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五大误区

  对大学生创业的五个误解

  

著名的IT人士,Innovation Works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为那些渴望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武器”,并建议年轻人在创业过程中避免五种误解。

  

李开复说,这五个误解中的第一个只是以为“一旦毕业,就应该创业”。他说,大量的经验和经验表明,“毕业后立即创业”的失败率通常更高。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是毕业后首先加入创业团队,从团队中学习创业经验,逐步积累个人实力,然后在几年内正式创业。

  

他说,剩下的四个主要误解中有两个与“金钱”有关。他们认为“创业意味着上市”和“创业意味着赢得风险投资”。他认为,这两种误解都以创业过程中的融资手段为目标,这是非常短视的行为,不利于企业家做大做强新企业。

  

根据他的分析,最后两个误解是,一个是“创造是企业家精神”,另一个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他说,当今的一些大学毕业生经常认为掌握“想法”和“发明专利”已无所不能。结果,他们在创业时会失败。这主要是由于忽略了企业家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执行,而这比“想法”更为重要。他指出,“合作与执行”是国内大学应重点培养的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建议开设相关课程。

  

误区二:创造力就是企业家精神。

  

针对许多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愿让投资者知道的国内大学生的实践,李开复认为,“想法改变一切”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少见。 “想法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允许投资者在“创意”和“企业家”之间进行选择,那么更多的投资者就会选择后者。企业家包含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方向,个性,创业团队,执行能力等。”

  

误区三:创业意味着公开。

  

“创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公开赚钱,而且不是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年轻的企业家必须更加谨慎,并建立一个积极的企业家生态系统。”李开复提醒说,上市和赚钱并不是创业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创办企业作者的最大理想应该是创建和完善产业链,并使用技术使用户受益。 “例如,在互联网行业中,当在线用户,内容制作者和广告商能够共享您的技术并实现收入和经验的双赢时,就被认为是成功的。”

  

误区四:对市场的关注度不足。

  

在国内大学生企业家中,将“企业家精神”直接等同于“技术企业家精神”,而将“技术企业家精神”直接等同于“获得专利”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想法。在李开复看来,创业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创业者是否“了解市场”,包括了解市场,深入了解用户,理解和尊重用户利益。

  

误解五:开办企业是在赢得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提供的不仅仅是金钱。”李开复说,根据他的观察,当获得第一笔资金时,他开始排斥投资者参与其中,并将他们的意见视为对自己的干涉。 “风险投资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除了投资金钱之外,他们还可以为尚未涉足世界的大学生介绍人脉,客户和合作伙伴,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管理财务,并吸引下一轮融资。“因此,一个好的投资者的标准不仅在于他是否愿意投资以及他投资了多少钱,而且还在于他是否能够在投资后为企业家提供持续而有价值的帮助。钱。

  

李开复向来重视青年,被誉为“学生导师”。与年轻人沟通一直是李开复在人生舞台上享受的重要节目。其中,如何成功创业是他与大学生之间频繁对话的主题。 2009年9月4日,当他宣布辞职并创立创新工作室时,他直接表达了他希望与中国年轻人一起创造新的技术奇迹的愿望,并且他愿意担任“企业家教练”。

  

长期的交流使李开复能够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在创业时所面临的困惑和障碍。 (企业家精神)最近,李开复在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球创业周峰会的平台上直言不讳地说,五大误解使中国大学生屡屡挫败创业精神,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误解1:毕业后立即创业。

  

国内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们过早地“领导”创业,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很高。李开复说,大学生先参加创业再领导创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本土教育更注重专业发展,却忽略了学生执行能力,团队经验,市场研究等的培养。”他夸大了创业能力和创业教育是上述所有因素的全面融合,而汉语教育还需要一段时间。更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