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荷遐思散文

  农历六月,什么能让你荡涤心中杂念?无疑,是面对荷塘。

读荷遐思散文

  你总爱把人们习惯称谓的“观荷”,认定为“读荷”。你喜爱读书,深知“读”的意蕴。尽管当下手机屏幕已覆盖册页那淡淡的香气。

  读荷,最好在晨雨迷蒙之时。地点,其实不重要。不管是北京莲花池、天津南开大学,还是雄安白洋淀……一如拜佛,无须选寺。

  撑一把杭城选购的绸布伞,带一壶刚刚泡好的碧螺春,迎着晨雨去读荷,颇有踏雾登云之感,像是追思一首饱含禅理的开悟诗。

  岸柳的鸟儿悄语对话,远方的笛声舒缓悠扬。一切都是那么恬静、那么淡然。涟漪中的荷花,如梦幻般摇曳。叶有多绿、花有多香,此时不太重要。你遐想、你感悟,当年,濂溪老人面对荷塘,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含义,早已被自然之美诠释的淋漓尽致。

  伴随伞上雨滴的节奏用心读荷,与你眼前的数百种名荷用心交流,理应循序渐进。荷花的名称,有的隐喻其姿容,有的折射其个性,有的诠释其色彩,有的钩沉其过往……层次紧密如彩峰迭起的千瓣莲;花色匀称如雨后彩虹的七色堇;红粉娇瓣、环护金蕊的玫红重台,香瓣重叠、内轮绿韵的斜阳浮翠……诸花挺立、相互吟唱,相互诉说……你由此认定,唐代七绝圣手《采莲曲》中的“始觉”,指的不是渔歌,而是“荷唱”。否则,怎会吟出“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雨后的阳光,湿漉漉、明晃晃,背包中的'当年新绿,恰好芽孢绽放。你发现,淀泊岸畔,有一座悬挂“北地西湖”匾额的竹廊,于是缓步迈入,斜倚在廊柱品茶思远。

  你在想,古往今来,莲花与西湖、与名诗、与送别的交集,或许首推那首千古不衰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遥想800余年前的盛夏,拂晓便入寺散步的杨万里,走出净慈寺之后,深沉的目光一直凝聚在西湖荷塘之上。西湖之畔的长亭内,荷香缕缕、灿阳朗照,有两人牵手握别。远行者,是直阁秘书林子方。(为皇帝草拟诏书的秘书)这位被升任福州、担任地方长官的年轻人心气高远、踌躇满志。而深谙官场险恶的杨万里,则另有所虑。临行赠一首送别诗,以隐喻笔法,劝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上任。

  诗中“毕竟西湖六月中”。特指林子方当前官位那“炙热”程度。西湖,位于南宋首都临安。杨万里在温馨提示——在天子身边炙手可热。西湖“荷花”,毕竟“风光不与四时同”,强于到小城市当市长。

  “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天”,指的是天子。诗人在提示挚友,在西湖(天子身边),即便是普通莲叶,也接着天、连着日,皆为“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日”,还特指皇帝。身为林子方上级兼好友的杨万里,表面吟诗、实则苦劝,说天子身边的秘书,连“红”都是别样的“红”,远胜“放外任”那一般的“红”。然而,林子方丝毫不解诗意,竟然轻松点赞、一笑远去。

  不难想象。那天清晨,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大官人,与好友挥别后,长叹不语,饮了不少酒……

  你追思到此,欣幸自己年方弱冠,便在《大成拳谱》中感悟“松风水月,未能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融入方其朗润。莲出绿水,飞尘不能染其叶”之句。中年,虽文笔超越,却舍弃荣耀之途,选择远离官场、淡化功利,专攻学问。数十年来,每每会友闲谈,便“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此,能闲散独游,与淡雅清香的荷花互诉心曲。

  午后,你放下追思,乘坐画舫,进入淀泊中一座满目荷景的小岛。但见片片美荷酣畅绽放、粉嫩醉人。小桥之下,睡莲静美。亭台之间,王莲贵气。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依依荷影引动诗情。一泓碧波中,四面观音雕像垂目而立,一曲心经浸润五内,让你倏然感悟:荷香之境、空灵之音的博大深沉,岂是文字、语言、表情、动态可以概括……

  垂暮,荷花的靓丽与淀泊中的晚霞交相辉映。你从荷花深处归来,随景区接待者登上水畔小楼。饱享波光靓影、夜风习习、知己把酒,古今评说、佳句迭出。你见到佐餐小菜,依然与荷相关——一盘凉拌荷芽、糖酥荷花、冰糖莲子、鱼香藕合……你恍然看到,春光下,曾有“小荷初露尖尖角”。夏雨后,展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风下,偶见“采莲情歌随渔火”。冬雪后,面对“肥藕如舟泊寒江”……荷,富含情怀的叶、花,根茎!无不与人们亲近,与人们共舞!荷,展现娇柔清丽之后,也能成为美味,也能引发你无限追思……

  那夜,你的梦境,又见荷塘,又闻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