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散文

  朋友介绍了一部片子给我,打开来是范冰冰的新电影《观音山》。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散文

  突兀的开头,范冰冰扮演的叫南风的女子涂抹着劣质的化妆品,罩着艳丽的假发歌唱着浑浊的夜生活——不羁的青春气息迎面扑来,伴随着粗糙的生活的味道。

  三个自发小相交的年轻人,因为高考落榜而开始飘荡无依的生活:嗜睡、贪玩、喜欢扒上火车听风呐喊,用艰辛的劳作填补苍白的青春,用莽撞的勇敢捍卫彼此的友谊。三个年轻人,是社会中渺小的尘埃。依赖歌唱糊口的南风,因为无心对顾客的冒犯被讹诈并解雇;仰仗一辆摩托车载客谋生的丁波,时常奔波在雨水之中、又要时刻防备城管的追逐;身材肥硕的肥皂,不喜欢别人叫自己胖子、却忍不住吃了又吃,只为了填补无聊的'生活。

  因为丁波的父亲再婚的缘由,他们搬离了原地,搬进了这个叫做常月琴的家中,不觉中开始了他们的另一段生活。初识“常姐”,她过于自护式的防备让三个年轻人错愕不已,直至警察走进了这间屋子、直至镜头转向车库里那辆破碎的车、直至林月端着蛋糕出现在常月琴家中,一切的疑问才随之得到解答——一年前,常月琴的独生子在生日当天带着女朋友林月开车去吃生日大餐,结果遇上了灾难(影片行进到此时,只能推测出二人开车外出是遇到了灾难导致车祸,但具体是什么灾难在此时还没有得到详尽的解答。如果观众因为惯性思维想当然地陷入想当然的“车祸而已”的思维阈限内,那就是剧情安排的成功点之一了)不幸身亡,林月也双腿残疾。

  影片一直按照双线结构进行:一方面,常月琴因为三个年轻人进入自己的生活、自己对儿子不幸身亡的事实开始接受、悲痛也开始慢慢释放;另一方面,三个年轻人的家庭与成长过程也得到间歇片段式的剖解:南风的家庭,嗜酒的父亲常在醉酒后殴打南山的母亲、南风不堪家庭的重负走出了家庭;丁波的母亲患病、贫困的父亲却挽救不了自己的妻子而让她因病去世,接下来与其他女子的恋爱与结婚都受到儿子丁波的反对与阻挠;肥皂的父亲开了间小店,却也总因为生活的不顺心打骂肥皂。

  终于,在辞旧迎新的晚上,常月琴耐不住对儿子的悲痛,在温水中隔开了自己的手腕——三个几近被生活丢弃的年轻人,为了一个几近被生命丢弃的大姐姐、淋漓着不忍目视的鲜血,背负着常姐、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常姐苏醒了,也重新照亮了四个人斑驳破碎的生活——

  常月琴修补了儿子出车祸时开的车,肥皂没心肺地讲:“这车跟新的一样!”常月琴惨淡一笑,嗤笑这无常的生活。四个人开车驶上了公路,等他们到了目的地,观众的眼光随着他们朝前走去,也终究明白了影片的苦心——

  他们到的地方,是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的一处地震遗址,影片开始回放一些地震时的影像,也让观众能在脑海中构画出影片的全部缘由来。四个普通的人,因为一场地震,开始了噩梦之后破碎的生活。

  后来的他们,帮着师傅修缮庙宇,也开始注重对自我内心的修行。当他们以为一切都已经过去,常姐却在一个飘渺的清晨选择了离去。

  在离开的前夜,师傅还在劝解常月琴、劝她放下。常月琴反诘:“我为什么要放下?我放不下!”师傅又讲:“无生无死,就是最好的未来。”常月琴却在翌日清晨选择了她心中最好的一种“未来”。

  影片到此已算完满,包括南风和丁波的相恋,也算是各自都有了心仪的结局。三个人又坐上了奔驰的火车,向未来奔驰而去……

  佛语:看破放下,随缘自在。请原谅我用大段的文字去复述影片的剧情,只是因为我为这平淡的生活总有太多不舍的情节。生活总有无常,幸运的人总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前去探望。我们轻抚哀伤者的后背,告诉他(她):“别哭了,让一切都过去吧。”抑或者,捐出自身拥有的一部分去援助。但他们却总难体会身临其境的人,是怎么样挨过这无常中的辛酸——伤痛潜伏在每一次孤独的呼吸中、掩藏在每一晚失眠的夜色里——当旁观者以为一切都已然过去的时候,伤痛的人依旧在抚摸着淋漓的伤口。

  灾难性的电影,我已看过很多,励志的、悲怆的、反思的……不外乎如此。但《观音山》只是巧妙地撷取了一个小视角、借用四个普通人的故事,跟我们串讲了经历过灾难后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是新闻中干瘪的统计数字,不是电视剧中斑斓依旧的明星华章,不是舞台上衣帽全新的演员代表;这样的生活,是南风身前压路机重整的马路,是常月琴每日经过的十字路口,是街头巷口香气氤氲的夜市摊位,是每一个体同深受的人身边、粗糙而不加雕琢的日日与夜夜。

  感谢这部影片的制作团队,用如此贴切的镜头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艺术加工下真实的生活,四川人的坚韧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的表达。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行,途中的一切修为都是为了明日的继续前行。

  生活无法停止,我们必须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