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高中岁月长散文

  离开高中学习的那所学校已经30余年了,匆匆岁月不留痕迹地把那段光阴带走了,带不走的却是我思想深处那永不磨灭的记忆。

悠悠高中岁月长散文

  我的高中时代是在20里外的县办中学渡过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背足了一个星期的饼子,翻过高高的黄河长堤,又沿了蜿蜒的乡间小路,走过一村又一村,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里去。足下那条熟悉的弯曲小路一旁,点缀着些零星的枣树,秋天里挂满了青红色的枣儿,我们来来去去的学子们,便拣了石块、砖头投枣儿吃,在那贫饥的年代,它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和温馨。还有小路两旁漫过头顶的玉米地、高粱地,那一望无际的豆子洼,秋天里,热风阵阵,我们再其间走,走得汗流浃背,枯燥中是那些翩跹起舞的彩色蝴蝶和吱吱吟唱的秋虫,给我们带来了幻想和乐趣。

  有时候,我们带的饼子不够一周吃的,或者天太热馊了,便几个同学相约,在某个晚自习后徒步回家拿干粮。有时新月如钩,有时漆黑黑一片,我们急匆匆走着,走过一村又一村,当终于翻过黄河大堤,望见村庄那明明灭灭零星灯火,陡然间浑身就来了力量,这时就有人首先唱起了一支歌,紧接着大伙一起唱起来,有一个人率先跑起来了,几个人便争先恐后地跑下坝坡去。当敲开自家大门时,已经亥时已过。第二天一早睡梦中被母亲喊醒,在相约好的村头会面了,又默默无言地返回学校,虽然身体疲惫,却心情舒畅。那代莘莘学子,就这样用自己的脚印,在那古老而美丽的乡村小路上,编织着理想,编织着未来和希望……

  高中学习时代是艰苦的岁月。那时候日子特别的穷馑,很多同学吃的都是用地瓜面发起来的黑亮亮的饼子,好一点的就是高粱饼子,吃上玉米饼子的少之又少。我有一个同学,家中人口多,日子格外苦巴,常常是过麦等不到秋里就断了顿。他那满脸沧桑的老父亲,从几十里外走来,又徒步赶回去,自己肚子饿的汩汩叫着,却把一家人接济下来的饭食送给儿子。那饼子根本就不是饼子,拿不成个,一块一块的,因而这位同学吃饭时,常常一个人溜出教室,到校园北边的溪畔上去吃。

  那个年代,学校勤工俭学种有一片菜地,夏天里种苔菜、菠菜,秋天里种萝卜、白菜。学校一周中午有四次汤菜,一毛钱可以吃四顿,却三分之二的同学舍不得吃。中午就是饼子、开水、咸菜,有的连咸菜也没有。我父亲在外面混事,家境稍微好些,我常常与家贫的同学交换饼子吃,一直到几十年后提起那段日子,这些同学都眼睛潮湿湿地,感激不已。而我,也舍不得去吃那一毛钱四顿的汤菜,把母亲给我的钱,我自己拣蝉皮卖的钱,一分一毛地积攒起来,够一块多钱了,就中午不睡晌觉,偷偷溜出学校,到镇上书店里去买刊物。我清楚记得,书店里有一本大型杂志《十月》,厚厚的,制作精良,每册零售价一块零五分。现在看一块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那时对于我们确是一笔大款项。那本杂志给我带来了另一个新奇世界,也充盈了我的生活,温馨着我的'整个人生。

  高中生活是紧张清苦的。家人的殷殷期望,师长的谆谆教诲,个人的梦寐理想,挤压在这群男男女女身上,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倾尽全力拼搏,夜以继日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其他,也因此使很多美好的事物被忽略和错过了。为了调节学生的身心,舒缓压力,学校每周末,放一次电视。放电视那晚学生们是不上自习课的,就是这样,看电视的人也寥寥无几。我记得在校园南北路的西侧,第二排房舍第一个窗口,冲着窗口向外架起那台黑白电视机,外面就围了不多观看的人。那是个秋风飒飒的没有月色的晚上,已经快10点了,我从教室回宿舍,偶然踅过去瞧了瞧,一下子,就一下子,便像磁石般给吸引了。我被上面优美的画面,动人的唱腔,凄婉的爱情故事给感染了,便一直看了下去,看得我泪水模糊了双眼。后来,我知道了那是严凤英、王少芳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当时正好演到七仙女下凡和卖身为奴的董永,在槐荫树下结成夫妇。那是我在高中两年里看过的唯一的一次电视,也是烙印在我灵魂上的终生难忘的一出戏。一直到后来我到泰安上学,也常常在晚自习后的操场上,仰望繁星闪烁的长空,竟痴痴企盼着七仙女的飘飘到来,尽管我是个无神论者。

  离开高中之后,我寻机会看了多场那出戏的电影,有一次在乡下村里看,我在黑暗里拿了纸笔记那唱词,后来得到了录制的唱带,一对照竟大差不差。有一段唱腔格外精彩,那是董永夫妻百日长工满,返家过桥,山也绿,鸟也笑的一段对唱,那歌词是: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顺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今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又飞在人间。

  这一段唱词我不仅记牢了,而且也唱得蛮像那么回事。后来在泰安学校里,傍晚时分唱过一次,那是个春风习习的晚上,天尚明,我从宿舍三楼下来往教室走,信口唱起了这段唱腔,也许是我唱的投入,也许是歌词的凄美,也许是如我一样的热爱,也许是“十年”桎梏的压抑,使人们感情瞬间得到了爆发,就见对面五楼女生宿舍四、五个窗子忽地一下,全打开了,一群皎好的洁白面容全部面向了我。

  清苦的高中生活里,也留给我留下很多难忘的美好记忆。由于自己的勤奋,我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有一天晚自习课,班主任杨老师宣布将我调到一班去,那是年级重点班,那个晚上,我推开后窗,观望对面灯火璀璨的一班教室,我心潮起伏,浑身也充满了力量和斗志。还有一次上课间操,秋雨淅沥,教务处客主任将毕业班集合到操场高台前,表扬了学习好的同学,其中就有“后来者居上的李学民”。一直到后来我毕业走了,学校的老师还用我的例子讲给在校的同学们听。

  高中岁月离我愈来愈远了,但我忘不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忘不了那些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忘不了我高考前夕病倒了,为我针灸、送饭的葛老师,忘不了给我激励,与我长相谈论人生的陈老师,还有给我温暖,给我书看的柴老师……每当此时,我就想起李商隐那千古不朽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觉泪水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