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城散文
出生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我们难得进城,也很少见到城里人,小时候,“城”对我充满了诱惑。那时候,邻居家里来了一个城里的小女孩,长得十分标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总像在对你笑;弯弯的柳叶眉,高而直的鼻梁,白嫩的皮肤,跟个小明星似的。我偷偷地看了她一次又一次,羡慕极了。
父亲是个公办教师,在我们镇上一个叫四新村的学校里教书。恰好他们学校有一位吴老师是县城的,又与父亲同住一个寝室,每到周末都按时回家休息。一次我带几个小伙伴专程跑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玩,父亲向他介绍了我,以及我很想去城里看看的愿望。吴老师欣然应允,于是,那个周五下午我就随他一起踏上了进城的路。临走时母亲给我换上一套新衣服,还把家里仅有的鸡蛋装进我的书包,作为礼物带去,并千叮咛万嘱咐我要听吴老师的话,不要乱跑。我十分高兴地点头答应。
那天下午,父亲把我们送到车站,我愉快地向父亲道了别,就随吴老师上了客车。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雀跃,看什么都是好的。天似乎比平时更蓝,空气呼吸起来也特别新鲜,路边的大小树木都在飞快地向后退去。不知不觉中,一百多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尽头。
走在县城宽阔的马路上,没有了乡村的尘土飞扬。仰头看见街道两旁林立的高楼,商店里五颜六色的商品,还有道路旁炫目的灯光……一切的一切让我忍不住抱怨:两只眼睛太少了!看这也新鲜,看那也好奇,两条腿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住似的,不愿往前走,似乎要把乡下没有见过的东西,统统都收罗进我的脑海,等回家以后,好在同伴面前大肆炫耀。
吴老师的家在襄城鼓楼商场西面,湖北省三建公司的对面。那是一个三合院。这个小小瓦房的小院子里,一共住了五户人家,厕所是公用的。房子很小也很陈旧,每户似乎都只有两间屋子,厨房也都在各自家里,光线似乎都很昏暗。吴老师老伴已经去世了。三个女儿,大女儿知青插队落户在农村,二女儿嫁到丹江路那一块了,小女儿叫吴要明,比我大几岁,当时还在读高中。他们的家里很简陋,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让我小小的心里多了些失望。我不敢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做事。
第二天上午,吴老师带我去逛樊城,中午就到他二女儿家吃饭。直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去他二女儿家的路。那条路弯弯曲的,走了一个巷道又拐进另一个巷道,巷道很长很深。等走到他女儿家里了,我已经迷糊了,找不到出去的路了。他二女儿家里的房子也很矮小,但是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吃东西、穿衣服也都很讲究,说话也是含蓄的,不像农村人那样,见人就像放连珠炮似的。
第三天,吴老师家来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和我同龄,叫谭光,长得很机灵,也很活泼。吴老师就委托谭光带我去烈士塔游玩。谭光虽然和我同龄,但是个子没有我高,她很随和,经吴老师介绍后,就热情地拉着我的`手和我说话。我们高高兴兴地顺着他们家旁边的一条向东南的小路,朝烈士塔的方向走去。没多一会儿,就走到塔的边沿。我们按照墓碑的安放顺序,一个挨一个地读着每一位先烈碑文的内容……
我们被深深吸引。恋恋不舍。
午饭后,我要回家了。谭光牵着我的手认真地说:“你下个周末还来跟我玩吗?”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时,谭光母亲笑着接过话说:“你再住两天恐怕都不想回去了,城里的好景点比农村多,好玩的地方也多了,生活水平也高一些。你得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进城。”我茫然地听着,心里颇不以为然。我真没觉得他们过得比我们好多少,但城里的景致还是挺吸引我的,心底里对“城”在向往中又多了一丝企盼。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不再像来时的雀跃,却依然兴奋不已。我仿佛听到小鸟不停地歌唱。感觉我也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蓝天上*地飞翔。
这次进城,让我大开了眼界,那颗不安的童心,不再属于生我养我的农村;也正是这次进城,给我这颗童心插上了希望的翅膀。然而,我却始终没有走出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至今仍是乡村里的一名普通老师,过着农村人的朴实生活。但我并不后悔。田园般的诗书生活,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这里的空气更为清新,这里的天空更加高远,就连夜空中的星星,也是住在城里的人们看不到的透明。
时至今日,我依然向往城市的精致,却也更怀念农村里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