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散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各有其特色文化所在,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就犹如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黄土,有其历史,有其深度,值得深挖。

传统节日散文

  篇一:传统节日散文

  自古,中国的节日就过得极为讲究。拿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说,早在尧舜时期,春节就兴起了,经过代代传承,代代发展,春节的习俗就越来越多了,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扫尘、守岁、拜年、看春晚……总能让一家老小热闹十来天。

  在21世纪开始后,国外的不少传统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东方古国”流行开来。圣诞节时,中国的小朋友也开始期盼圣诞老人悄悄送来圣诞礼物;万圣节时,中国的学校里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情人节时,中国的影院餐馆也开始施行情侣半价等优惠活动。

  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西方传统节日过于重视从而淡忘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其实,我认为“罪魁祸首”不在西方节日而在于中国人对中国节日的概念。譬如说春节要吃饺子,但不代表有饺子就是过春节。现如今的多数年轻人别说做饺子,为家人做一顿三菜一汤的晚饭都很困难。为了延续节日习俗,一到春节,超市中的速冻饺子就成了热卖品,显然多数不会做饺子的人都选择了速冻饺子来过一个“有饺子的春节”。这就违背了过节的本意,春节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时节,春节吃饺子这个习俗也如此,不重在吃,而在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老人包饺子皮,小孩和饺子陷,女人洗菜,男人煮粽饺子……裹的是一份热闹,吃的是一个团圆,而超市一袋一碗的饺子只能算是一顿便当,根本没有年味儿。

  再说说现如今一些老学者对西方节日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十分排斥这件事。我认为西方节日也有它的精华和历史。譬如说圣诞节,许多现代西方家长为了圆“圣诞老人”这一出“世纪大谎话”,会不约而同的在圣诞当晚给熟睡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当然,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春节时长辈给小辈红包压岁一样,也是一个节日文化。中国的青年人在西方节日时同西方人一样欢庆,这也不足为过,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尊重,不管怎么说西方人在咱中国春节时也会张灯结彩,也会放起鞭炮,收看春晚甚至尝试包饺子。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望大家真正地投入节日习俗,用亲自劳动做出团圆,做出春节。

  篇二:传统节日散文

  中国的文明建设丰富多彩,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多彩的节日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最让人开心激动的春节。

  “千户万户瞳瞳日,只把新桃换旧符。”清早起来,匆匆打开大门,一阵阵清风袭来,风里有泥土翻滚的气味,还夹杂着青草的芬芳。在这样怡人的早晨,我迎来了最喜欢的“挂灯笼”。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醉人的笑容,兴致勃勃围到门口,远处传来爸爸的欢呼声:“灯笼买回来了,快点儿来挂吧!”父母兴高采烈地把大红灯笼挂上,我们姐妹三人目不转睛地看着灯笼,眼睛里盛满了快乐和期盼,期望着家人都平安幸福。

  中午到来了,一家人共同完成的团圆饭终于摆上了餐桌。我们姐妹都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妈妈笑着说:“我们家的三只小猫咪,就知道你们馋了!”我们在欢笑声中度过了幸福的团圆饭时光。

  吃过了饭,接下来就是属于孩子的游戏时间了。伙伴们穿着崭新的棉袄来找我玩。于是我们来到了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围坐在一起讲笑话、玩游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大山深处。快乐的时光总让人觉得短暂,我们即将送走马年的最后一个白昼。

  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突然变得明亮——人们放起了漂亮烟花。只见一道道火光向着天空急速奔去,“嘭”,烟花燃烧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筑起了一个花树银花的美丽世界。

  陶醉在烟花的美丽中,不知不觉到家了,父母姐妹们正在对着电视开怀大笑,原来是在看春节联欢晚会。我立刻加入了他们。在看晚会的过程中,一家人不是的`说笑着。到了十二点,外面又响起了烟花的欢呼,于是我和家人又一起欣赏了一场烟火盛宴。随着一朵朵美丽花儿的绽放,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始。

  这就是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春节啊!我爱春节,我爱传统节日,因为它赋予了我和亲人们最美好的回忆。

  篇三:传统节日散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例如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等,每个人所接触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国人民每年都接触的便是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文化。

  灯火照亮夜空,鲜花点亮城市,欢笑声响彻大街小巷,这是节日里的习俗,也是习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的生气,给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许许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们便为新的一年蓄势。

  冬的脚步要渐渐远去,春的影子将覆盖的大地。在这期间,中国人过起了春节。春联、爆竹渲染着节日的氛围,那一张张春联不仅体现中国文化之奥妙,还把中国传统书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年夜饭中升腾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在春雨淅沥里,带着香火和贡品,慈孝的人在扫墓的路上。于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人们口中的传唱,那句经典的古诗文化把人们清明生活极致体现。

  端午之时,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河道边又会响起雷鸣,那是锣鼓声,是人们在举行传统的赛龙舟大赛,人们用力划着船桨。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我们总会想起那句,“史家之觉唱,无韵之离骚”,连鲁迅也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经典之作也被载入各类版本的语文教材,让祖国的花朵领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怀念佳人,许多人与牛郎、织女共度良宵,深深体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隽永,于是生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挚感情。

  “待到重阳节,还采就菊花”思乡之情寓于菊,情之深难以言表。就在这九九之时,忽又念及八月十五,人们吃月饼,赏月圆之美。

  作为华夏儿女,理应自豪与欣喜,如此多的节日,浓缩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寄托了炎黄子孙淳朴的感情。余光中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杏花、春雨、江南、那一片土地就在那里面,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民族的心灵就有了寄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文化是那心灵的寄托,通过这些传统节日让我们记住中国之文化。在丝红的春联中,在绿绿的粽叶中,在思乡的明月中,不也有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文化吗?不忘中华民族之文化首先从过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延续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