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冬日登临岳阳楼   最早知道岳阳楼,还是上初中时。作为教科书中的范文,几百字的《岳阳楼记》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写景状物如行云流水,炼词造句明快畅达,运思谋篇匠心独具,尤其文末的点睛之举,以“览物之情”直抒胸臆,拨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弦。   冬日,趁小假间隙,兴之所至,约三五好友,长途跋涉,驾车南奔,半天时日,已然置身于岳阳楼下。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湖畔,遥对君山。踏入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青铜铸造的“五朝楼观”。岳阳楼肇自汉晋,但其形制有据可考者从唐伊始。岳阳“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近代以来亦扼京广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殃及岳阳楼,屡毁屡建。“五朝楼观”分别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代岳阳楼的模型,风格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过了“五朝楼观”,有一组白墙青瓦的古建筑,是纪念滕子京与范仲淹的“双公祠”。祠内迎面是范公和滕公的铜铸坐像,铜像后则是一幅《岳阳楼图》。祠堂两侧的陈列厅,一侧为“岳阳天下楼”,展示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另一侧为“双公忧乐情”,展示滕、范二公之生平。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二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后,深知“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便寄给时任邓州知州的范仲淹一幅《岳阳楼图》求记,范仲淹慨然应允,从而成就了传诵千古的华章。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在原址重建并保持原貌的岳阳楼,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廊、枋、椽、檩相互榫合,巧夺天工。楼内诗书楹联,名流大家,珠璧联辉,目不暇接。拾级而上,登上三楼,凭栏向西纵目远眺,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君山宛如青螺,隐约可见;远近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鹭鸟翔集,翩翩起舞……此情此景,让人心旌摇曳,“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下了楼,一行人坐在湖边的“怀甫亭”里小憩。一代诗圣杜甫当年穷困潦倒,驾一叶孤舟孑然由川入湘,游览岳阳楼后留下《登岳阳楼》的名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困顿偃蹇之中仍心忧天下的情怀表露无遗。   岳阳楼览胜,不由再次感佩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与境界。从五朝楼观到怀甫亭,心中一直疑惑未解:范仲淹虽说少时曾就读于洞庭湖畔,但毕竟没有亲身登临过岳阳楼,何以仅凭一幅图画就以如椽大笔写下千古奇文?   在湖面上吹来的微微寒风中,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我恍然有悟:真正有胸怀、有风骨的文人作为知识分子阶层,如果仅陶醉于风花雪月,又怎能写出立意高远的篇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只有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胸中有丘壑,笔下自生云烟,哪怕不能身临其境,依然可以“借题发挥”在文中将“小我”升华至“大我”。   导游说,岳阳楼景区游览的最好时间在五月到十月,这个季节来,许多美景看不到,很遗憾。其实,喜爱名胜古迹的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遗憾:岳阳楼,从此耸立在心头!

3、守 候   小时候,飘着雪花的冬日里,我对着窗上的冰花哈气,等着父亲下班。归来的他,带着风霜的味道和卷烟的气息,缠着他,期盼着从中山装的口袋里掏出惊喜。   我做父亲了,儿子每天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都会兴奋地跑过来,问我:“爸爸,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用胖乎乎的小手打开我的包,寻找巧克力。   儿子上幼儿园了,父母从老家过来负责接孙子。每当我下班骑到离家最近的红绿灯,都会看见父亲站在那里,微笑着看每个匆匆的路人。下车,我点上一根烟,他卷上一根烟,说着一天的趣事并肩回家。路灯下,两个长长的影子在晃动。   守候是亲情的延续,守候是生命的轮回。   多年后,站在路口的,会是我吧。   

4、生命中的那些过往   看着岁月远去的背影,天还是那么蓝,地还是那样深,水还是那么长,生命还是那样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总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走远的不会再回来。然而,我错了,当今晚的一场冬雨叩击窗栏,敲醒了我蛰伏的情感,生命中的那些过往,纷纷扬扬、林林总总带着色彩轻轻地如雾如风一样穿过我心灵的牧场。   一直以来,尤其是和文字结缘之后,我的生命岁月里再也不关心那些家长里短的往事,只关心阅读和自己笔底下的文字以及如何才能做到让文字带着生命与灵魂去飞翔。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确信忘记了生命中太多的过往、细节和一些看似屑碎其实它能善养我血脉膨胀而助我情感起伏的波澜。是昨夜的那场冷雨或者突如其来的思绪将我扶起。听听那冷雨,硬是将生命中的那些过往如读过的文字、书页一般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渐渐从心里浮现出壳。   都说往事如烟,如梦似幻,雪泥鸿爪,找不着痕迹。然而只要生命愿意,不管它隐遁岁月有多久、多远,依然可以用追忆的丝线穿接起来,还原当时的那一幕。换句话说,只要生命真实地活过,经历过,那些过往,总是可以再浮现人间。比如说民国的那些事、那些人,不是都已经来到了我们中间,而且是那么地细致、那么地传神,犹如生命自己亲历一般。所以,我还是那句话,生命里只要有血脉、情感、良知以及爱,自然那些过往不会如风随逝,飘离在时间之外。   谁说过往的不重要,如果是这样,那么,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岂不是让我们失去自豪的凭据?这一点只要去看看天一阁那里浩如烟海的书籍就知道了。不是吗,古人也好,今人也罢,谁能对岁月里的过往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呢?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才有了生命追寻的意义和价值,才有了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文情怀。我知道,过往是昨天但也可能是今天,可能是陈旧的历史亦可能是活生生的当代史,但不管怎么讲,过往的细节与经过对生活、生命或者大到社会、国家而言尤为重要。拿个现成的例子来说吧,如果没有了司马迁对过往的追忆和历史的阐释,没有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细节的临摹,没有司马光事无巨细对历史挖掘和整理与完善,没有伍尔夫、薇依、卡夫卡对过往的还原,人类的星空不会如此灿烂夺目,至少也会黯淡了许多。   正是因为明白了过往的重要性,才促使我如梦方醒,才使得我笔下生风不屑将生命倾倒,来叙述我岁月里的那些生命过往。是的,近四十多年的岁月里有太多的过往,单单以自己所读过的书而言,就足以使我心潮起伏而思绪万千了,更不要说我生命里的种种经历,岂能用复杂而多变来概括。记得我在不同的场合里包括文字在内说过,由于当时条件、环境和出身的关系,我一出生就体弱多病,靠打针吃药维持生活,在十八岁之前头还不能端正,整天东倒西歪,后来拜师学武才慢慢像个正常人,再后来参加工作,又是历经了各种磨难与坎坷,时不时调离工作岗位,我做过的工作至少有十种以上,其中包括车工、磨工、搬运工、各种小工,同时自己也做过摊位。这些岁月中的过往在当时让我心里总是抱怨,抱怨命运对我不公苛刻,然而,事过境迁,生命的感觉里似乎让我多了一份感谢,感谢曾经岁月里那些过往,要不是那样乱石穿空、峰峦叠嶂的话,我可能早已被俗世的生活所吞噬而灰灰湮灭。当然就不可能有时至今日燃烟煮字、如是吾闻的我了!   如今的我,不仅工作稳定,而且整天和书香伴随,再配有专用电脑与个人独享的工作室,这于我不夸张地说就是一种诗意地栖居。是的,有人常常会说,往事不堪回首,这是因为那些过往会让人心痛忧伤,甚至是掩面而泣,然而,与我却恰恰相反,我不仅常常会想起那些过往,而且会将那些过往一一剥离,摊在自己的面前来照会流失的岁月,我之所以要如此去做,不为别的,就是要不断地给自己提个醒,过往不是过往,而是生命前进的动力,是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基础与保障。   或许是本性和习惯的使然,亦或许是性趣天性环境的变化,让原本生活里的一个小丑一夜之间变成了帕斯卡尔笔下一支清脆的芦苇,在低头思索岁月过往的同时也思索明天的故事。我当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如西边的晚霞,不多时就会被黑夜包围,但好在还有一天星空和一轮明月将会冉冉升起,那到那时,我可能会选择安静地坐在窗栏或者岁月的边缘,看天蓝水蓝,山高水长抑或坐井观天、庭中望月也未可知。在这样的氛围里,回忆过往,笔下细致,岂不更令人释怀而坦然!如果生命真的能活到这个份上,那么无论是过往里有多少苦涩、多少翘楚,都会被一地秋风带走,剩下的恐怕只有一池春水和满室春气在心中发芽开放!   生命中的那些过往,其实不是真正的过往,更非如烟,而是财富与一枚深埋在岁月里的种子,当生命遭遇春天,它一定会有芽破土而出,或许是一颗树,或许是一片绿荫,也或许是一支红杏出墙来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