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来自齐齐哈尔市中小学部: 张洪语投稿,本篇作文人间至味是清欢。

你是我儿时的清欢,如今的至味;你是我年少的欢喜,却是如今遥不可及的远方。

曾记否?一别已是五年之久。偶然想起你,像是打翻了心中的五味瓶,千滋百味,荡漾在心头,久久无法散去。今天就把这篇作文写给你,是对儿时的回忆,也是对你的“告白”。

你如今是否安好,小屋?历史的长河掩埋了无数的人,你也不例外。再次想起你,已然是深冬了,天很冷。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又让我想起了和你在一起的冬天,不知怎地,那时候竟没觉得冷。或许是因为你太小了,只有几十平方米,才让温暖无法散去。

冬天,她一身白衣翩翩而来,带来了白雪纷纷,带来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也带来了小屋与我儿时冬日的故事。母亲在冬天赶制棉衣,明亮的双眸在夜晚的灯光下逐渐暗淡;父亲为粮食愁白了头发,每每冬天,手上的茧又会增上一层。但雨雪霏霏之下,万家灯火就是最大的慰藉。

惆怅与忧愁化作炊烟飘向窗外,成为冰天雪地里最温暖的寄语。

都说夏天的夜空很美很美,有星辰大海,可没了你的夏夜,再也没了以前的那番滋味。我与母亲和你坐在夏夜下,月光洒在身上,黑色空中镶嵌着几颗星,把点点星光朝向我们。母亲用带流苏的蒲葵扇为我驱赶蚊虫,丝丝凉意透过衣服。我把头朝向母亲,躺在她的腿上,听她讲儿时的故事。我问过母亲:“妈妈,月亮好大呀,老师说月亮上会有广寒宫和嫦娥,我为什么看不到她们啊?”母亲从未回答过这个问题,只是望着月亮出神,连故事也停了下来。我顺着母亲的眼光望过去,月亮更圆了。“露从今月白,还是故乡亮”,母亲默默的说出了这句话,我当时小,不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跟着母亲念。现在才知道,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一首思乡诗啊!母亲也是想家了呀。熟睡时,总感觉有水划过脸颊,凉凉的。

小屋见证了母亲的泪水,陪伴了母亲孤独的夏夜……

五年过去了,再也没见过那么温暖的灯火,再也没见过那么亮的月亮。就连小屋也*拆迁,成为了回忆。

但我依旧清晰的记得它的一瓦一砾,我梦到过他好多次:墙角布满蛛网,老鼠吱吱的叫,被荒废了好久,有一天,他没了用处,被人连根拔起,片片瓦砾成了碎片,推土机从他身上碾压而过。他痛苦,他呻吟,但毫无用处,只有眼泪在空中飘散,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想着与主人的幸福过往,最终一声叹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人陪在他的身旁,就这样孤独的离开了,他的身躯被压入土地,我的童年也随他一同进入了土壤,化作养分滋润了万物。

心也被掏空了……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醒了。

梦是真的醒了,小屋也是真的永远不在了。我去到小屋原来的地方,屋走景凉,早不是从前模样,汽车鸣笛声打破了以往的沉寂。我站在那片土地上,不敢蹲下去抚摸他,我怕他怪我,怨我,我怕忍不住眼泪。一股暖流从脚底流入,是你吗?小屋?是你在用仅留的气息与我对话吗?我知道你的痛苦,知道你饱经风霜的苍凉,每每寒冬和夏夜,你也和我一样吧?留恋却无奈啊!

我猛然蹲下,抓起一把黄土,放在心口。土从手指尖滑落,被风吹散了……

我想抓住那把黄土,却见它越来越远,消失在车鸣声中,少年的欢喜,童年的清欢,再也寻不得了……

真的别了别了,夏夜的星空,寒冬的灯火,童年的小屋,都是我可望不可及的远方了……

这一别呀,不知何处才能觅得一方清幽境,一处陶然居。不知把我这万般思念,百般心事寄托于谁?就让我把这满满的回忆放入心下,用朵春花锁起,但愿这样可以使小屋不必再经历岁月的侵蚀,给予他点点的慰藉。

感谢你,小屋,曾经来过我的世界,成为我那昏黄贫馈童年里的一束光,我将带着这束光的温暖,奔向远方!

入夜微凉,风吹开了手中的书,望着月亮,何处倾诉?不过与你遥寄思念罢了!……

冬初,小屋便放上了火炉,炭火被烧得通红,屋外长长的烟囱里冒出黑烟,缓缓飘向天空。这时,我就拉着父母和姐姐去堆雪人,在小屋门前推起厚厚的雪,用手掌把雪拍实,有时候手被冻得通红,就奔进小屋,把手放在火炉边上,等手暖和了就出去再堆。最后,一个“简陋”的雪人就成型了,雪人像是小屋的保护神,在门口守护着我们。

深冬的夜晚,大雪把小屋覆盖,到处白茫茫的。母亲用柴火做饭,“嘶拉嘶拉”的声音伴着香味飘进鼻腔,我和姐姐垂涎三尺,紧紧围着炉灶,不肯散去,母亲就说我们是“贪吃小鬼”。等菜上桌了,我们一家人就围着电视机,一边吃饭,一边品评人物情节,有时还会有场激烈的“辩论”,那时候都是素菜,却也吃得津津有味。从屋外看,这正是无数游子所向往的“灯火”吧,没有奢华的山珍海味,朴素的真实,朴素的温暖。

小屋外依旧雨雪霏霏,小屋内却已灯火阑珊,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