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屋抒情散文
老家在乡下,是一个地图上难找的小村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老家的院落几更容颜,由最初的篱笆墙到土坯墙,再到红色的砖墙,房子则一成不变,是那种目前已很少见的青砖灰顶、四梁八柱的矮平房,看上去十分沧桑,住起来却是冬暧夏凉,我们对它的爱称是“老屋”。
老屋在村子的边上,出门便是无垠的田野和远处错落着的三两村庄。老屋中住着年近古稀却硬朗依旧的老父和老母。儿女不回家的时候,他们就与院中年轻的菜园和古老的国槐相伴,听鸟叫蝉鸣,看花飞蝶舞。
田野是院落的延伸,老屋是田野的魂。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穿行于醉人的风景,浑身的细胞与汗毛都会睁大眼睛、伸长耳朵与田野交流。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谁还会训练有素地迈那些规规矩矩的步子呢?我每次的散步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或蹦或跳,或者打个旋儿,真真正正地舒展开筋骨,真真切切地感受田野的喜怒哀乐。
只要不是隆冬,田野都不乏绿色。那绿绝不是久居都市之人所想象的滚滚麦浪,麦浪自然也有,但田野的绿早已不再是无边无际的单调与重复。那绿,展示着新的生机,充满了新的内容,也绿出了新的效益。每一片,每一畦,每一行的`绿都难得相同,成片的经济林或挺拔或婀娜,瓜果与蔬菜一起飘香,莴苣英姿飒爽地站着,芦荟却带着一怒冲天的英勇和无畏刺向天空。绿海中点缀着白的、紫的、黄的豆花儿、瓜花儿,间或几个银光闪闪的塑料大棚,往往覆盖着粉嘟嘟的草莓和红艳艳的樱桃。
田野里的内容是不能像菜市场的商品一样列出单子的,原有的时令在科技的孵化下,使每一寸土地都变得色彩纷呈,每一条小路的两旁都会有十种以上的作物在同一时间里生机盎然。这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和不竭的智慧创造出的银行,他们的希望就在这绿海中荡漾。
暮色渐浓,回望老屋,炊烟袅袅升起,归燕飞落屋檐,老屋前的母亲频频招手,炕头儿的饭桌上,一定有饭菜飘香了……
走不够的乡间小路,说不完的乡下老家。独在异乡时,老家总是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