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一尘不染的少年散文

  因为细说红楼梦,喜欢上一个*学者,叫蒋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一尘不染的少年散文

  因为蒋勋,看了吴哥之美,去了一个叫吴哥窟的地方。

  原来那种美好的事物所激发的美好体验有个专有名词,叫“美学”。

  同样的东西,经蒋勋老师的魔力嘴(笔)意味深长情意绵绵说出后,就会蒙上一层淡淡的韵味,于是,红楼梦变成了青春王国;吴哥窟变成了雕塑美学的完美堆砌。而这本少年*,更是从一颗草,一个妈祖庙,一个防空洞的角度,再现了那个我们所未知的真实*。

  去年9月在*呆了9天,本以为拿到这本书时会看到些似曾相识的东西,比如台北,故宫,101。比如花莲、太鲁阁、垦丁、*。

  但是蒋勋眼里的*却是月眉、西宝、古坑、龙峒… 这些陌生而又美丽的名字,带着当地特有的一个少年故事。有流浪的少年,有转山的少年,有看海的少年,每个少年背后都有一个深深长长的故事,与时代有关,与历史有关,与使命有关。

  本书大致分了两个时间段,2000年左右,2008年左右,前后的'写作重点有明显的变化,人的故事变得更悠长有力。个人更喜欢后面的篇章,可读性更强。蒋勋不喜欢将文体归为小说、散文或诗歌,所以这些短篇的文章既有小说的人物情节,又有散文的优美凝练,还有诗歌的浪漫随和。很*,很蒋勋。

  有些故事,太深沉幽暗,就像白先勇的《台北人》一样,看完唏嘘不已。所以这代作家的骨子里都藏着大陆搬迁一代的心结,而这种带有深厚历史感的结会无时不刻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看完少年*,幡然醒悟,*还得再去几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