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形式谈到彼形式散文

  凌晨时分,正在美梦中,忽闻一阵劈里啪啦阵响,有人在放鞭炮,不用问也知,又有人喜迁新居了!这段时间,这种预告喜讯的声音经常在凌晨震响。越是周末或者农历的好日子——尾数是六是八的啦,震响的次数愈甚,让人不胜其扰。用鞭炮来表达喜悦之情本无可厚非,但把小区中千家万户从睡梦中震醒就有点过了,他们中有的白天辛苦上班,真需要好好睡到天明;也有的熬夜苦学刚刚进入甜美的梦乡……但这一切,都被喜庆的响亮的鞭炮声震飞了。

从此形式谈到彼形式散文

  曾经有一次女儿问:人家同学家搬家都很正式,怎么你们搬家就这么搬了,也不举行个仪式?我问:什么仪式?答曰:就是放两挂鞭!若是叫我半夜起来放鞭,为表示自己的喜悦把左邻右舍从熟睡中惊醒,我做不来。这种利己不利人的形式不要也罢!

  提到“形式”,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村子里发生的事。

  有一家人家穷得叮当响,连孩子上学的学费也交不上,所以几个孩子有的甚至还未读完小学就开始下来干活。不仅如此,临到年底给老人拿赡养费时,也是推三阻四不能让老人顺利拿到钱。但过年时,他家门口堆的鞭炮纸最多,从年夜饭开始直到午景(初一的开头),他家鞭炮声不断。那门口堆着的大堆的红红的鞭炮纸就是他家夸富的形式!其实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轰鸣的鞭炮声驱走不了贫穷,大堆的鞭炮纸更掩盖不了这家人家内心贫穷的实质!以鞭炮纸夸富的“形式”也成了枉然!

  还有一个媳妇,不仅不孝敬公公婆婆,还三日两头找茬骂公婆个狗血喷头!终于,婆婆不堪屈辱离开了人世。结果,那个媳妇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数念:“妈呀,您怎么舍得撇下我和您儿子去了?您怎么凭着福不享就走了?扔下苦命的我们可怎么过啊?可难受死我了……”若是真的'孝顺,那些送孝的婶子大妈早不忍心苦主的伤心了,会去拉他们,劝他们别伤心,不要哭坏了身子。但是,恶儿媳的丑事人人皆知且人人侧目。因而,任其哭得声嘶力竭,任其滚得满身泥土,没有一个人去劝去拉,都权当看了一场耍猴戏!恶媳妇想用哭丧的形式掩盖自己不孝的实质,结果化作了闹剧!

  曾经听一个同事说起她的家事。她丈夫兄弟五六个,当她婆婆去世后,村中有的人说,要是他家雇不起吹手村里就没有人雇得起了!好胜的三哥听了,发誓雇吹手,结果是,三天大殡,孝子们每天拖着孝棒上家庙送水,不时地又哭又跪,年轻的都受不了,岁数大的竟累晕过去,纯粹折腾活人,到最后,兄弟们为摊殡葬费反目为仇,村里人看了热闹和笑场!记得那个同事说,咱是小的,没有话语权,怕说了人家觉得咱不孝,其实,有那五千多元的雇吹手钱,孝敬活着的人多好!给俺公公能享受多少年!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只百十块,即使两口子工作一年也剩不下多少,拮据的经济状况,兄弟们一家摊一个人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怎会不矛盾?为虚荣追求的形式,害人又不利己!

  列举了一串和形式有关的事,那么是否说形式就不重要呢?否也!

  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但形式不管多么地千变万化,其最终还是为内容服务的。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工作是需要形式来加强、体现的,或者换句话说,是需要通过形式才能够让内容得以完成或达到效果。就拿教育学生来说,直接说教,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可借助更多的形式,如举行各类活动将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从而达到激励学生上进的教育目的。这时,内容因形式而更加明了,形式因内容而更加丰富。所以工作中,考虑服务于内容的形式也需要我们深思考、多动脑才行。

  但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会过分注重形式,以至于忘记了内容为何。

  记得前不久在贴吧看到一个帖子,说某小学的老师捧臭脚,把学生停课拉到体育场为某局举办的运动会开幕式进行表演,做拉拉队,某局追求形式的结果落下了骂名,影响挺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再如,上面的某个领导要下来检查,下面的就得在迎合领导的形式上累死人,本来好好的事是督促工作,但结果是给工作填了乱。但下属还敢怒不敢言,否则领导不满意挨批不说,各种资金的下拨就没你的份,什么优什么先进也没你的份,让你没法正常开展工作。以前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现在是千军万马忙通宵,领导咳嗽心停跳!自上而下逼造假,可怜孩子成么家?

  形式主义盛行,假的东西就猖獗。我们一方面在谴责那些造假害人的三鹿奶粉之流,另一方面又在用形形色色的形式造出来了造假的接班人!

  如果说那些前面提到的搞形式的小人物为点虚荣为点面子仅仅留下的是笑柄,而位居高位的人再搞形式主义则是祸国殃民了!真的希望他们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