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省报记者》读后感散文随笔
我本来很喜欢读书,由于年龄和眼疾的原因,近几年却很少读书了,可读书的兴趣依然不减,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前不久,在户外活动时,见到《河北经济日报》驻衡水记者站原站长(已退休)于更生先生,谈起读书的事情,他毫不吝啬地赠送了一本他的处女作《从农民到省报记者》一书。开始出于好奇和对更生先生的尊重,读了书的《序》和开头两篇,感觉还不错,确实像书的《序》中说的那样,是一本励志的书,充满了正能量,其中有当代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在涌动。然而,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以朴素的语言客观准确地记录了其人生历程和时代变迁,让我们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感到非常亲切。因此,越读越想读,有时读得还有点爱不释手。
该书是一本励志书,也是一本自传,记载了作者从年少时产生当记者的理想到成为省报记者站站长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以及生活和工作中的浪花涟漪。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采用流水账式地记录,而是用一个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串连起来,绘就了一幅励志图景,展示了作者的人生和品性,也使本书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特别是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章回小说的一些表现形式,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连续性和曲折性,许多地方还颇有些跌宕起伏,足够吊人胃口。为此,我认为该书是在当下浮躁社会氛围中投下的一副强效安神剂。可以说,该书对于青年人规划未来、夯实人生基础很有帮助。对于新闻工作者,也不失为一部教科书。
记实作品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历史事实,否则,写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要求作者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谨”一般都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去评价的,如果没有事实依据的编造,即使逻辑性再强,也会有失逻辑之处。只有在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才能自然而然地符合逻辑。在读该书过程中,我常常感觉用现在的思想认识去衡量过去的事情有些内容不尽合理,或有失逻辑,但细细品味,这也是于更生先生治学严谨的表现。因为它符合历史事实,如果用今天的认知和逻辑来写历史事件,反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历史。更生先生尊重历史事实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该书中,他对书中的人和事不因时代变迁而褒贬,而是站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节点上去客观地记录下来,不论书中的人物结局怎样,在曾经的某个节点上是什么样就怎么写,不论目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如何,在曾经的某个历史节点上该怎样评价就怎样写。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才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更生先生虽然是第一次写书,但从书的表达方式上可以看出其功底很深,不愧是一位资深记者。在他的书中,常常看到一些精彩地描写。如他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了上世纪70年代深(县)南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风貌。他对过年大清除的描写,以扫屋子时留在墙壁上的花白笤帚印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特征。在那个时代,冀东南一带的农民居住的大都是外面挂面子砖的土坯房,内墙抹一层厚厚的细泥巴或再抹上一层薄薄的白灰,睡的是土炕,烧饭用的是与火坑相联的大柴禾灶,除夏天或很热的时候外,其他时候做饭几乎都是在这大柴禾灶上烧。因此,屋子里的墙壁上难免被烟熏火燎得黑乎乎的,屋的犄角旮旯还会吊着一串串地塔灰,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像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是十分简陋的,平时大家都忙着糊口,无心亦无力去美化或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每逢快到春节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借这个时机进行一次大清除。这大清除的气势比现在人们的大清除要大多了。清除完了,屋子干净了许多,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墙壁上现出了花白的笤帚印子,细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幅的山水画,很是美丽。这时,年的味道也就浓起来了。
有人说字如其人,其实书更如其人。通过读更生先生的《从农民到省报记者》一书,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充分印证他的人性、人品和人格。我认为,更生先生是一个很纯朴、很正派又很诚实、很干练的人,和他在一起,常常能感受到他的身上总是释放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他总是在感染着周边的人们。因此,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大都愿与他交往,进而成为朋友,以于无形中吸取些正能量。我就是这样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