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山月在天精美散文欣赏
一直喜欢阅读,也喜欢涂涂写写,虽不深刻,但也是情绪的宣泄。不同的年纪,读同样的文字,心境迥异;不同的时期写下的文字,意境也完全不同。也许是时间的缘故,也许是内心的磨砺,也许是文字本身的魅力,构成了所谓的阅历。
记忆中,第一次读到的作品是《聊斋志异》。那时候上小学四年级,根本读不出作品的精髓,更谈不上读懂其现实意义。只是沉迷于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之中。情窦初开的年龄,常常幻想着自己就是那个衣袂飘飘婉约清丽的女子,穿越几百年的时空,行走在孤独陌上,在一个烟雨濛濛、雾锁重楼的清晨,抑或是在一个春日暖暖阳光普照的午后,邂逅了才华横溢孤寂落寞的花衫公子。从此,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默契。也有了我对他的相知,他对我的怜惜,邂逅相逢相知相识,便有了许多的感动感怀和美丽神往。
上初中的时候,读了琼瑶阿姨的作品。惊异于她优美的文笔和古诗词的造诣。一头栽进那卿卿我我风花雪月之中。幻想着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多么俊朗帅气、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儒雅深沉。祈祷上苍能让我们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只恨爹娘没给自己一副销魂摄魄的美貌和清澈无比的'笑容(本人天生严肃)。五迷三道意乱情迷中,差一点陷入早恋的泥潭。
后来读三毛,完全是赶潮流。因为当时流传一句话“男金庸女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似乎不读三毛就不热爱文学,不读三毛就不深刻。走马观花的翻看是不能称为“读”的。对其中很多的思想和情愫似懂非懂。留下的多是天真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孤独多愁的女子没想象中漂亮?为什么那个满脸胡茬甚至凶神恶煞(在我看来)的荷西让她如醉如痴?为什么即认同“两个相爱的人心是相同的”又认为“人一辈子也无法心心相印”?既然认为“死是另一层次的活,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现象,实在不需太过悲伤”却要为爱人的逝去而结束自己的性命?
也许三毛本身就是矛盾的?
不懂,真的不懂!只是,再读已无兴致,回想也索然无味。
再读三毛,已过不惑。字里行间似乎读懂了她的孤独任性率真。她向往信马由缰的生活,用文字记录惊喜与感伤。《撒哈拉的故事》中,有明显的不适和抱怨,只不过一带而过不留痕迹。张扬的文字点缀琐碎的爱情和婚姻。也许她只想用文字展览她的幸福,荷西不过是一个单纯粗犷的男人,在她的笔下却浪漫而煽情。而用文字雕饰的生活不全是尽善尽美。在很多人的解读里,她特立独行善良率真,万水千山走遍却没有勇气走出逝去爱人的阴影。荷西走了,文字里再没爱情;荷西走了,再没人陪她天马行空;荷西走了,她再没有勇气在文字中美化孤独与落寞——当借口不再,只有绝望。
一个多么无助而脆弱的女人!万水千山都已踩在脚下,却不能接受变幻莫测的如常。她知道“云在青山月在天”一切都有定数,自然;却不知道一切又有变数,所以不能淡然,安然。
或许是我在不同年龄读相同文字感受不同,或许人生就如同这七个字“云在青山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