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摘蚕豆引发的悲剧的散文
立夏时节吃蚕豆,这是清明节气过后,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件之一。
吃一点蚕豆,对于今天生活在江南的人来说,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
立夏之前的菜市场,种田的农家,为了将新蚕豆,拿出来卖个好价钱,往往在立夏之前,就将自己田地内种植的新蚕豆结,一清早就拿到县城的市场上,10元钱2斤开卖。
其实这些蚕豆结,才刚刚结牢,但居住在城里的吃货们,就是偏要吃个刚刚有、鲜嫩,嚼在嘴里面,感觉有股涩涩的清香,回味出来,更觉甜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吃蚕豆,既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番重复,又是春天收获的一份田野风味,从冬天种植,经过一个寒冷的慢慢生长,在春天暖风的吹拂下,开出娇艳的红花,夹杂着洁白的白花,再加上紫色的花花瓣,让人看起来,感觉非常地美丽,借助蜂、蝶的助力,成就了一结结果实,以此回报酬谢冬天辛勤种植的人们。
今天,物质丰富的时代,对年轻人来说,吃蚕豆是一件非常小的事,而且,对于现今的小年轻来说,物质的丰富多彩,让他们根本不想吃来自田园的蚕豆,只是当作时令的一种食物,偶尔来一个浅尝而已。
而对于我们这些60后来说,蚕豆,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立夏季节食品,在特殊年代,拥有别样的感情,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在乡下度过的一些日子。当时,我们浜,有户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下放过来的夏姓人家,他的儿子,跟我是同龄又是同学,他特别会制造一些新鲜的吃法,在蚕豆的吃法上,跟我们农家的孩子不一样的吃法,就是将小队分下来的蚕豆结,先剥出蚕豆,然后,再剥掉蚕豆上面的皮,就变成了豆板,随后,他将剥出来的蚕豆板,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但不能焦,放入一些盐,那个味道着实让我们同浜的小朋友大喊——好吃!
追着小夏,要一点油炸豆板尝尝鲜。
因为这个缘故,夏的儿子明,在我们的同浜小朋友中,是非常有人缘的。
当时一般的家庭,大人是不允许小孩在油锅内炸豆板的,因为这样要多耗菜油,在那个特殊年代,菜油是按人分配的,往往一个人一个月的配制是非常少的,如果平时不节约,往往月底就没有菜油吃了。
上世纪70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每到立夏前后,我们一起在大队念小学的邻居校友,会一起上学,放学后一起回家,男孩会在路上,采摘几片蚕豆的叶子,撕开叶子的一部分,只露出白色象塑料膜一样的一层东西,放在嘴边吹吸,会发出非常剌耳的响声,引来同伴及路人的注意,有些胆小的女孩子,会突然惊叫一声。
而女孩子会在岸边,仔细查看蚕豆苗,品尝美丽的岸边的蚕豆花,采摘一些发育不正常的豆耳朵,放进自己的口袋,回家再赏玩。
等到蚕豆成熟时节,生产队会分给每户人家一些蚕豆,那也是我们童年最开心的时节之一:偷偷将家中的竹扫帚,攀一些竹丝,作为支撑,用麦秸盘绕在竹丝上,编成四方体的框,框内放入已经煮熟了的青蚕豆,然后,在生产队的晒谷场地上,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官兵捉强盗等游戏,玩累了,停下来一起吃蚕豆,欢声笑语蚕豆清香混合在一起,吃饱之后,又会一起玩他们的游戏……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一个叫做对泥浜的李家头发生了。
今天,依旧记得,出事那年,我在大队念初中。
一天,平时一直正时来学校的同桌保金,今天不来上学,又不请假,询问他同一个小队的秀发。
秀发说道:“保根他家出大事了,保金的父亲死了。”
“他的父亲是怎么死的?”
秀发说道:“哎,是自杀的,太可惜了。”
那个时候,我们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虽然我跟保根是同学,从来没有上过他家,因为在两个浜,相距有一定的距离。
我放学回家,从大人的口中才知道:保金的父亲,身高1.80米的老李,自己生了四个儿子,而且,每一个小孩子之间只差了二三岁,上自己还有个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生活过得非常艰难。
当时的政策,户口将一个人牢牢地控制在一个地方,农民只有在生产队里出工挣工分,不准搞其它的经营活动,每户人家的养猪、鸡、鸭的数量,都是按人口多少分配,不准多养,否则,就要被队长带人将多养的这些动物处理掉。
保金家,他爸老李上有老人,下有四个还没有成年的男孩子,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虽然拚命干活,依然无法让一家人吃得饱穿得暖,往往到年底结算,总是一个透支户,靠生产队救济过年关。
一个晚上,老李吃过晚饭,与自己的夫人聊天。夫人阿珍说:“老李啊,你看看,我们的老大已经是15岁了,由于吃得差,个头比别人家的同年的小孩子小,明显是营养跟不上,你做父亲的,得想想办法啊。”
老李猛抽了一口雄师香烟,叹口气说道:“夫人那,这一大家子人,靠我们两个大人挣工分,在自留地上虽然种了菜,但由于自留地不大,又不允许你将种的菜上街换钱,真让你受累了。”
阿珍听到自己的丈夫说出此言,也只得停止了说话,不再要求丈夫什么。
老李实在也想不出特别好的办法,就趁几个孩子睡觉了,老李跟老婆商量道:“要不,晚上,我趁天黑,到生产队田地内,采摘一些新蚕豆回来,贴补家里的饮食。”
老婆一看自己的几个儿子,又看看老李,说道:“你要小心,别碰到人家,否则,要遭麻烦的。”
于是,趁晚上天黑,老李就悄悄去小队田里,偷摘一些蚕豆,第二天一早,就叫老婆悄悄地烧了一下,让他们吃个痛快。
刚开始队里没有人觉察,后来老李又增加了采摘的频率,偶尔,学会撞见一些个别的小队社员,这样一来,有些生产队的社员,有些看不惯,就悄悄向队长汇报了老李偷摘生产队蚕豆的情况。
队长就登门向老李做思想工作,老李口头向队长表示了改正这个错误,但后来,经不住家里几个孩子要吃蚕豆的呼声,老李的毛病又犯了,这让生产队长很恼火,并将知道的情况,向大队书记作了报告。
就这样,一件非常小的偷摘蚕豆事情,经过这一程序,就变成了大的事情。
大队*一听生产队长的汇报,感觉问题的严重,就及时通知,召开全大队的生产队长会议,大队书记在大会上说:“虽然对泥浜老李头偷摘蚕豆,是个别事件,但我们应引起警惕,更要做好保卫工作,对犯错误的同志,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以后,不能再犯这种错误。”
老李在生产队的会议上,被作了一个点名批评,并要求在生产队会议上作出深刻的检查。
就这样,一个身高1.80的乡下汉子,遇到了生活中的突然变化,本来就不善言辞的老李,变得更沉默寡言,生活的重压再加上精神上痛苦,让老李彻底变了一个人。
队长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老李就是不肯在生产队会议上检讨自己的错误,被队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老李无法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恼,但面对愁眉苦脸的老婆,面对自己的四个儿子及母亲,愁得他晚上无法安然入睡。人也明显地消瘦了许多。狠自己没有本事,空长了一个1.80的个子,满腹的苦处,只有独处往自己的肚子内吞下去。
不久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高个子老李,用一个绳子,在自己的西厢屋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却发生了。
岁数还不到40岁的老李一命归天,让自己父母,失去了儿子,让妻子,失去了依靠的丈夫,而让自己的四个儿子,成为没有父亲保护的孩子!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正在市区的新华路上行走,老李的大儿子保金,开着电瓶车从我的身边走过,叫了我的名字,我连忙回头一看,是自己小学、初中的同学保金。
两人就暂时停下脚步,来到马路边的人街道上,站着聊起了家里面的一些情况。
保金说:“自从父亲不幸去世后,大队作出了一些规定,救济我们家,对我们兄弟四个的念书费用,统一作了免费处理……”
保金继续说道:“现在,老家也要拆迁了,可惜父亲死得太早了,没有看到四个儿子长大的日子,我们兄弟四个,都学了泥水匠,先后都成了家。农村政策开放之后,我们兄弟几个努力挣钱,现在生活都不错。”
我问道:“保金,你母亲大人还好吧?”
“噢,她已近八十了,身体还好!”
“那你的小孩多大了?”我问保金。
“我儿子今年已经27岁了,孙子已经3岁了。”保金回道。
“噢,真的恭喜老同学了!”
“老同学,有空到我家来坐坐,叫嫂子孩子一起来。”保金临别时说道。
我爽快地说:“好的,到时我会打个电话给你的,来看看你家的变化!”
“一言为定。”
“好的,一言为定!”
又到蚕豆飘香时,那上世纪70年代乡下的一些小事,至今想来依旧是那样清晰,特别是保金家中的突变之事,想来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今日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当地的农村,已经拆迁,农民也已经成为城里的一员,有了自己的医保,年纪大的有了自己的养老金,老李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