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在坚强中闪光散文

  人残疾并不可怕,精神和心灵残疾才真正可怕。

残疾在坚强中闪光散文

  ——题记

  一

  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四十多岁、齐耳短发、瘦弱、靠拐杖走路的女人。虽然在陪几家媒体的记者采访她之前,我就知道她是一个残疾人;但在她拄着拐杖,一拐一瘸,艰难地走过我们身旁的时候,我们还是被惊呆了:这样一个连走路都十分困难的农村妇女,是怎样办起了一个拥有六十多名员工的服装加工厂?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走过了一段怎样不寻常的路?

  这时,我暗笑自己的幼稚和迂腐。事先想好的采访提纲和主要内容,此时全都无用武之地。因为,事先我们的预料和采访对象差距实在太大,感到她创造了珍贵的财富,她的创业精神更让我们钦佩;因为,我们这几个人正常人都把自己摆在了采访对象之上,自以为自己很“聪明”,没有想到她的不一般。

  虽然这次采访已经过去了七、八年,每当自己工作或琐事感到不顺心、劳累的时候,就会想起她,那一拐一瘸的坚强的身影,我的心里立刻有了榜样;每当自己遭遇不公、感到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会想起她,想起她走过的那段人生的坎坷和艰难,也就有了些许力量!

  二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九岁的时候,因打错了针,一条腿突然软弱无力;跑遍了省城的大医院,那条腿再也没有抬起来。初中毕业以后,高中离家太远,无法上学,父母找了一个裁缝师傅,她学起了手艺。师傅一见是一个高度残疾的女孩,说什么也不愿意带这个徒弟。在好心人的劝说和父母再三的哀求下,师傅勉强答应了:试带一个月,若不行,别怪他。

  那时在农村,裁缝是上门做活的。今天到这家,明天到那家;缝纫机是裁缝自备的,一般都是徒弟挑着,师傅要像师傅的样子,空手跟在后面。自从她成了徒弟,师傅有时也要挑家伙,徒弟一拐一瘸,跟在后面。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跟在后面叫着:“跛子裁缝,跛子裁缝……”。时间长了,大人们也叫她“跛子裁缝”。

  回忆起这些,她的眼里仿佛有泪水要流出来,轻轻的说:“真要感谢我的师傅,他给了我生存的饭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出师之后,他在小镇的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有了自己的“裁缝店”。或许她是残疾,人们同情;或许是她的手艺好,价格低廉,她的生意非常红火。渐渐地,她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有了存款。想起这些,她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仿佛自言自语:“自己是残疾人,不多下功夫,不多做事,不行呀!”。两年之后,她有了自己办厂的打算。

  在场的记者们,都感到:她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此时我们都好像忘记了她是一个重度残疾人。

  三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江南小镇,大多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在田地里忙碌;或者循规蹈矩的上着班。而她的“裁缝店”生意越来越好,许多姐妹们非常羡慕,有事没事都上这儿,这里成了免费的“裁缝培训班”。这些“毕业”的“学生”,后来成了她服装厂的第一批工人。

  我们好奇的问,你哪来的如此眼光?她不解地回答:“什么眼光,姐妹们经常来玩,无事可做;我教她们裁缝手艺,不要钱,她们帮我做事,也不要工资,是我沾了她们的光”。善良之情,溢于言表!

  “裁缝店”退租了,她搬进了租来的一个大仓库,十几台缝纫机一摆,成服装厂了。这时,她迎来了自己又一大喜事:爱情!本村的一个初中的同学,爱慕她;很快他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们有些纳闷:是不是他看你有了服装厂,才向你求爱?她微笑着说:我在学裁缝时,师傅没挑裁缝机的时候,都是他帮我挑的;到结婚时,我们已经暗恋四、五年了。只是我的腿不好,不想连累他;况且他的父母又不同意。此时,一位老人走过了,直夸媳妇如何能吃苦、如何孝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才知这是她的婆婆。她说,这是她成功的第二步:有了一个美好的家庭!

  现在,丈夫在外跑业务,她在家里管理服装厂,一双老人帮助照料厂子,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生意兴旺。我们不禁在心里祝福和羡慕!人残疾了,却拥有如此幸福的生活!

  四

  仓库服装厂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了,她想扩大厂子。此时邻镇正好有一个工厂要出卖,她花十四万元买了下来。那是一个很破烂的工厂,她想在那块地上建一个自己的厂,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真正的`服装厂。想不到,却被骗了。那人签了阴阳合同!虽然后来经过法院判决,她的损失大部分返回。

  我们问她对此事的感受,她连说了好几句:“他们怎么能骗人呢?”。心有余悸,写在脸上;看出了她的一颗善良的心。骗子是不管你残疾不残疾的。后来这个并不残疾的骗子进了*,而她依然在操劳着她的厂子。

  我们采访时,她的新厂刚建好。她说投资了150多万,银行也贷了一点款。据懂行的人介绍,这个服装厂的价值至少四百万元。她说:她实现了“厂子”的梦想,这是她的向往的第三步。

  我们怎么也难以将如此工厂和它的主人联系在一起:主人拄着拐杖,一拐一瘸;穿着朴素的衣裳,连走路都很艰难!

  当我们得知,她参加了“阳光工程”,为当地培训人员近千名;还为当地的敬老院和小学无偿捐款近五万元;她说,还想帮助更多的人;就像当初人们帮助她一样!再看着她的“光彩之星”、“三八红旗手”、“致富能手”等一摞证书,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多么坚强的人啊!腿残了,心灵却那般的美好;残疾了,没有增加社会的负担,却为他人和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五

  采访后,市电视台播放了她的专题片;我也写了新闻稿《拄着拐杖奔富路》,发表在省日报的社会新闻版和市日报上。我想,这一定让她高兴。谁知,稿件见报后,她打来电话责怪我:不该把她写得那样好,要多写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做的这些,是她的运气好,与许多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等等。虽然我写得很真实,毫无夸张。这又让我看到了一个残疾人金子般的心!

  面对这样一个残疾坚强的农村妇女,我想了很多很多。首先是我那稿件的欠缺:我怎能把眼光主要盯在钱财的“富”上呢?她那种普通而又崇高的精神,才是真正不朽的财富!

  七、八年过去了,当我看到忧伤文章的时候,当我看到满面愁容的时候,当我看到为了蝇头小利在争夺的时候,当有人大喊救济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七、八年过去了,她对我心灵的震撼依然不减,好像是我面前的一盏灯,照着我的心灵前行!

  因为没有征得本人的同意,本文没有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地址和其它的背景,敬请读者谅解!

  向这位残疾却坚强伟大的女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