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了的心理陷阱散文
截至十一月底,我在网上购买了一系列人文社科的书籍,以填补工作之余单调乏味的生活,哪怕随便翻翻,权且当作别样生活的调味品。接下来,开始读书计划。首先,安排了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也就是勒庞的《乌合之众》。作者通过深刻地观察和研究,极为精细地描述了人类集体心态,对人的群体行为,进行了通俗、详细地描述与阐释。对于众多常见而令人称奇的社会现象和人以及群体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作者对于书中所涉及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都有权威说明,为读者提供了可靠的知识见闻。其整部书主要通过论证法国大革命及十字军东征等历史事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又似老者娓娓道来,向读者阐述“乌合之众”的深刻内涵。
蓦然回首,卷帙浩繁的历史,匆匆过去了一百年。不难发现,尽管人类文明、进步了,人类智慧,增加了。但是人类,或者大多数人,依然无法逃脱历史罪恶的`范式。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年,法国大革命所犯下的错误,倘若我们愿意用内心审视,用旁观者的角度去辨明的话,总是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莫名其妙的相似。在当代人的眼中,历史充满着神秘色彩,而且不可捉摸;而在后人看来,历史从来不隐秘,从来不奢华。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体里,历史总是以它固有的惯性定律,滚滚前行。正是基于此,勒庞研究大众心理学,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勒庞的著作,其伟大之处,自是数不胜数,俯拾皆是。在此,笔者不做过多论述。接下来,笔者只探讨“乌合之众”的当代新解。
何为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一说,出自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另一说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在百度词典里解释为,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而《乌合之众》英文名称《TheCrowd》,翻译为聚集或拥挤在一起而形成的群体。勒庞在《乌合之众》提出,“乌合之众”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等组成的系统。在这样的所谓系统里面,每个异质体,总是难以逃出以下的藩篱。
大多情况下,置身在系统里的乌合之众,往往不分事物的青红皂白,是非曲直,要么一味地附和,要么斩钉截铁地排斥,极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更不用说,考虑所进行的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乌合之众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化思维,缘于乌合之众所特有的“传染”与“交叉”的特质。或许,一开始只是小小的引子,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染”“交叉”下,事件将被无限地放大,以致于,传递到了最后一棒接收信息者那里,其难以用既有的智慧去理性地判断。这一点,正是契合了中国的谚语——“众口烁金”的真谛。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凡是捆绑在这一系统里的人,根本无法意识到丝毫的罪恶感,反而更加地理直气壮,心安理得。譬如,在一个会议里,关于一个很正当的决议,如果一开始没有人举手的话,很可能无法通过;而对于一个很荒谬的提议,如果有1/3的人表决通过,难么剩下的人,也会异口同声地附和。在这里,乌合之众存在侥幸的心理,他们的神经高度敏感,脑子里时刻闪现出“枪打出头鸟”的念头。因此,乌合之众总喜欢扛着“法不责众”的大旗,耀武扬威地横行霸道。
团体性的闹剧在上演,历史性的悲剧在重演。当西方学者、政客肆无忌惮地攻击*,狭隘地理解*核心价值观,而高调宣扬资本主义政治理念时,其在泛*主义下进行的社会活动,未必就是理智而被社会认可的。在资本政治左右下,政治往往服务于资本,而资本辅助政治粉墨登场,其中的利害关系,对于政客而言,对于财团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不惜发动世界战争……
从这个角度审视,可以说,乌合之众不分层次,不分阶级,不分敌我。凡是人类参与的社会活动,乌合之众的困境,就如影随形。那么,扩而广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未必就是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未必就是真的……以至于,关于集中决策还是*决策,谁更理性地探讨,也许在哲学的范畴里尚有意义可言,而在现实社会活动中,针对由人类构成的乌合之众,却往往沦为了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