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是写作的基础,散文都是有作者丰富感在里面的文章。因此,仅仅是朗读和品味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内,要将作者描写的人、事、物关联起来,将课内与课外关联起来,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白杨》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读者体会白杨树直,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特点。作者在描写上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父亲神态的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澜。并将白杨的形象、特点和父亲的行为与边疆建设者的特点联系起来,感受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只有引导学生用情去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会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 总之,哲理性散文,不等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常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先记叙、议论,再画龙点睛,借事、借物喻理,托物言志。教学中,要与其他类文章区别对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体会文字背后所要说明的道理。 篇二: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五)所选的一篇哲理散文。本文选自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本书采用的是独白式的写作方式,思想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丰富,展示了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的意味。课本所选文本较短,表述抽象,含义深刻,而且文字间跳跃性强,有时确实给人以“零星无序”的感觉。所以,教学有相当的难度。以至于有些教师让学生随便读读,或者干脆略过不讲,美其名曰“大胆取舍”。那么,对于这样的哲理散文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作为哲理性的文本 法国的维克多·吉罗说过:“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可见这篇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思辨性强,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2、作为翻译性的文本 翻译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一定的“隔阂”。因为这是翻译本身带来的矛盾。直译带来语言的“陌生化”,意译有时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虽然教材所选均为权威译本,但毕竟国外的哲理小品语言上和直接用母语写作而成的哲理散文还是有些区别的。但一般来说鉴于作者翻译文本(尤其是哲理性文本)时更侧重传递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就不应将品味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不是完全不关注语言。只是关注语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需从语言的应用方面对文本精细化研讨,即处理语言“不是那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严谨”。有的教师对待此类文本和对待经典的母语文本时不加区别,执著于个别词的选用、个别句子的表述上,应该说侧重点的确定是有所偏差的。 当然,同为外国哲理小品,理解的难度还是有所不同。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这种思想和读者自身的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苏教版教材同一单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在理解的难易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后者接近我们对学生经常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对同一问题时存在着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对待爱情的态度,会有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把爱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解释。
3、作为节选性的文本
4、作好铺垫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先设置这样的一个预习: 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由于理解本文有难度,先来阅读一篇与之有紧密关联且难度稍低的文章,并且写了个人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可以在思维方面先“预热”一下,之后再看文本会容易一些,也更有体会,效果自然也更好。
5、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针对哲理性散文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相关资源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让图、文、声、像并茂,化抽象为具体。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桃花心木树了解较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关于“桃花心木”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我感受到了学生渴求的眼神:这种树有什么特点?发生了什么故事?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当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6、品味语言,感悟道理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散文具有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等特点,所以散文又被称为美文。而哲理性散文,除具备了散文的特点之外,又有寓理的特点。品味语言是哲理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能从文章的语句中,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也能获得对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感知。并通过精读抓住重点词句、节段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中心。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中,在描写德国人种的花时,有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联想,对花的美丽景色自然会理解地更加透彻。《落花生》这篇课文,通过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品味,体会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道理。
7、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哲理散文的教学对散文文体的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区别散文、哲理性散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哲理性散文。哲理性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是以描写人或物来揭示道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散文不但具有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之外,在表达思想上更上一筹,内容丰富,含义深远。比起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说,语言也更加优美,内容更加深刻。针对哲理散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哲理性散文教学,要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和物的描述及表达方法,又要感悟所要揭示的道理。在教学中,要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确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目标。通过多样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85年8月季羡林先生重返德国的所见、所感,教学中要抓住描写德国街头景象的语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之美,发现其背后的文化之美。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一是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三是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8、在全文乃至全书的视角中了解文本的意思 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比如教学本文应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全书的大概: 帕斯克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中,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看了以上这段话,对于有些课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会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课文的一句话:“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这样两句话是既对立矛盾,又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又体现了其辩证的一面。
9、抓住标题 虽然《思想录》里很多记录的都是“偶然闪现出的思想”,而且课文节选部分的标题也是编者所加。但毕竟这个标题突出了人的二重性(或者相反性),即脆弱性和伟大性,或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也成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般众人皆知的名句。那么,抓一句及其余的方法应该较为适合本文的教学。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苇草”是中心词,可见人具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从这个“本源”看,人与其他事物并无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这就突出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而这个性质形成了人的伟大。认真深入地揣摩标题的内涵,就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10、指导朗读、把握内容 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语教材中的哲理散文,由于作者的情感变化起伏,读起来轻重缓急应变化不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哲理散文的特点,精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力求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精妙。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在课文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了解内容,揣摩情感。让学生懂得在遇到类似违背规定、规则的诱惑、制度、道德甚至法律时,要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11、突出节选文本的核心意思 虽然是节选文本,但是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节选部分总体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意思,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比如教材节选的部分(《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伟大性。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内容主要定为这样的思想传达与引导。正如:“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
12、联系作者 纯理性的.文字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障碍,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如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作者的经历是再有说服力不过了: 帕斯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不仅仅来自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当中,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才十八岁身体就开始羸弱不堪,二十刚出头就发生过中风,糟糕的健康状况甚至令他终生没有结婚。正是这种切肤之痛使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苇草没有什么区别,脆弱到可能因为一口气、一滴水而被毁灭。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尔又实在是世间罕见的天才。只说他作为《思想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就已占据崇高的地位了。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恐怕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 梭罗评价帕斯卡尔说:“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确实,我们从以上这段文字能够看出,帕斯卡尔可以说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作为人的“脆弱与伟大”矛盾统一的特点。学生结合这样的拓展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时,就会更好地调动自己知性和感性两种思维,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
13、联系自身 对于类似《思想录》的语录体文本,有时需要选取一些关键语句,比如“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等,要求学生以其为核心,扩写一段文字。这样不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所以,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本采取这种“以写促读”的方式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的。它会“逼迫”着学生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并且还得尽可能地扩展思维“寻找”到自己阅读中或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来阐释。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在输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带动了输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阐释能力。当然,应以前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