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日志
婆婆要搬新家了,一大早匆匆赶往婆婆家,想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推开门,看见婆婆正坐在椅上一边给公公喂饭,一边和亲友唠嗑,见我说明来意,婆婆告诉我,亲戚中有不少人帮了忙,剩下的让搬家公司一车拉走就行了。谈笑中我调侃住21层楼的婆婆,现在是我们家地位最高人时,婆婆略微疲倦的脸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在我看来,婆婆能在有生之年,能住进这宽敞而又不用爬楼梯的新房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我的婆婆今年80岁,虽说很清瘦,但身体还很硬朗,一米七的个头,站在那腰不弯、耳不聋,除了满嘴按了假牙外,什么毛病都没有。她经常对我们说:她这一生没什么爱好,除了会干活,什么本事都没有。其实她不知道会干活也是一门技术。
婆婆没文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其它字也认不了几个,虽说不识字,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比谁都懂,当自己随公公从农村来到城市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凡是能带出来的都接到自己的家中,吃穿住行样样操心。那时年轻的公公不太顾家,加上还要接济自己的亲戚,抚养自己的孩子,家中也攒不了钱,为个不让所有人吃苦,婆婆累死累活的干着,据亲戚朋友说年轻时的婆婆就像一台不加油的机器,哪样能挣钱就做哪一样,不管多脏多累,都去挣。她总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在我们家婆婆的勤俭持家也是出了名,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就是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每次出门总不会空手而回,不是捡几个瓶瓶罐罐,就是夹一捆柴回来;家里有的床单、被套都是她用废旧的三角布,一个角一个角细心缝制而成,一床垫单破了补,再破就两床拼一床,当儿女们劝说她换新的时,她总说这样好洗,能用就行;为了节约电费,每晚5点,婆婆就开始招呼公公吃饭,七点前准时上床看会新闻就关灯休息,即使睡不着,也在黑灯瞎火中静静等待睡眠的到来。她常告诫我们顶一个家不容易,到处都需要钱,只要把肚子吃饱就行了。婆婆对自己勤俭,但对可怜的人却很大方,不管在家在外,看见有人乞讨她总会施舍点。98年汶川大地震,看完新闻的婆婆和公公立刻协商要捐款一千元,这可是两个多月的工资呀,可婆婆却说,和哪些灾民比自己是多幸福。就是因为看中婆婆一家有这样的善良,公公单位还委托她收养了一位孤儿,为此事公公婆婆还上了电视,多次被媒体报道宣传,可她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经常夸*好,坐在家中每月能拿这么多钱。当我经常埋怨工作累,工作没意思时,她像教导员一样教育我:"你是*员,年轻多干点没什么,领导你安排你做事那是器重你,说明你有这个本事。"瞧,没文化道理还懂得不少。
别看婆婆里里外外一把手,有时思想也与时俱进,但封建思想那是根深蒂固。丈夫是天,孙子是命,对他们一切惟命是从,除了摘天上的月亮。公公、孙子的生日那是每年必办,自己的生日却从没想过。今年她80岁,儿女想给她办个轰轰烈烈的生日,她却谎称不知道哪天,还认为女人家过什么生日?养了两个女儿的我有时对婆婆的做法也很生气,但我知道这是无力阻止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残余,岂能几句话就能改变的,别说老人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养了个儿子报喜的嗓门似乎都高八度。
在我们认识的这些年,婆婆好像没有享过一天福,四个儿女陆续成家后,她又负担起抚养孙子的`任务,好不容易孙子长大了,公公又病倒了,为了省钱,她硬是辞退钟点工,自己一人承担起照顾公公全部的护理工作。每天喂饭、喂药,清洗公公弄脏的床单、衣服,给公公翻身、檫洗身子,繁重的事物常常压得婆婆喘不过气来,腰间盘突出的毛病常常刺痛她,但每次看见她时,她都乐呵呵的。"没关系,我还行,你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些话常挂嘴边。望着日渐消瘦,身体每况愈下的婆婆,儿女们不禁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尽管婆婆不善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她对家人的爱。虽说和婆婆也偶尔闹点小矛盾,对她也有很多怨气,但婆婆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我还是心存感激、难以忘怀的。
这就是从艰辛中一路走来的婆婆,她总是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以平常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几十年不管条件如何改变,依旧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和善良的一颗心,她吃得简单,用的简朴,知足常乐。但愿住进新房的婆婆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