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难忘的中秋夜散文
一年一度中秋至,最忆儿时明月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秋早已习以为常,觉得它与平常没什么两样,倒是儿时的中秋节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儿时的中秋这一天,是我们最高兴的一天。其实一进入旧历年八月份,我们就开始数日子了,期待着、盼望着它的早日到来。到了这一天,母亲从下午就开始忙活了,又烧锅又和面。那时候,家里比较穷,父亲也只是买一个大月饼,用刀切成五份,每个人都分到一块。剩下的全是用白面做的饼,有用葱花或芝麻盐做的咸饼;也有里边裹有白糖或红糖的甜饼。不管是咸的、甜的,都做成圆饼,它与明月一样是那样的圆,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更象征着幸福和安康!
按照当地的习俗,至亲好友要互增食品,尤其是晚辈必须要给长辈送月饼!每到这一天,天还未黑,孩子们脸上漾溢着笑容,欢蹦乱跳地端着月饼到处串,长辈人接到晚辈送的月饼,高兴地合不拢嘴,高兴地给孩子们兜里塞些糖果。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欢声笑语从院子里飘荡出来……
待一切收拾停当后,各家各户都要拜月。父亲会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摆上月饼和圆饼子,那时候,苹果、梨很奇缺,只有条件好的少数人家才舍得买。我们那儿有柿树,桌子上也就放几个软柿子。待到月亮刚露出大红脸,母亲就从各种食品上用手掐下来一点,对着月亮说:“月奶奶,今晚过节哩!请你尝尝我们的月饼吧!”
我们小孩子们哪懂得什么礼节,只知道月奶奶吃过以后,我们才能吃。母亲刚拜过月之后,我们便抓起桌子上的月饼,兜里塞几个柿子,嘴里嚼着饼子,便一溜小跑蹿到街上。
这时候,月亮不象初升时红彤彤的,它圆盘似的'又大又圆,皎洁的月光透过稠密的榆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们踏着如水的月光向街上跑去。
街上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老年人聚在一起在聊家常,青壮年聚在一块在谈天说地。最开心的还是孩子们,他们在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杀羊羔”、“星星过月”、“闯难关”等等。
“杀羊羔”是领头羊身后排了一长串孩子,前头的拉住领头羊的衣服,后面的用双手拉住前面孩子的衣服。前面有一个小孩充当狼的角色,它要吃小羊,领头羊便左挡右拦地拚命保护,身后长长的队伍一下子扭成蠎蛇状,一会儿又扭成一个大圆圈,大家嘻嘻哈哈地笑着,特别地开心。
“星星过月”是一个孩子用手捂住另一个孩子的双眼,然后让其他几个孩子边从面前经过边做几个动作,让他猜是谁?猜对了的那个便成了“替罪羊”。王二涛一瘸一拐地走过去,坐在太平车上的孩子便喊:“瘸子过去喽!”刘二伟两手着地边爬边汪汪叫着,便听那孩子喊:“一条狗过去喽!”李六倒立用两只手挪动过去,那孩子又喊:“学蝎子爬的也过去了”。然后松开手让他猜谁做的什么动作,两只眼睛被手捂得生疼,眼晴直冒金花,哪里还有心事猜呢,多半猜不对。有时捂眼睛的与被捂的关系不错,就会松开指缝,让他瞧见谁都做了什么动作,猜对了就把那个“倒楣蛋”换上来。
“闯难关”是十多个孩子平均分成两队,两个队相距十多米远,每个人平伸双手,而且还要手都互相扯紧。一队人喊,另一队人答。“关云长,本领高,两军阵前耍大刀,谁要不服过两招,挑住谁?挑住王二涛!”王二涛便站出来,束紧裤腰带,朝掌心吐口涶沫两手搓搓,两只胳膊甩几下,再后退几步,然后再猛向前冲去,冲开对方手拉手的人网,就带走对方一个人,如冲不过就留在这里。下一局也是按老套路喊一通,对方也是派出一位来闯,其结果大多是留下来。其过程大家都很开心,分不出谁输谁赢。
大人们早已回家,大街上只剩下我们这帮孩子,我们依然性趣更浓,没有半点倦意。虽然中秋之夜天气渐凉,但我们依然满头是汗。此刻月亮正高高地悬在天空上,抬头望着明月痴痴地看,看见月亮上有只小猴子再用石锤捣药,他倾斜着身子,那姿式惟妙惟肖……只看得我们两眼昏花,脖梗发酸。
月光静静洒满大地,四周一片明朗,周围静悄悄地,我们几个默不作声,都被这迷人的月色吸引住了,于是从心里又生出一丝愁绪,明年中秋的月光还会这么亮吗?
日子一天天溜过去,象翻书页那样快,转眼间几十年悄然滑落过去,如今已人至中年,整天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再也没有机会和心情去欣赏中秋月了。
最近老是做梦,在梦中又回到童年,又回到明亮的中秋月光下,又听见儿时的欢声笑语,又看见我们奔跑的身影……醒来时,满腹惆怅,泪水悄然落下。不是矫情,是过来人对过去无忧无虑岁月的追忆。千金易得,时光难留,我真的愿意再回到当年,回到中秋那皎洁的月光中,寻觅儿时的玩伴,寻觅儿时的笑声,寻觅儿时的那份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