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打粑粑散文
在宁远风俗民谣中,素有“西洞粑粑北路酒”的说法。“西洞”指的就是位于县城最西端的中和镇。《说文》中云:“洞,疾流也。”宁远县有四条较大的河流,本镇就有舂水、仁江两条河经过。舂水自北而来,至多公坝时,两岸青山夹对出,风光旖旎,婀娜多姿,是县人出游的好去处。仁江,发源于新开西山王家,一路从山间奔来,到黄岭时,筑坝截水成一水库,叫凤仙桥水库。春夏可蓄水,秋旱季节沿半山腰的水渠淌淌而下,浇灌新开、中和、慕投几十余村的田地,与山下的河道交相辉映,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注:“洞,谓中空也。”本地喀斯特地貌典型,石灰岩广布,洞穴众多。我不知道是哪个意思。
本镇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盛产稻谷、柑橘、油茶、杨梅等,且民风淳朴,隐忍谦让。又不失剽悍霸蛮之气。正如这昼夜不舍的江水一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神威大发。
国人重春节。过年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杀年猪,磨豆腐,泡豆腐,熏腊肉,置年货,祭祖祈神,当然也少不了最初用来供奉祖先的打粑粑。
打粑粑独特之处就在这一个“打”字。选用上好的糯米,先用水泡软,上甑蒸熟,然后一大群早早请到家中的队伍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一人用菜铲把一定份量的熟糯米饭盛好倒入石臼中,两个壮实小伙各持一根七八斤重的木制粑锤,先轻轻地挤压,然后力度不断加大,到糯米饭粘成一团之后,脱掉外套,裸着上身,喊着口号,你一锤我一锤弄将起来。如有心仪的姑娘在旁,更是卖力,像打了鸡血似的,将手中的粑锤舞得虎虎生风,自己也满身大汗。人家打一臼就要换人,他可以接连打好几臼不歇气。
年长者(我家请的照例是隔壁的七伯。)把后生挑来的粘性很重的粑粑挼下来,放入米筛里。米筛里撒满一层粳米粉(不是吃的米线哦)。把粑粑捏成团顺势扔到旁边的也铺上米粉的桌子上。围着桌子的妇女小孩则抢过来,按成厚约一公分左右的饼状。由一名传送员把这些成形品种一个一个地送到撒满米粉的面板上。而且隔会儿要翻一次,以免粘住面板。
这样的一场盛会,自然是热闹非凡。插科打浑,相互取笑是常事。大家哄笑一场,吃些糖果,赶往下一家。
由于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又麻烦,人们开始用机器代替了锤打这一道工序。不仅没以前那么热闹,做出来的粑粑也少了许多味道。其他美食也是如此。试想一下,没经过锤打,用机器挤出来的玩意儿,还叫“打粑粑”吗?
置放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放入大水缸中。隔十天半个月换次水。久的可以吃到清明。不过味道要差了很多。
粑粑可烘,可煎,可水煮,也可炸,视各人的口味。可放白糖,可放砂糖,也可以加用砂糖、饼干、芝麻等弄出来的粑粑糖。当然有的小孩图省事,什么也不放,把烘成两面有焦锅的热乎乎的粑粑,一边吃,一边不停地换手,在空中丢来丢去,似杂耍一般。老人则用取暖的烘炉顺势烤起来,完了放点糖,对折如肉夹馍样,啃起来。
其实这种美食,其他乡镇也有。北路一带更讲究一些。他们做得更圆,更均匀,更美观。一些送人的还盖有红色的大“囍”字。
名称也多种多样。湘西叫糍粑。广西叫年糕。工具也大同小异。有锄头状的粑锤,有木制的臼。也有先磨成粉的。还有做成方形的。只不过我孤陋寡闻,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