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唯美散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题记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但何为“心”也?何为“迹”也?“心”,一颗想孝敬的心,但又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借口堂皇推之?“迹”,难道只有山珍海味、佘贵之品的赠予才算是“迹”吗?美味佳肴总能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但是没有爱人们的分享这些也只能食来无味罢了。其实,无需要太多物质的赠予,亦无需太多华丽、赞美的言语,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道、最长情的告白。
记得《论语·为政》中有这么一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但何为“敬”也?“敬”非诚惶诚恐,亦非膝行而进!和颜悦色即为“敬”也!
二十六年了,不,算上十月怀胎的艰辛应该是二十七年了,这二十七年里我无法想象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汗与泪!以前年少无知,不知道感恩是什么,也不知道孝敬是什么,所以心里从来没有过亏欠!而现在,看着镜子里自己脸上那日渐清晰的轮廓,再看看爸妈日益佝偻的背影,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亏欠、自责与内疚。我是多么的'想拉住时间的尾巴,让它在这一刻久久的停留,但我知道我拉不住,也不可能拉住,我能做的只有抓住眼前这有限的时间来给自己一点心灵的慰藉。
春节长假里,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个调查采访,采访的对象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采访的问题是:您认为孩子怎么做才是孝?您能给自己的孩子打几分?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而喻,两个词即能概括:陪伴、和颜悦色!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大多数父母都不求子女能给自己多少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渴求的更多的心灵与精神上的满足,有时间的时候就常回家看看,没时间回家就经常打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的状况,让他们少一份担心与牵挂;少一些叛逆、不耐烦,多一份耐心、和颜悦色,让父母在交流中获得幸福感。
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不要让父母给你留出的那个房间一直空着,也不要让父母把昨晚刚给你铺好的被褥早早收起!
家不是旅馆,而是港湾,是所有游子的出发地,更是所有游子的归宿!你要知道: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离开了故土,便是漂泊、背井离乡,便不能簇拥在双亲身旁享受慈爱、极尽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