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玉米散文
虽然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玉米”、“糯玉米”,又甜又糯的花玉米,可比较起来,还是家乡当季的玉米香、甜、滑腻、爽口。
七月上旬,早种的玉米已经成熟,迟种的大多数还在开花。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有九十天的,也有一百二十天的,改良的品种也有晚播早收的,但收获都不怎么理想,有的是子粒不饱满,有的是玉米核太大。
父亲在的时候,因为承包了别人的土地,忙不过来,我们家的玉米总是种得很迟,常常是别人的玉米苗寸长了,我们家的才刚刚下土。也就因为这样,家里的玉米才抽穗,别人家却已经吃上鲜玉米棒子了,每年都眼馋。等到家里的玉米可以吃玉米棒子了,别人家的玉米都快晒干进仓库了。
家里的玉米大部分卖了给我凑学费,剩下的可以喂半年的猪仔。玉米廉价,十来年前,五六毛钱一斤,要晒得顶干、牙咬不动才过关。有一年玉米价格大涨,从地里收回来脱粒后,不用晾晒,直接拉到收购站,就能卖八毛一斤。只可惜父亲那年买的种子出了问题,有近一半都是熟人的假种子,我们家玉米收成减半。
在家时,我是个喜欢捣腾的主,喜欢用嫩玉米做原料,做成各种菜肴,最简单的就是煮玉米棒子,然后是青椒炒玉米粒、烤玉米棒子、玉米粑粑、玉米凉粉……
父亲却舍不得。做菜肴用的嫩玉米都还只长到成熟时的一半工夫,吃了可惜。父亲心疼。即使是煮玉米棒子,父亲也是拣较老的、嫩汁已不多的吃。然而不可否认,父亲很喜欢吃青椒玉米粒,就着抿两口烧酒,那简直是安逸惨了。但即使是这样喜欢,炒玉米粒,也多半是在收获老玉米时,用玉米地里搜索出来的癞头嫩玉米做。
玉米成熟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磨玉米糊。用嫩玉米磨出的玉米糊可以做成饼,叫玉米粑,也可以过滤沉淀出粉来做成凉粉,凉粉白亮白亮的;用半老不嫩的玉米磨出的玉米糊,调了潲水喂猪,消暑解热助长,比饲料还好。
拗不过我们,父亲也去磨玉米糊。邻居家有个比脸盆稍大的小拉磨,像犁辕一样的扶手两米多长带动着石磨,父亲握在手中一推一拉,有时候还吆喝两声,仿佛很得劲似的.。父亲拉磨的时候,母亲就坐在石磨边不停地掺水和玉米粒,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需适量均匀,磨出的玉米糊才细嫩、不干不湿。父亲一推一拉,玉米糊就从石磨缝里溢出来,越溢越多,在磨盘里盛着,看着就叫人舒服。
每次磨玉米糊,父亲总说麻烦费事儿,可是等到玉米粑粑做成的时候,往往是他第一个吃,那时候,母亲就免不了要数落他一顿。父亲不管这些,拿了玉米粑粑出门,把母亲的唠叨留在了家里。
家里的玉米种得晚,收获也晚。那些在已经收过的玉米地里找寻玉米的老头子老太太,一般都不会光顾我们家里已经收过的玉米地,找也是白费劲。父亲眼尖,怕浪费,往往收得颗粒不剩。
玉米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收成,这一季也常常是最累的,且不说怎么播种、管理、收回家,只脱粒一项便是项艰巨的工作了。
以前都是用手掰,掰不了几个,手掌就火烧火燎的痛,等掰到手掌麻木、起茧了,一看,怎么还那么多没脱粒?父亲和母亲掰得最快,我和弟却是想方设法地偷懒,这时候,父亲就给我们分配任务,规定一天掰多少就算完成任务。为了省力,也用废旧的胶鞋鞋底做工具,方法多多。
后来有人买了脱粒机,大家便都去租借,几块钱一个小时。再后来,农业机械下乡,国家出了补贴政策,家里不仅买了小型的打米机打粉机,也买了脱粒机,想什么时候晾晒玉米,提前一个小时脱粒就行了,也不必担心因为提前脱粒又下雨造成的玉米发霉。
粮食收多了,老鼠们就高兴了,他们也衣食无忧了,在地下打出脸盆大小的洞来储藏粮食,人一踩上去,陷进老鼠窝。
明天就买只猫回来,看你们还猖狂得了多久?
父亲果真就买回了一只猫,灰麻色的猫,成了家里的将军,守着那批不敢妄动的老鼠们,迎来下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