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开课之前我们收到了课程表,看到上面写着每天早上四点半上早课,前一晚担心自己起不来,所以一晚上每隔一小时都会醒一次,没有睡安稳。三点多的时候,走廊里响起《慈修之歌》,干净洪亮的女声在空气里回荡。自然而然醒来,不是那种闹钟突然响起时心脏砰砰砰乱跳的猛然惊醒,也不是睡眼朦胧头昏脑涨的似梦似醒,神清气爽。 喝水,洗漱,穿着整齐,和同住的师兄们一起去上早课。 第一天的早课是同寺院师父们一起诵经拜佛,大家或双手合十,或手持经书,安住在当下。我熟读的经文不多,而师父们诵经的速度很快,当我跟不上的时候,便放下经书,双目微闭,不因跟不上速度而着急,也不因不会诵读而沮丧。 当耳边都是诵经声时,心里是自然而然没有杂念的。随着诵经声,自觉地清空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把头脑清零,去感受这一刻的殊胜。 第二天的早课是练习所学习的禅修茶道工序。第三天的早课是行禅练习。 早课结束,天还未亮,往常这个时间我还沉浸在睡梦里,而现在我却正在去吃早饭的路上。寺院的斋饭是有严格的时间表的,5:30早斋,11:00午斋,17:30晚斋(药食),义工们每天都会为大家准备好丰富的饭菜。由于我平时大部分都吃素,所以并不会因为寺院没有肉而别扭,相反的,我觉得寺院的斋饭异常好吃。 早斋过后便可*活动,或溜达或休息,直到7:50开始一整天的学习。
2、 师父开示后,便由吉海师兄开始教我们禅修茶道的十二道工序。我终于可以开始摆弄桌上的各种物件用具,好奇它们的顺序与摆放,好奇它们与禅修的联系。吉海师兄一边示范,我们一边学。这位师兄自带威严相,看着她行云流水般一举一动,柔和中依然透露出刚强。 学的过程中,吉海师兄时不时说着「大家做动作时不要着急」、「胳膊一定要架起来,要大气一些」、「基本功一定要练扎实」之类的话,不断鼓励、安慰我们。从上午到晚上,抛开斋饭与午休、课间休息时间,我们学完了十二道工序的完整动作。 心里很开心,已然知道这些引发我好奇的器皿如何取放与展示,虽然头脑中对一些细节依然迷迷糊糊,但是发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心情已经变得极其平静和安然。 上课的时候需要保持七支坐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盘腿而坐),平时很少盘腿的我很快就脚麻腿麻,大腿根疼痛。原以为自己的最大的难题是三点半起床,没想到实际上自己最大的困难时盘腿而带来的身体疼痛。 一天下来,从妙杰法师开示到吉海师兄教我们十二道工序,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原本纳闷「学茶道干嘛还得先学禅定呀」,现在也明白了几分。 所谓禅茶,便是以禅修为灵魂,以泡茶为骨肉,在泡茶的过程中,首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别无他念,让所有的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举手投足当中。在有了一颗平静的心之后,就要追求慢。这种慢,并不是拖拉或磨蹭,而是不急不躁、优雅美观地去做每一个动作,甚至一呼一吸之间,也要努力做到平顺安稳。 下课回去,睡了一个香甜的好觉。
3、 很早以前就想学茶道,机缘巧合,参加了正觉寺的禅修茶道班,提前半天报到,三天学习,去之前心里上下打鼓、万分忐忑,一方面之前从来没有在寺院住过,担心自己娇气;另一方面,对要学习的新东西既好奇又紧张,越是想要学好,越怕学不好。 但是当我到达正觉寺的时候,只觉得眼前的这座寺院肃穆庄严,一时间心情平静下来,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开始了这几天的生活。 事实证明,我之前所担心的,都是多余的,并且,我所受益的比预想得更多。
4、 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萌生了一种很不想走的心情。真的就如那天那位义工告诉我的那样,这里的感觉就是家,过得很舒适自在,生活也很有规律,脑袋里干干净净专注做事,心里安安宁宁没有烦恼。这样的感觉,我很留恋。 在回家路上,我回顾这三天的学习。每接触到新东西、新观点,我总是会去想为什么,有些可以自己解答,有些可以和学员们交流解决,还有一些便可以放在心里,随着学习的深入与阅历的增加,自然而然便会获得答案。 我经历过脾气爆炸的叛逆期,也体会过心性改变的益处,但是不够,远远不够,我需要学习和历练的还有很多。真正的宁静来源于内心,而不是嘴上。 我身边有这样两类人: 一类人,每天在朋友圈发鸡汤型文字,看得出来,那些文字只不过是把网络上火热的语录改了改表达方式就当做自己的话而已。看起来这类人看破了凡尘俗世,心胸豁达,可实际上,生活里依然嫉妒攀比,满口是非。 另一类人,也是在朋友圈发积极向上的文字,从言语间可以读出来Ta们巧妙的心思和独立的态度。在这类人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温润与安闲,不是做作,不是刻意,是由内而外的美好。 当然,我更喜欢第二类人,坦诚以待,相处不累。这类人,往往眼神清澈,笑容自然,像暖茶,像醇酒。一如这几天我在寺院所遇到的义工与师兄们。 自始至终我都相信相由心生的道理,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的眼神,看看你的面容,看看你的精神状态,便可知二三了。 最后,与耐心看完文章的你们分享一句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勇气是所有美德的前提」 说来也巧,在去上禅修茶道课之前那一天,我恰好听到夏鹏老师讲解这句话。 勇气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所有美德的实践意味着,你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一定是相对孤独、相对冷漠的,而且如果你没有坚持的话,你是看不到结局的。 所以对于那些能够马上得到的物质、那些能够体验到的与人性及时享乐有关的东西,你都要不断延迟对它们的满足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去实践真实的美德。 所以勇气变得非常重要。 共勉。 -END-
5、 禅修茶道也讲究次第学习与循序渐进,此次共有三个班级,分别是:初级讲习班,初级增益班、三日禅,下午一起结业演出与学员分享。 坐在我们讲习班对面的是三日禅学员,他们学禅修茶道的时间要比我们更久一些,对「禅茶一味」的领悟也更深一些。我目光所能看到的三日禅学员里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在他们演出的时候,看到他们每个人都那么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动作都那么地整齐、那么地优美,心里突然涌上来一阵感动,被震撼得想哭。 当时我的心里产生一个很强烈的念头——前辈们年纪那么大,尚且勤加修炼,如此用心,作为后辈,更应该日益精进,修身养性。很多人总说,修身养性都是中老年人才做的事,这么年轻就应该享受生活。其实,修身养性与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不冲突的。修身养性的目的,无非是想做一个更好的人。说来容易,行动却难,所以才需要早一些起步,日积月累。 想起前天刚来上课的时候,吉海师兄给我们播放过一个仁炟长老拜山的纪录片,当时已经70多岁的仁炟长老从淄博起香,三步一叩,历时近两年,一路拜到了安徽九华山。 期间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自然也遇到很多困难阻碍,但是当仁炟长老在途中谈起拜山这个经历的时候,他说,「更主要的是意志的磨练,还有对心灵的洗涤。这是一个普通的出家人该做的很普通的事情,并没有觉得我有多么了不起。进了太行山了,我还是这种心态,也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也没有欢喜也没有不欢喜,做我们该做的事,一步一步往前走就是了。」 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不是出家人,不需要三步一扣去拜山,我们有我们该去做的事情,有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逐步完成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问题,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想想看,如果可以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或许我们就可以如愿以偿,完成自己的心愿。 如果一些小事杂事就能干扰我们的情绪,动摇我们的信念,激发我们的怒气,那我们就真的需要认真反省自己到底有多脆弱。
6、 禅修茶道是正觉寺的仁炟长老传承整理的,并写过很多诗词,后经专业编曲加工,变成禅修茶道的配乐歌曲,我们上课所用音乐中的组诗,便是他的作品。 另外,为了利于学员学习,仁炟长老还编著了《禅修茶道百句三字经》,方便理解和体悟。我们作为刚入门的学员,妙杰法师来为我们开示,讲这部作品中的前半部分,之后的部分要等到学得时间久了,再慢慢去讲解。 在听课的过程中,耳朵在听,脑子在想,腿却在痛。后来有一种大腿根部要被撕裂的同感,即使左右腿轮换盘坐,痛感依然不减。当时自己一边心里鼓励自己「忍一忍,沉住气」,一边痛到感觉眼泪就要掉下来,不断靠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与身体。 这样子就像当初拔那颗贴着神经的智齿的时候,半途麻药退效,就那么忍着,没有中断医生的操作。结束后陪我去拔牙的同事问我,「是不是很疼啊,看你双手攥得紧紧的。」我说,「如果打断医生,让他重新给我打麻药,还不如忍一忍让他拔完,这样也能快点结束。」 所幸,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当完成这个坚持的过程,心想,这个克服的过程,就是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吧。
7、三日禅修茶道小记散文 写在开头的话:「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为宗旨,看起来简简单单八个字,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接触禅修茶道,算是一种福报。三天的学习,感受颇多,写了很长,却没有写尽所有。秉持着欢喜心记录下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有一颗平常心。
8、第一天?修耳根禅与泡茶工序 进入教室,义工们已经为我们摆放好了每个人的桌子、茶具、坐垫等用品,并为我们准备了零食和饮品。在这里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不用操心,每个人各司其职,义工们负责做好各种后勤工作,我们负责专注学习。正如一位义工师兄所说,「这里虽然可能不如家里舒适方便,但是来到这里就不会想家。」 看到桌子上摆着的各种用具,好奇又小心翼翼。在简单了解禅茶知识和认识茶具之后,并没有接着进行禅修茶道动作讲解,而是先由妙杰法师为我们开示,讲禅定基础与耳根禅入门。在这期间我们聆听了三段音乐,一段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一段是各种嘈杂声音与自然声音的混合,还有一段是大家闭目打坐时教室的环境音。 听完后,师父问我们听到了什么,我想了想,第一段听到了各种风声、雨声、鸟叫声;第二段听到了不知从何而出的杂音,听到蝉鸣时脑子里却浮现了一副自己在盛夏时节坐在大树下打坐的画面;第三段听到了诸如空调暖风、后门开关这样的细微声响。 我有些好奇,便请教师父: 「禅坐和冥想一样吗?」 师父说: 「不一样。禅坐时你只要去听就好了。」 我仍一头雾水。
9、第三天 品茶鉴赏与结业活动 今天吉丽师兄来给我们讲茶叶鉴赏。我发现,学习禅修茶道久了的人,身上都有一种气质,温文尔雅又清醒坚定。 同样一种茶叶,同样的水温,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泡出来却有不同的味道。学员们一起泡茶,终于可以把这几天学的茶艺动作用到实际中去了,煮水候汤,洗杯烫盏,观色闻香,冲水洗茶,静心泡茶,随缘分茶。 在静静品味自己泡过的茶之后,大家便开始互相分享自己泡的茶与喝茶感受。看了看我泡的茶,第二泡时有点苦涩,我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心情有些浮躁。因为是最后一天学习了,马上又要回到各自的生活,很不舍,所以不自觉地心情起伏,有些难过。但我又很想尝一尝不同心情泡出来的茶有什么不同,所以便不停安慰自己,不停深呼吸,然后去泡第三泡、第四泡。可以尝得出来,茶水没有了苦涩,变得有些厚重与平淡。 泡茶间隙,看到很多学员去与吉丽师兄分享自己泡的茶,吉丽师兄在品味过后,可以仔细说出泡茶者的当时心情、个人的性格与最近的情绪变化,并给出一些建议。而我在品尝了几位学员的茶之后,只能体会出大致差别而没有细致的感受,所以倍觉吉丽师兄的功夫很神奇,也觉得自己日后应当更加努力。 有些遗憾没有去跟吉丽师兄交流。当时我只顾得去调整自己面对即将分别的心情,去感受茶水所传达出来的差异。等以后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可以让吉丽师兄尝一尝我泡的茶。 茶与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一杯一盏里,藏着每个人未曾言说的心情与故事。懂的人,尝一口,便懂了。
10、第二天?学习音律与禅茶三字经 昨天学会了禅修茶道的十二道工序,虽然可以把一整套流程做下来,但是缺少韵味和节奏,不能把茶艺的美感表现出来。所以今天,吉海师兄结合《禅茶心语》(组诗十二首)及音乐,带着我们去体会动作与音律的结合。 一开始跟着吉海师兄做,听她跟随音乐在节点给我们提示,在旋律的变化和诗词的念诵中,动作何时起,何时落。几次练习之后,便可以自己体会出一点门道。这时候,心里边觉得,「真好,终于真正摸到禅修茶道的门了」。 当自己可以专心致志地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时候,我开始理解昨天妙杰师父说的那一句「你只要去听就好了」。 音乐一响起,我的精力全部专注在一起,头脑里没有杂七杂八的念头,不会走神,心里没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起伏,保持安宁。这个时候心神会变得豁然开朗,可以全身心地去感受音乐,去感受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每到一个节点,便自然而然知道该去做哪一个动作,力求融合。 这种融合的前提,是必须置心一处,无分别心。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管理与为人处世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大喜与大悲的情绪,这类情绪不仅容易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消耗我们的能量,也容易让人被感性牵着鼻子走。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关于心灵疗愈的书,里面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我们的理智要在心思冷静的时候才管用,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任何结论、想法和感觉都是心乱的结果,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