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台纪行散文随笔

  就花台而言,我不是很陌生。但仅仅是匆匆上下,走马观花,因而,对花台的景色也只是一般的了解。这次不同,这次要写花台,就不仅要用眼看,还要寻找那种感觉,要用心去体验花台的灵、秀、神、奇。于是,正是七月流火时,带着写文章的使命感,我同文友开始了花台之行。

花台纪行散文随笔

  为节省上花台时间,我们提前一天夜宿天台。天台,名不虚传,天上的清凉之台。上得一线天,凉风习习,时间稍长就有寒意。太阳顶头晒着,仿佛冬日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特别舒畅。夜幕降临,气温骤低,山风呼啸,松涛阵阵。文友们围坐床上“炒地皮”,开了窗户就不能开门,否则空气一对流就冷得受不了,真是山上山下两重天!此情景不由想出一副对联:天上楼台清冷彻骨,人间房舍火热高温。

  凌晨三点起床看日出,每人抱一床棉被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坐在“鲫鱼背”上,一个个弓着腰,抄着手,从暗夜里看就像打坐的小沙弥。清晨4点多,一轮红日从东边云端中跃出,霎时,金光四射,云蒸霞蔚,天空绚烂多姿,*如此娇媚!文友们纷纷操起手中的数码相机拍下这珍贵的日出镜头,我也不敢怠慢,用已不时髦的胶片相机拍了几张“天台晓日”。欣赏完日出美景,饱尝了天台寺的素斋,我们正式踏上了花台的征程。

  花台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区的'中部,南连天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北部是狮子峰景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它地处高山峻岭之间,深藏数千年而不露,原始古朴,清丽不媚。峰岭突兀,怪石峥嵘,古洞幽深,茂林虬松,山花烂漫,气象万千。千百年来,景区内的峰峦石树吸吮着天地日月之灵气,浸润着佛教文化之精华,一峰一石,一树一花,或拟人,或状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的与佛结缘:如佛陀、佛指、佛掌、佛字、佛洞;有的幻化生灵:如马首、大象、神鼠、海狮、蜗牛;有的宛若神针、好像蘑菇、犹如斧头、形同天钟。还有那满山绽放的杜鹃花,赤橙黄绿,争奇斗妍,映山红遍,幽兰飘香!

  为了让世人真正领略花台风光,饱览花台美景,1986年4月,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处投资11万元,铺设了一条由天台景区一线天通往花台景区直至下闵园的石板登道。1987年6月,石板道铺成,全长2600米,沿途经过古佛洞、莲台峰、天门峰,大、小花台等景点,花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至此,深藏数千年而不露的花台景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款款走出天然屏障,展现在中外游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