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散文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里的唱词,看过《牡丹亭》的人或许都会觉得“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绝好,而我觉得绝好的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这是原文叙述。质本洁来还洁去,“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八个字只有放回到原文中才能得到最真实最纯洁的理解。现代人巧取利盗,不知道扼杀了多少诗词的意境。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散文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现在人的理解是“哪怕你是如花美眷,都抵不过那似水流年”,过去也被这意思蒙骗好久,看过原文才明白这样的理解与原意意境是多么的相去甚远。这是柳梦梅对杜丽娘的念白。“在如流水般消逝的岁月中,我寻遍良久,终于在闺房找到顾影自怜的你。”我认同的解释是这个。不知可不可以说意境如同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次想起这句词不是因为《牡丹亭》,而是因为又随手翻了一下《红楼梦》,看到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去找贾宝玉经过梨香院时刚好听到十二个女孩在演习戏文唱的这一段,林黛玉听着听着就“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是林黛玉的典型性格,也可窥见她对戏曲诗词的感触之深。

  初中时看《红楼梦》,很不喜欢林黛玉,觉得她太小心眼,爱耍小性子,也不喜欢薛宝钗,觉得她城府太深,却爱史湘云,爱湘云醉酒,爱她豪爽大方,单纯直率。现在看《红楼梦》,发现当年对林黛玉的厌倦早已消失弥尽了,她出众的才情令她性格上的'瑕疵暗淡无光,她的《葬花吟》,她的《题帕三首》,她的《秋窗风雨夕》……无一不是她丰富的情感、忧郁的内心的真性情体现。锦瑟年华,每一段时光看《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对不同阶段的人生的不同感受吧。

  想起《京华烟云》里,姚木兰问孔立夫最喜欢《红楼梦》里哪一个角色时,孔立夫的回答是:“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完美的,太完美了反而不好了。”言下之意,缺陷常常也是一种美,。《红楼梦》里如果没有林黛玉的迂回的饱含趣味与深意的言语,没有她和贾宝玉的曲折的吵吵闹闹的爱情,那会枯燥逊色多少?如果没有她动不动就流的泪水,又怎会有那么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篇?

  似水流年里,寻寻觅觅,我没有寻到如花美眷,却慢慢明白了经典的真正意味。经典并非代表完美,而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缓缓流逝的岁月中让人不断思索,不断品味其中的深蕴,历久不衰。能够在有限的岁月里学会对经典进行包容、大气的解读是我寻到的精神上的弥足珍贵的如花美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