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4、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22章节用(下)》

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第四章》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7、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8、以三寸之舌,於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10、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荀子·修身》

11、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将仲子》

12、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澹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

13、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

14、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墨子·21章节用(中)》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16、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天论》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

18、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19、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20、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庸·第十七章》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

22、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中庸·第十三章》

2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24、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诗经·汾沮洳》

25、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日者列传》

2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2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28、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29、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荀子·荣辱》

30、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第一章》

3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32、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16章兼爱(下)》

3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3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庶人》

3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36、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

37、言多必失。——《朱子家训》

3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9、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七章》

40、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荀子·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