自己可以在学校念书给学校领导下跪的那个情节,作为一位女性同胞,更作为一位不算成熟的心高气傲的自己,以前的我的确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现在我也开始逐渐理解了“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意义。人的这一生,每一个举动,没有必要过多计较得与失,远大的目标与卓越的格局会指引我们的前进的道路。

  第三点:坚持

  要说坚持,这部剧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这一点。从生孩子追求男孩(一下生了四胎)到不顾妻子朋友的反对培养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手,从一贯要求孩子认真学子自己所教到一路指引贝塔在比赛中的表现(即使被学校驱逐也不放弃指导),这种近乎顽固的、不畏他人异样眼光、放弃骄傲的坚持的精神,是十分令人钦佩的。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不畏他人异样眼光不为他人所扰的又有几人,就拿现今的保险行业来说,很多人听了保险就拒绝,却从未涉足,从未给予机会去了解,与那些个一开始说不可能、说辛格疯了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放弃一时的自尊与骄傲成就更伟大的理想,这种卓越的牺牲又有几人可以毫无犹豫的去执行?自尊是自己给自己的,骄傲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他人的吹捧仅是一种表面形式,塑造强大的内在自己,那是真成功!

  从理性角度来看,这部剧的优点在于真实。没有炫酷的特效,人设对比十分自然,没有抬高也没有贬低,与现实十分贴合,整部剧的进展也十分具有逻辑性,衔接十分自然,以第三口吻讲述故事的模式,贯穿首末。主角间的矛盾由第三方一语道破,没有妥协没有夸张的感情戏,在励志过程中,人设的幽默风趣、高冷自信的表现,比赛过程中紧张压迫的渲染为整部剧添砖加瓦。人物造型也是非常的成功。

  总体而言,这部剧给我的感触太多,还需慢慢体会,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十分感性的励志片,没有炫酷的技巧,唯有真实。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三)

  走出影院的时候恍惚觉得这部影片在六月父亲节上映似乎更合时宜。这部影片所展示父爱的宽广与博大以及吉塔、巴比塔的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几次欢笑又几次落泪,跟随情节而生的欢笑、感动、激昂的情绪还余热未散。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吉塔的胜利不仅仅是她个人或者是国家的胜利,更是千千万万女子的胜利。女孩子从出生就注定要洗衣做饭一辈子吗?事实上,现代女性早已用行动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方方面面女性都已经和男性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领域的成就已超过男子。天天围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已不复存在,现代女子早已将自己从繁冗的家庭事务中挣脱出来,在各种领域绽放光芒。身理上的结构决定了怀孕生子是女性不可逃脱的命运,体力不如男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影响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的贡献与地位。

  父爱不比母爱的温软细腻,但却更能教会子女学会独立与坚强。影片中马哈维亚毅然决然的给两位女儿剪掉长发的这段情节我印象最为深刻,虽然他的表情坚定无比,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也有愧疚与不忍,但他明白,不狠下心,就没有办法将两个潜力无限的女儿送上国际舞台。

  看多了情感纠结与堆砌特效的影片,这部电影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父爱、女权、坚持、舍弃,让观众在欢笑和感动中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