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冬至散文
杜甫《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这首诗描绘的是冬至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很愉悦的心情。就像雪莱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更不用说“冬至阳生春又来”了。刺绣的女子因为白天日益变长,连线也要加长了,因为可以做更多的活了。而柳树快要舒展,梅花跃跃欲放,在一片春天的希望中,“教儿且覆掌中杯”,一幅悠游自在的样子。
小至是冬至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明天就是冬至了,这意味着一个回归年的结束。关于冬至,不妨絮叨几句。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常常听到人们说“冬至至长,夏至至短”,又说从冬至过后就开始“数九”。那时候不懂,就懵懵懂懂过去了。后来读书后才知道,冬至这一天夜间最长白天最短,所以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这就是“冬至至长”;而夏至这一天,夜间最短白天最长,过完夏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就是“夏至至短”。“冬冷三九,夏热三伏”。过了冬至,往往就有近四十天的严冬时节,尤其是冬至过后一个月前后是最冷的时候。这从冬至过后的“数九歌”就略见一斑:“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庄稼老汉垫衣毡;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测出冬至的具体时间,是我们先祖的一个伟大发现。相传,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一个节气,时间是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的确立,使人们能够准确掌握时令,为适时耕作和收藏、出行和归来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冬至除了是一个重要节气,还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唐宋时,冬至和春节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从这些相关典籍中,我们就知道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和冬至时的隆重场景。
在冬至时节,我国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吃”的风俗,北方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有吃红豆糯米饭、吃长线面、吃狗肉的习俗。这些吃的东西,都有一些传说。比如吃饺子。东汉末年,正是冬至这一天,“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耳冻伤,伤寒流行,病死极多。他就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给穷人。穷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在冬至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和御寒驱邪,人人都吃饺子。比如吃馄饨面。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常常带领部族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恨之入骨。于是,他们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而食之,祈求平息战乱,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因最初制作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人们就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比如吃狗肉。有一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比如吃红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有一个逆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又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为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现在我们这里,农村基本上不会把冬至这个节日当回事了;只有城里人在冬至时节吃点狗肉,主要目的也只是亲戚朋友聚一聚乐一乐。一些人说,吃狗肉能够御寒;民谚亦云“冬至进补,春天打虎”。但如果从养生的角度,其实冬至时节,不宜“贪吃”,不宜吃所谓的“补品”。“气始于冬至”。在冬至时节,可以吃谷、果、肉、蔬,但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可以适当多些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但尽量少些糖类、脂肪、盐类。
临近冬至,否极泰来,阴气渐渐褪去,阳气慢慢回升,“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一家人喝点酒,说说话,不失为人生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