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选择的活法散文随笔
在我们微信朋友圈,报纸,书籍等等,经常会看到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的字样。为此我上网百度了一下,想知道“价值观”这个词是怎么定义的?百度的答案如下: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
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简单来说价值观的意思就是,什么事你觉得你该做?什么事你觉得你不该做?我想这样描述还不够生动,我想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在故事开讲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结束,而你无能为力,你会干些什么?我相信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写遗书或者海吃一顿,而更多人是很不甘心,但有这么一个人的行为却是让后人匪夷所思,不能理解。
这个传奇人物叫杨溥,由于受到政治牵连,他被关进了特级*——锦衣卫的诏狱,锦衣卫诏狱事出了名的人间地狱,环境恶劣,阴冷潮湿。每天这些重型犯人都会被殴打,折磨,杨溥刚进去也受过这些特殊的“待遇”,并且皇帝的封杀令随时向他袭来。他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死?只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死,那么自己是不是应该在死之前做些什么呢?价值观在引导他,当明天可能被拉出去砍头时,他的做法是读书,不停地读书,读了很多书,这实在是让人很难以理解,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下,性命随时不保。读书还有什么鸟用?难道真的以为书中有“颜如玉黄金屋”?每天在散发恶臭,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却如同身在自己书房一样,不停地用功读书,他的自学行为让其他犯人很惊讶,到后来连看守他的狱卒都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这一读,就是十年。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啊!这是要多大的毅力和忍受孤独的能力啊!至于朱棣皇帝没有下令杀他,我们不去探究,最重要的是知道杨溥的过程和结果。十年后,杨溥被放出来,被皇帝的儿子仁宗委以重任,成为一代名臣,最终把大明推向了堪比“唐朝巅峰”的盛世。故事最后让我想起了金庸小说里关于“大侠”的定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身边,我的朋友阿海,几年的奋斗使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从小就有个梦想就是旅游世界,他说趁年轻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我问他为什么放弃现在这么好的发展机会?难道只有旅游才能让你有世界观吗?他的回答很简单: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一个人的一生重在不断地经历,在于活的精彩,这就是我的.价值观。后来他用赚来的钱买了一辆廉价的房车,他的床本来就很小,可是一大堆的书又占去了一半,每到一个地方,他会停下来边读书边思考边写作。直到有一天他认为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或许,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才会有这样不同的故事和经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孙少平说:人,活着,但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第三个故事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万科董事长王石,他赴美国哈弗留学,后来渐渐融入了哈弗的环境和氛围,他发现美国的同学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企业家而亲近他,直到后来,当美国的同学听说他曾经登上过“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他瞬间成为了学校名人,人缘关系越来越好,大家渴望和这个具备常人勇气的人做朋友。这件事情使得王石先生的价值观大为改变,在中国是以金钱至上的年代,而美国,金钱不能说明一切,人这一辈子也不应该成为金钱的奴隶,应该还有其他的东西来填补这得之不易的人生。
三个故事说完了,相信对于价值观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那些事情你觉得你可以做?那些事情你不该去做?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共性:哪就是对于生命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不安于现状,在满足自己基本物质的条件下,渴望着的更多是精神上的追求,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平衡,人之所以迷茫,空虚,就是找不到一种足够坚强的信仰来支撑和依靠。
潘石屹写过一本书叫《我的价值观》里面就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代人在物质上比起中国70。80年代要富足,可依然明显感觉缺失什么?
后来我想了想或许,在精神层面上难以找到一种信仰来支撑和依靠。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速增长,物质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很明显现代人在精神上或者说成长理解方面还不能跟上国家的脚步,于是人越来越容易迷失,因为找不到一种自己很认可的价值观,又或者说我们接受的价值观太过单一,因为你一生出来,就有人告诉你,你的生命应该怎样?才会生存下来。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最美好的就是未知和希望。而最可悲的是,一出生开始身边的人就开始告诉你未来的路是怎样!最可怕的是还必须遵循它,一旦你想要革命,和你不同价值观的人就误会你,排挤你。因为有些人一辈子或许就只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这是时代所遗留下来的。
这不是谁的错,因为对和错仅仅是对谁而言罢了。易经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时间空间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一结论无疑是带有仿佛悟透了生命的规律的一种结论。一直以来我是很不赞同这样的观念的,难道真的有命运这该死的学说。后来,翻阅历史。才逐渐有些明白,人是环境的产物,文化之所以是文化是因为环境孕育的。你出生在藏族,生活在草原,你的生活里就会有骑马,青稞酒,酥油茶。你出生在陕西,就会有唱信天游,羊肚子手巾。你出生在四川,生活里就会有麻辣烫,串串香。这就是地域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会培养一个人的习惯,习惯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理所当然和根深蒂固的理念。想要打破,需要尝试着去接触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和不同的人,不断的碰撞交流,错之所以错,只不过对方可能不符合你的习惯罢了!可是当你知道对方的环境和地域后,便能学会理解和包容,哦!原来生活不只是这样的单一,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渐渐的便有了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境,这样的心境让我们学会更好的理解生活,学会理解不同文化,(当然,想要修炼到如此心境是不易的)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百年后世界便可能不会再有国界和种族,那时会融合在一起,带来一种翻天覆地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