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月夜下的遐想

  古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般是指中秋节的月亮,不比次日的圆润。——题记

随笔散文:月夜下的遐想

  中秋节过后的夜晚,我因长时间看书,感觉眼睛有些干涩——要看清书中的字,就得眯起双眼,即便如此,没过多久,书本中的字就变成了重影。不得已只好暂时停止阅读,起身带上房门钥匙,出门上楼梯来到自家屋顶平台。

  就在我推开平台木门的瞬间,一轮高挂天空的明月,让我吃惊不已。也就在同时,我的脑海迅速反映出当晚的特殊意味——中秋过后十六之夜,该是月圆的好日子。迈出那道门槛,我的眼一刻不停的盯着高挂于苍穹的那轮满月。明亮的让人欢喜,他是那样的洁白,真可谓一尘不染,像一盏在黑夜里点亮的吸顶圆灯。他是坦诚的,就连身体里隐藏的细微暗折,也毫无保留的展示在我的眼前,这是他友善、自信的性情表露。月儿知道,此刻无论是谁,在抬头望月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欣喜,愉悦的。月儿早已经习惯了此种人间风情,于是,它安静的就像一位和蔼的老者,慈爱地看着夜幕之下,或安憩,或交谈,或娱乐的千家万户,月儿的静谧和柔情随浓稠的月色抛洒着,于悄然间轻柔抚摸着世间苍生。

  我突然意识到今夜佳节过后的灿烂,对于月儿的不公。如果这般精彩出现在昨日的天宇,那个令全球华人以圆月而欢聚的佳节,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风光和荣耀。看来,世间之事少如意,就连高高在上的月儿,也没能逃脱它的魔咒。昨日,我们这里——一个北方沿海城市,直到午夜,天空依然被一团浓阴遮蔽,连月的光影也被无情的夺去,甚是遗憾。今夜,沐浴在柔和月影之下,我体味到月的另一番风情。

  佳节的团圆和欢庆,于有无月的登场,似乎并无太大的瓜葛。各家各户是以“中秋”欢聚为主调,“举家团圆”才是中秋节日真正的主题,相对于自古流传至今的仲秋赏月风俗,或许只是一个节日的噱头,比之其它节日寓意之物,此刻的月圆高挂,要珍贵,意味深长的多——毕竟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月儿就像智慧的冉者,他看透了佳节当日的玄机,即便真的当晚缺少了他的登场,世间人家团圆赏月的热情,依然毫不逊色。只不过,一家人举目眺望天际间的明月,换成了谈笑嬉戏,品尝月饼和瓜果的'娱乐罢了。毕竟一家老少围桌而坐,吃着美味的月饼,唠着舒心的家常,才是佳节天伦之乐的本源。我想,那时无奈的被遮挡在云层上的月儿,在它感受到人间流连于内心的深深祝福,他的心一定是欣慰远远大于委屈的。

  此刻的夜晚,欢宴已散去多时;离家的人儿,也已重回他乡,就在此时,当他们抬头望见高悬于空中的圆润之月,余留在心坎里,尚未完全散去的温馨之气,那股亲情,再一次被那洁白柔和的月色点亮,纵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然而,谁不想把那份美好,在心里保留的更加长久一些呢?那轮清亮、丰盈的明月,又一次将人们带回那段难忘的甜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