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十字绣散文

  十字绣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中国的十字绣起源于唐朝,而我对十字绣的认识则源于我的母亲。

母亲的十字绣散文

  自小便知母亲针线活了得,却从不觉得有什么稀罕。有时看着母亲一边纳鞋底,一边哼小曲的神情,小小年纪的我心中竟有些酸涩。而穿着母亲所做的布鞋去上学,心中竟充满了自卑。家中那一双双布鞋,一对对鞋垫,除了证明母亲是多么的心灵手巧外,还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穷苦。不能理解的是,母亲每做成一双鞋子,都要拿在手里反复瞧上半天,仿佛得了稀世珍宝,满脸喜悦之色。而穿上新布鞋的我,远不如做鞋子的母亲那般兴奋快乐,因为那时,我梦寐以求的是一双运动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我不仅穿上了运动鞋,还穿上了皮鞋。母亲做的布鞋则被压在了箱底,从此不见天日。母亲再也不必为我们赶制布鞋,不必再为一家人的吃穿问题费心劳神了。可如果不做鞋子,她又该如何打发她的闲暇时光呢?

  正当百无聊赖之际,市井上流行起了十字绣。母亲虽没多少文化,针线活却做得极好。她素来喜欢花鸟鱼虫之类的图画,因此,对十字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用在母亲身上再恰当不过。她一方面向人请教,一方面自己苦心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窍门,绣出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第一幅图画只是试验品,而后来的每一幅作品都饱含深意,耐人寻味。

  我家新房装修,母亲送了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字画。我将其框好,挂在客厅沙发的背景墙上。“家和万兴事”五个黑色正楷大字,屹然跃在明鲜动人的牡丹花上。一眼看去,是那样的醒目,那样的发人深省。每当我们为琐事发生争吵时,看着客厅的五个大字便能停止硝烟,化戾气为祥和。

  除了那幅《家和万事兴》,母亲还送了我另一幅更大更精美的字画,名为《前程似锦》。当我看到这幅字时,心中顿时感慨万千,险些落下泪来。母亲虽没多少文化,却懂我心,知我意。她用她灵巧的双手,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并不只是字画,还有对我的鼓励和期盼。她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给我力量,助我前行啊!

  去年春节回家,与父母小聚,母亲得意地展出了她所有的绣品。有框好的钟表、字画,以及一些精致的花卉,如梅花、荷花等。还有一幅未绣完的婚纱十字绣,说是等以后弟弟结婚,可以给他挂在床头。我暗想,真到那时,他们岂会将此画挂在床头?

  一时好奇,我问起这十字绣究竟难不难学。只听母亲笑道:“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肯学,没有学不会的。”接着,她跟我讲了一些关于十字绣的'知识,如绣针分为几号,图纸上所标序号对应的线号,绣布根据厚度分有多少支纱等。只听得我晕头转向,顿时对她肃然起敬。

  这时,父亲调侃道:“真不知花那个心思干嘛,绣来能当饭吃吗?”

  母亲却淡淡地说:“一般人是不会明白十字绣的乐趣的。”

  简单的一段对话,让我忽然明白了,原来母亲是有艺术天分与艺术追求的人啊!她喜欢针线,喜欢刺绣,无论是从前纳鞋底,还是现在绣十字绣,她都是在做她真心喜欢的事情。对她来说,这就是她的事业。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生活窘迫的情况下,母亲仍能一边纳鞋底,一边哼小曲。为什么她会拿着做好的布鞋细细观赏半天,只因那是她精心制成的艺术品。然而,与做鞋子相比,十字绣更能呈现她的思想,她的感情,因此,她更爱十字绣。她用手中的针线将对儿女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全都绣进了那一幅幅字画里。尽管父亲不懂欣赏,甚至出言不逊,她仍能泰然处之,自得其乐,实属难得。

  母亲一针一线绣出的那一幅幅字画,很多都是为儿女所绣。想到这,心中不禁感动。于是,我义正言辞地对正念大学的弟弟说:“妈妈的十字绣,一针一线都是对我们的爱。所以,弟啊,你以后结婚了,无论新房装成什么风格,都一定要留好位置摆放妈妈给你的十字绣,明白吗?”

  弟回答:“姐,我会的!”

  听到弟弟的回答,我心甚慰。不知不觉中,笑容伴着泪水在我脸上开成了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模样宛如母亲的十字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