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帆都青岛散文
很庆幸,在栈桥还没有被大水冲垮之前让我看到了它。当年学校没有将我们分配到青岛,几年后,我自己却来了。
对于整个山东半岛来说,青岛的地位不可小觑,国际影响力明显超越省会济南市。它是大海之城,绿色之城。因为距离韩国只有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路程,这里随处可见满嘴“思密达”的韩国人,商店酒店的牌子上都标有中韩两种语言。
青岛的道路几乎都是以各省的省市名称命名的,比如陕西一路、延安三路、湖北路等等。我们这帮人刚到青岛时就住在延安三路。由于人地生疏,我和军坐出租车时先奉承了司机一番,我说:“师傅是山东的吧?”
师傅倒是很热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边开车边说:“我是青岛本地的,听你说话好像是外地的?”
我说我是陕西人,司机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赞颂陕西的.华山兵马俑和苹果了。说话中又表现出一丝未曾到过三秦大地的遗憾。
我说:“山东不错,我有几个山东这边的朋友,人也很好。山东人好客,据说陕西和山东也有某些渊源。”
“什么渊源?”司机这一问倒把我问的瞠目结舌。想了一下说:“秦始皇到过泰山。”
“那都是老黄历了。”他回头看了我一眼,说:“你还懂历史。”
我说:“都是书上看的。”
司机说:“既然你们没来过青岛,那就把你们放在延安三路,那里住店便宜,离海边也近,有时间可以去栈桥看看。”
我和军是一起来的,周彬进、李沛、老程、黄威龙和陈珍是后面来的,我们在延安三路一家宾馆集合。
前几天都是两个人住一个房间,吃的也相当好,顿顿有肉,周彬进是四川人,每顿还要配点小酒。我和军通宵达旦看《杀虎口》,第二天懒洋洋不想动,却被李沛拽着去海边玩。
青岛的大海是清澈的,至少要比虎门的大海干净许多。尽管天气炎热,沙滩上依然游人如织,照相的照相,挖田螺的挖田螺。一群海鸥围着栈桥上空阵阵盘旋后四处飞散。走进栈桥,人满为患。这座经常在青岛啤酒上看到的建筑,现在终于可以一睹芳容。栈桥古朴、大气,典雅,和中国许多古建筑一样,只看一眼便陶醉于它的姿态,以及它那神秘的历史。当然,我们进去栈桥里面,琳琅满目的摆放着海滩纪念品:贝壳做的鸽子兔子;偌大的海螺等等。
五四广场距离青岛海不远,是青岛的象征,也是闻名遐迩的爱国教育圣地。当年日本和德国为争夺青岛主权打的不可开交,我爱国青年学子奋起*,时间为1919年5月4日。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五四青年节。”青岛市为了纪念这次爱国举动,建造了五四广场。
我用镜头记录下了我们的整个旅行过程,在近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从网上看到当初踏上青岛海边那种兴奋地心情。
这一天正好赶上中英两国在青岛进行海军联合演习和青岛啤酒节的准备阶段。穿着军装的老外在步行街凑成一堆,身旁放着鼓鼓囊囊的行装,茫然若失地看着过往的黄皮肤中国人,以及这座大气磅礴的东方帆都。也许他们也是第一次来青岛,也可能是第一次来中国,眼前所有的一切景象都让他们痴迷陶醉。
啤酒街的摆设很讲究,许多装饰都是用啤酒瓶搭建而成,比如好看的花篮,端庄的房舍,逼真的鸟雀,最吸引人的还是那巨大的“青岛啤酒”灌,它是将罐装啤酒放大了几千倍之多,行程整条街独特的装饰,引人注目。
从青岛海到啤酒街,又从延安三路到威海路,我们没有坐车,说说笑笑走了十几公里,最后在天幕城逗留。天幕城是个大型地下商场,装修极其考究,中西合璧,美不胜收。顶端是人工制造的蓝天白云,就像进去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一般。不时还有逼真的飞机在上空悠悠飞过,俨然是一派万里晴空的景象。
商客络绎不绝,脚步凌乱的踩着地板上自己的影子,山东话,青岛话和普通话在这里相互交织。
周彬进和李沛准备于第二天返回四川,这天晚上我们在延安三路租住的宾馆准备了可口的饭菜,也破例弄了几瓶啤酒。那天除了我和两个女生,大家都喝的酩酊大醉,并约定未来有机会还要到青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