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剧眺望伦敦西区散文
北京戏剧眺望伦敦西区
我们向西方看了一百年,却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不认为自己的东西是真东西。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没有自主就不会有创造力。
伦敦西区的剧院里,一出戏剧的生命长度可以是415年,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歌剧到芭蕾舞剧,从古典装扮到现代着装,经过无数次改编,仍在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几乎同岁的《牡丹亭》,古老的唱腔曲调却难以跟上年轻一代的生活节奏。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戏剧人试图力挽狂澜,将之改编成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但仍未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里。
如何让戏剧的生命力更持久,成为市场的宠儿、现代人的精神给养,这是北京戏剧产业正在眺望伦敦西区的原因。
“戏剧需要*和社会力量扶持”
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说,在伦敦,真正盈利的戏剧仅占五分之一,少量戏剧利润丰厚,大部分仅能保本。即便如此,伦敦西区的戏剧产业仍能持久繁荣,这与*及社会的资助密切相关。
伦敦的剧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商业性剧院,是伦敦市最主要的剧院类型,其中包括西区的42家商业剧院(伦敦剧院协会会员),主要集中在伦敦市中心;另一类为非营利性剧院,分布在内伦敦和外伦敦。
英国有各种基金会和民间机构,常年资助非营利性剧院。英国艺术委员会是英国非营利艺术机构的重要资助机构,其中戏剧产业接受的资助所占比例最大,接近三分之一。“为所有人创造伟大的艺术。”这是英国艺术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十年规划中对其使命的.描述。
在英国,文化资助被视为一项慈善事业,其作用是,帮助非营利剧院打造高质量的戏剧产品,提高观众的戏剧品位,同时以低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不断满足大众的需求。
北京的戏剧人,也很向往伦敦的经常性资助模式。因为,在资金经常性不足的情况下,无论是北京的国有院团,还是小剧团,都在打造精品剧目和获得市场认可的两难之中,久久徘徊。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指出,目前北京的国有院团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面向市场的新型演艺*格局已经形成,但市场作用的发挥及大众消费群体的培育,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有必要扶持戏剧院团,培育市场,特别是在国有戏剧院团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以后,更有必要“扶上马,送一程”。
与此同时,占据北京戏剧市场半壁*的小剧场演出也面临着惨烈的生存考验。杨乾武说:“小剧场迸发出了新的活力,探索着新的经营模式,培养着新的观众,但小剧场戏剧及戏剧人的生存状况更为艰难。”
青年导演裴魁山将戏剧史上公认的“最疯狂难剧”——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用自己的方式大胆演绎。这一表现主义的高智商戏剧,尽管在剧评家与小众戏迷处收获了良好口碑,却以惨淡票房收场。
目前,类似裴魁山所在的这种小剧组,很多尚不能盈利,只能勉强生存。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很多时候,剧组成员既要当演员,又要做剧务,还要跑外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