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散文欣赏
冬天,于我而言,是一个不太喜欢的季节。
羸弱的身体到了冬天,从腰部开始往下一直冰凉。不敢穿时髦的短装,不敢穿可爱的短裙。到了冬天在女伴面前,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穿了几条裤子,怕人取笑。晚上睡前,泡了脚未穿袜子,倒水、上床、钻进被窝,就是那短短的三两分钟,脚丫子已经如凉透的冰,没了温度。
然而寒冷的冬天,却是让人容易静思徜徉的季节。
朱自清的《冬天》里,他想着儿时父子围着暖锅吃热豆腐的情景,念着应朋友之邀于西湖夜游的情景,梦着于台州山城和妻儿一同共度残冬的情景,突然感悟到,冬天无论怎么冷,无论怎样的大风大雪,朱自清的心上一直是温暖的,因为那父亲,因为那朋友,因为那一家妻儿的相依相偎。
人生恍惚间,已经过去了一半。经历过生死临界的我,没有想过自己要长命百岁,也没有想过怎样度过余生。然而,总在走走停停中,希望能留住一个角落。而这个角落一直是纯净的,是不容*的。
以前,每天中午,只要天气好,我们吃过午饭就会三三两两地去操场散步。正在搭档的,曾经的搭档,亦或是比较聊得来的同事,走在一起享受着阳光,诉说着生活的不易和那些曾经的记忆碎片。而今,上班快一个月了,走向操场似乎也是一种奢望,整个身心放在了工作上,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利,只为肩上扛着良心二字。同事笑着说:“阿莲,悠着点儿,身体才是自己的。”我苦笑,肩上有了责任,走进了这个角色,你如何放下,如何彻底地放下?面对孩子,抛却所有,用一颗热诚的心去面对他们,感受他们的成长,享受它们的天真与快乐,或许这样,自己才会忘却那些不易,那些不公正,那些不体谅!在我的眼里,孩子的天空远比那些成人来得纯净,来得真切!
那天,有个孩子,站在班主任面前。母亲来了,他犯了错误,似乎毫不在乎。母亲流泪了,说起了孩子父亲的操劳。孩子不屑地说:“在我眼里,我从来没有当他是父亲,他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我。还有奶奶,竟然在一边看着冷眼,他们爱我么?” 听着这个孩子的话语,我上前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说:“孩子,不说别的,我觉得你就比我幸福多了。你有奶奶,可是老师连奶奶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说父亲吧,他在打你,他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他在关注你,而我,却是一种生死两隔的无奈。”不过,那个年少无知的孩子,如何能够感受到亲人对他的重要?
这几天气温骤降,大家都从储柜里拿出厚厚的衣服、高高的靴子,看着大家在风里匆匆行走的身影,感觉冬天似乎一下子就临近了。自然的寒冬,我们可以添衣加袜,然而有时心里的的'寒冬却无法捂热。那个孩子,他的世界里,奶奶是冷漠的,父亲形同陌路,他的心里只有母亲的唠叨 。因为他的某些举动,以致于班级没有任何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而我们将用怎样的心去温暖他,促动他?——不得而知。
想想自己吧。每到节日,夜里梦回父亲总是如期而至,他好像从来不曾离开过。曾经的儿时,冬天是不冷的。白天有暖阳晒着,静夜有炉火伴着。每到年关,家里做糖、做豆腐、炸油豆腐,炒瓜子花生,杀猪杀鸡宰鸭。家里爱吃炖豆腐,前一天的晚上,父亲拿过几块豆腐放在一个小匾上,匾就搁在了大门口屋檐下整齐码好的柴垛上。黑暗远去,黎明到来,等炖锅里飘来肉味的浓香时,豆腐已经炖成软软的窟窿豆腐了。我们肚里的馋虫就勾了出来,一个劲地往嗓子眼冒,生怕自己会少了应有的那份。那豆腐是母亲做的,那冻豆腐是父亲弄的,多好!
工作了,在一个山村初级中学,远离城市的喧嚣。三个年级六个班,二十几位老师,几乎全部住校。单身的一群,每天吃着学校的小食堂。成家的,夫妻都在一个学校。他们住新宿舍,而我们一群单身的在食堂的楼上。每天,那些夫妻老师也不在自家房间做吃的。买了食材就在学校的食堂弄,拿一个小炉子,切上肉,放上新鲜的一点红萝卜块,外加黄黄的朝天椒。火炉很旺,一会儿就香气四溢了。我们在办公室批作业,也被楼下的香味勾了去了。大家用膳时,一张大方桌,中间一个炖锅,萝卜滚烫冒着热气,吃进嘴里超辣,我们一边斯哈,一边直叫舒爽!一晃十六七年过去了,那炖萝卜的香味似乎还在鼻子边上拂过,一点也没有消散。
生命有时冷漠,如成人的天空,也如孩子没有温暖的世界。生命有时温暖,如朱自清笔下的冬天,如我儿时冬天的炖豆腐,独身走上社会时的那一锅炖萝卜。不过,我觉得真正能够温暖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别人给你的世界,你无法改变,甚至有时候你只能承受,然而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让自己坦然,让自己从容,让自己乐观,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一切的外在才会退却而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