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能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读书唯美的散文

  篇一: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光都伴随着书本度过。读书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可是工作后再读书感觉就是件奢侈的事情了。看书能让人宁静从容,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大,看书的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啦。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今,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心来去认真的看书了,闲暇时有了时间也会想着去哪娱乐,干点什么去狂欢一把……现在毕业了,都在忙着工作,忙着自己的诸多事情,看书也就更被无视了,还记得在校园时,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了就会想到去书店看看,就算不买什么看看也还是觉得能的。

  其实,看书有时候能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着天壤之别,而看书能帮着我们认识更多,了解各种不同的世间百态,从书里学习处世,看好书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思想的共鸣从而改变自己思想观点。

  好书让我领悟人生的真谛,每当我迷惑、彷徨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强我的勇气和信心;当我悲伤痛苦的时候,它告诉我,悲伤是短暂的,只要勇于面对,便会发现快乐就在不远处;当我被人误解时,书告诉我,勇敢地走你的路,他们终会看到真实的你。好书能让我调整心态,净化灵魂。

  在一个人的成长岁月中,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不可能总是激情满怀,此时,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人生导师,给我们人生之帆导航。在好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这里有温馨的宁静,也有激情的舞动……我,喜欢好书。因为每一本好书里,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喜欢那种充满书香气息能让心灵静下来的地方,经常看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和想象力,书里的情景仿佛能浮现在眼前一样,会突然发现时间过的好快,让人有种似曾经历过了感觉。

  先贤说:读书使人进步。你能在午后风景优美的湖畔读,也能在火车飞机上读,甚至能半夜起来在卫生间里读。身边有书,无论在哪里都能去拿起阅读。

  我们把青春写在纸上,在最美的年纪与书为伴,一路走来,现在即使告别学生生涯也应该保持看书的习惯,放几本好书在身边,当一个人的时候除了玩手机也还能拿出来翻翻看看。

  篇二: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我听鲁丹先生的讲座,是第一次。对其广博的知识,新颖的理念,甚是佩服;对其独特的读书之道也颇受感慨。于是也想来班门弄斧,谈谈关于读书。

  笔者关于读书的主张是“读书以一知半解为好”(仅仅限于成人,切勿误人子弟)。

  产生这个主张的背景有二。一是学生时代偶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对书中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颇感兴致,只觉得豁然开朗。于是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读书原则 ;二是读鲁迅先生的《随便翻翻》。文中写到:“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儿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确实能够恢复疲劳。”于是原则升化成了真理。

  关于这个真理的解读也有二,一是古今中外,书籍之多,数不胜数,而且良莠不齐,优劣不等。如果面面具到,对每本书都细细咀爵,实在是脑力和时间的浪费。随便翻翻,一知半解,大施“拿来主义”,既冲浪书海,又事半功倍。其二、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一种闲情以体现读书的乐趣。不用心,不费力,不需正襟危坐,不带任何功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随便翻翻,“黄金屋”、“颜如玉”、天下新异,悠然闲情之中,尽收心底。

  关于这个主张的实施。拿到一本书,就从后往前看,要不就看看书名,翻翻目录,或者就读读内容提要、前言,再挑几页感兴趣的篇目读读。如果有用,可将范围慢慢扩展。

  不巧这个主张被当教师的老婆窥视,大骂其谬论、谬论。还引用朱熹读书六法予以佐证,之后便是一串连珠炮:“可怜你在读书之道上被误入歧途。如此顽疾,随身数年,贻害不浅。翻开书了然,丢开书茫然,凡事一知半解,要追根溯源,道其精髓,就原形毕露。难怪庸庸半生,一事无成。唉,遗憾”。

  被骂得颓废之余,找来朱熹读书六法。

  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他的读书方法有六条:1 循序渐进;2 熟读精思;3 虚心涵泳(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杜撰前人的学说);4 切已体察;5 着紧用力(发愤努力、抓紧时间);6 居敬持志(专心、沉静)。后人把这六条称为“朱熹读书六法”。 其中以“虚心涵泳”最为精典,虚心涵泳指的是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朱子说:“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观圣贤立言本意,所向如何,然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大抵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秤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

  细细研读之后,深知其妙,但碍于“家长”的面子,便予以反驳(仅仅针对老婆的观点,绝不敢对朱熹老先生无礼):古人读书方法带有时代烙印,要深思而慎取,仅做参考,不可效仿;古人只专读文学,当然精细,如今百门学科,如果样样精读,于人的心理和身理都是不能承受的。不过除专业以外,其余的可一知半解矣。

  老婆一笑。

  篇三: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乌申斯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以上名人大师给书是什么下了精确的定义。关于读书,颜真卿有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老夫子诗既是劝读,也是导读。关于读书,朱熹《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关于读书我想应是想读书、爱读书;多读书,博览书;精读书,通读书;再读书、写读书。

  想读书、爱读书。书是资源,在从前书掌握在官家或少数人手中,普通百姓是没有条件读的,高玉宝说我要读书,是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时至今天,城市有图书馆,乡村有农家书屋,我们也具备了读书的条件,读书成了我们人人享有的权利。条件具备了,还必须想读书,要读书,爱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多读书、博览书。就是,博览群书,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知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精读书、通读书。所谓“熟读而精思”,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周总理说过,“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能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通读书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再读书、写读书。再读书就是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能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速读、略读、选读等等,不同的人应找到不同的读书方法。

  读书是一种品质,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情怀,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能让人滤除浮躁,读书能让人丰富知识, 读书能让人灵魂纯洁,读书能让人坚定信念,读书能让人明辨是非,读书能让人提升才华, 读书能让人修身养性,读书能让人享受人生。人生之美,美在心灵;书香熏染,完美人生。

  篇四: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翅膀的散文,是放松了自己写的。于是,读之者未被压迫。

  翅膀是个英俊书生吗?也许是位颇为俊俏的女孩吧,我不知道,只觉得她应该是喜欢静静地想一些事的,在一个人的时候。

  行文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文中可用成语处也尽皆分拆化开,绝不为得到一二美句而去伤损了文章骨柳,颇得散文之妙也。

  倘若是急功近利,急于表现,则为文时便会刻意在组词造句处求工,若不当,则通篇易于气机不畅。

  看下棋,大家知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棋,只注重一步棋的紧急、猛打、拼杀,觉得精妙,却并不深算其后续以及与全局的关联。

  而高手下棋,是平淡之中见功力的,围点打援兵不血刃,对手如困蛛网之蝇蚊不得松透,所谓内紧外松,又岂是庸手可参透的?

  看到一些文章,句句似颇为精妙,岂知,作者为了这句那句之精妙,早已经放弃了为文之初衷,也就是说:本来想说这个意思,偏偏写的时候想到一两句妙句,便放弃了本来想写的平凡的句子,而成了另一个意思。岂知,有些东西是非平凡而不可得其妙的。

  这样的文章作出,乍一看,句句精妙;然细细品之,颇感辞妙意浅,如涂了果酱的萝卜,急呼上当。

  因之,这样的文章,适合观其表,不宜品其味。

  我个人喜欢这样的散文——是文中有物,流畅舒展,不急不徐,入口绵淡,腹内回味是渐渐而出来的。

  读翅膀的散文,觉得是有一些这样的味道的。

  引导读者随自己的思绪或徘徊或飞翔,这当然并非易事,那你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呢,还是只想表现文字的华美呢……

  记得看翅膀的一篇文章,写的飞絮,写得是不急不躁——正和飞絮飘飞之速度也,文字味素而不淡,自然而天真。倘若文章过份地夸张飞絮的美丽,我必然会提起警惕,防止自己被欺骗。

  可是,这次我还是被骗了,因为我读着读着险些随飞絮一起飘飞了去了。

  篇五: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回来的路上,老婆大人希望再推荐一本书,我装模作样说:你连续看完《血色浪漫》《闯关东》《大清相国》应该能静一静,思考一下,牛还需要反刍何况人呢。你们猜猜,话音未落,便遭一阵狂打,这是在车里,要是家里我可就惨了。现如今的女人怎么了,奥运会刚结束,女人么又神气了,我们男人也是不行了,不敢吭声。

  作者都梁写了图书三部曲你看完一部能看另外两部,风格不错也很吸引人颇耐读,接下来能看《狼烟北平》,近来电视剧就要拍成了,正好能看看怎么样,我小心翼翼说到。到家了怎么也找不到此书了,回想看可能是因为借给同事还没还回来,顺便从书架上拿了余华写的《活着》,这堪称一部经典,多个大师看过并写了评论,还拍成电视剧。

  我近来是读了不少书,还在以每年50本速度挺进,我看书不分什么类型层次,只要是书就看,喜欢就多看几遍,不喜欢看放在一边拉倒。一般我去买书带着钱要正好,不全部花光绝对出不来门,这也是我的风格,也省得总是买书。

  读书要说收获,最直接的就是学会了思考,读报纸和刊物只是浅层次思维,只有读书才是深层次思维,我喜欢这种感觉——随着读书的深入,随着作者的有意铺垫,逐渐进入了角色,说是音乐能让人忘记自我,这是个人爱好,我以为看书才能更说明这种感觉,读书能让人更为年轻,你能看看是沾文化边的人都是显得很年轻,这是为什么?因为,读书能让人暂时脱离自我,精神脱离了肉体,肉体显得轻松多了,不那么沉重了。另外,精神的东西多了,对身体的欲望就会少了一些,身体的负担轻多了,也是有益的。这是我的感觉,还需要大家的认可,多多批评。

  书读到一定的时候,有能力的或者由经历的人会达到一种佛学常说的“觉悟”的境界,老婆说:你书没读了几百本,不要拽。“出家人不大诳语”,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也没有悟出来,有的人读一本书就出道了,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社会上就是这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这一辈子其实忙活的就是“觉悟”。你想一想,难道不是吗?

  读书还能达到内心的充实。人为什么会心虚,为什么会怵头,又为什么会软弱,都是因为内心的软弱造成的。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有道理的,你就是经历再多,悟不出来不行的,还会在同一问题上跌跟头,两者结合就好了,就完美了。

  读书能让人学会理智。理智是什么?辨别是非,知晓利害关系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这一盛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要认得清楚,能分析,能知晓事物发展的方向,能把握未来,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才有机会,才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挑起大梁的人。

  古人还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今天没有改变,老祖宗的话到今天依然余音绕梁回味不止,于丹讲的《论语》在国内掀起回古热,进一步说明文化的力量,中国人文化的根基是不可撼动的。这个问题上多说无益,只是觉得我们的文化在稳定上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符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可就不好说了。文化的规律和经济的规律吻合起来,我想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了。

  说到底,点破密码就是规律,符合规律的就能长久发展,这不止符合国家,对个人也是一样。

  我就在努力追寻着……

  篇六: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近日,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为读书烦扰。临近期末,一张张试卷接踵而至,他说压力很大。在品尝他压力的时候,细细咀嚼自己,读书的时间也真还不短,前后加起来有21年。

  21年,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让我不禁汗颜。

  我们那个年代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必然选择;现在的人读书,其目的很多人无从得知。也许是因为必须要读书。

  每天儿子放学回家,我都要问他在校园好不好玩,他的回答也很干脆,好玩。但是面对课外作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作业前,感觉马上要有一大波僵尸涌过来,但是他连向日葵都还没来得及种。

  这种恐惧我也曾有过。 考试最崩溃的时候是看到一道题,模糊地记得老师讲过,但清晰地记得我没听。好在我当时读书还不赖,有时期待考试,期待考试后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

  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好评;好评,为了好校;好校,为了读书。

  至于想学什么,为什么学,往往不是人能读懂的。

  虽然离开学生时代有些许年代,但也会经常做梦,梦见在考试的时候因为题目做不出来而备受煎熬,梦醒之后庆幸,幸亏只是梦而已。可见,读书对人的摧残有多么大。

  书是必须要读的。到了中年,自己还经常看书学习。而我,读书和儿子的区别是,我看书是因为有求知欲,他读书是因为有求生欲;我能选择自己想看的书,而他无从选择;我能看着看着睡着了,他却被要求越看越精神。

  说到读书,几乎都会说到教育。这些年来的,教育是不是失败不可得知。但是读书的压力倒是越来越大。除了那班苦命的孩子,还有一批可怜的.家长。

  读书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许多做家长的闲聊,总是问孩子学习怎么样,几乎很少有人问及孩子玩得开不开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看来许多人会觉得有点不着边际。

  其实读书的多少和今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知识量的多少和胸怀也不成正相关。很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也有大作为。李瑞环是个木匠出生,当了这么大的领导。他做的明式柜子在故宫收藏,我前向去看的时候,我无法把它和他的第一学历联系起来。

  读书是件苦事。古来挑灯夜读的故事很多,悬梁锥骨的典故看来不亚于酷刑,但是现在还一直成为美谈,这也无不能理解为无奈。现在的苦,在于逼着孩子,苦了自己。

  和我们孩童时间相比,儿子的读书少了诸多乐趣。几乎没有伙伴,没有娱乐,没有自我,更没有尽头。日未出而行,日已落未归。

  有时候我问他,你累不累,苦不苦?他的回答让我非常的无语:你陪着我就不累。一代人的读书,几代人的奉陪。

  好在我还不逼他学什么,玩得开心就行,跟得班上就行,健康安全就行。

  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感到一点点释然。

  窗外突然传来儿子和小朋友爽朗的打闹声,我猛然醒悟,他已经下楼半小时了,是该读书的时候了......

  篇七: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这几日很是无聊,一面读北大名师的讲稿,一面兴味盎然地读《倚天屠龙记》。对于讲稿中颠三倒四翻来覆去解读的经典文本,我一样也记不住,比如《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甚或刚刚读毕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些20世纪的世界*大师实在让我忍无可忍。也许对我来说,张君宝怀中的一对铁罗汉或者冰火岛上的一只海豹要比昆丁的时间哲学和普鲁斯特的“无意的记忆”有趣得多。然而我依旧痛苦地读下去。

  我最认同吴晓东的一段话,不是关于昆德拉的“存在编码”或者《百年孤独》的神话模式,而是对于“天真善良的读者”的向往:这些单纯的读者往往要遭到嘲笑,但恰恰是这部分天真的读者才是真正的理想读者。而中文系文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使一批本来是文学的理想读者变成了一些成熟老练目光犀利什么也不在乎的理性读者,至于文学研究者们离理想读者就更远。

  作家是最富幻想资本的职业,一个人,如果不是疯子,那么他整天胡思乱想而人们又对他不以为异的话,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这是个作家。作家对于意外事件有着天才的处理能力,通常他能完满地缝合弥天大谎,甚至让原本忿忿不平的人对痛苦和屈辱感激涕零。比如昆德拉说他被福克纳的小说《野棕榈》的结尾深深打动,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因流产失败而死去,而她的男人则深陷囹圄,有期徒刑,十年;有人给他的囚室送来一粒白色药片,毒药,但他拒绝自杀,因为他觉得唯一能延长他所爱女人的生命的办法便是把她保留在记忆中。福克纳是这样煽情处理他的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的:“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这让人感动得无法言说的语言让我们对男主人公那足够惊天地泣鬼神的似海深情唏嘘不已。事实上有头脑的人会发现这是一个天大的骗局,赚人热泪永远是作家不懈的追求:这是一个怯懦然而为自己的失败和退缩拼命制造借口的男人,他不够爱她,她能为他死去,然而他不敢为她去死。试想一个死人能够感觉到虚无么?虚无感永远是生者的痛苦。

  所以他不论选择“悲伤”还是“虚无”都是毫无例外地在选择继续苟活。即使从哲学角度来阐释虚无,也无法厘定生与死对于“虚无”的意义,谁能雍容地断定是死亡导向虚无,而不是生命承受虚无?因此优秀的作家总是善于辞令,他们巧妙地利用文字迷宫来感动单纯善良的读者。拨开话语的迷瘴需要智慧,但同时我们丧失了情感的力量。

  篇八:关于读书唯美的散文

  不装文化人啊,记性不好、悟性又差,被人训斥的机会多过和别人讲道理的机会,所以像我这样的人多半心比较静,能坐的下来,看的进去。读书的目的有三:一是慕名而来,希望了解一些新的思想或是拓展对旧有问题的延伸思维。二是有了问题需要寻找答案,三是寻求共鸣,比较差异,提升认识。读书的原则也有三个:心乱时不读书,不感兴趣的书不读,而好书则要反复读。

  但什么是好书呢?大半的好书,不会是看图说话,或是高考题库,文字创作者本身的思想深度、表达能力、叙述风格也往往参差不齐,即使是造诣很高的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会有含糊不清的时候,这就使我们看到的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有时并非那么清晰、温和,有时甚至是冰冷和晤涩的,所以读好书当然也更需要读者的智慧和耐性,这并非什么特别的难事,只需要认真对待即可,在我看来择好书的标准又有三: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当然还要有艺术的美感。不喜欢挑灯夜战,一是没有那么多精彩的书,二是年纪大了,身体更重要,所以一本书到手总是细嚼慢咽,有时还吞吞吐吐。我读书从来不做计划、不当成任务,状态好时,多读点,厌倦了就暂且扔到一边,基于这种不上进的观点,其实一年也读不上5、6本。

  早年间喜欢散文、杂文,小说,年纪长了,逐渐对哲学、伦理学、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其实每个人读书的经历,也是个人思想成长的过程。

  中学时天天都在看书,但那和真正意义的读书相去甚远,武侠就不说了,那时个人崇拜性地读鲁迅全集,怀揣着青春期的叛逆,对很多问题的态度都很有战斗性。长了年纪后,发现中国从来不缺鲁迅,缺的是鲁迅精神。另一部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王蒙的《青春万岁》,全书充满激情,带着青春的活力,特别是那首序诗《青春的日子》,尽管那时的王蒙只有十九岁,尽管事搁了半个世纪,但读起它依然使人心潮为之澎湃,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即使青春已经被岁月蹂躏的不成模样。与之相映成趣的还有食指的《相信未来》,没有华丽的词藻,寥寥数十字如何精彩,但他的文字里却凝练了一种傲然抗争的力量,能用痛楚的火焰把“希望”这种人类脆弱的情感燃烧得如此美丽和坚强,在现代的诗歌作品里能说是登峰造极了,连后来的北岛、芒克、多多等都深受其影响,巧得很那年他也是19岁。但环顾当下的文坛哪里还有诗。

  真正看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大学,图书馆当然经常光顾,但多半是些相貌丑陋的旧书,毫无新鲜感可言,唯一去的理由就是免费。书市是个好地方,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管他盗不盗版,每次都收获颇丰,那时候好像什么都想看看,但真正能坚持看完的却又少的可怜,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看书的心态问题,工作以后,市侩了起来,精力很难集中,读书时断时续的,特别是当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时,自己对效率的认识也偏激起来,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屑于去看书,或者更准确一点,是不给自己看书的机会。而立将至时突然问题多了起来,反思也多了,而物欲却降低了,书又重新回到了手中,发现总还是想读的,由此断定我还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大概我这个时代的读者,已经没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经历,遭遇王朔实在是属于不可避免的事,王朔的小说确实没有什么深邃的思想,叙事方法方面也无多少特别之处,但是王朔的小说投入那个松松垮垮的社会形态里,却形成了某种非常强的思想冲击力,这点与刚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迄今为止我认为王朔写得最好的是《顽主》,我想比我再大个5、6岁的人更有体会。贾平凹的《废都》虽然被打倒过,但现在看起来不仅能代表这位作家的水平,甚至能做为西北五虎东征的作品代表,这本书既体现了一座古老都城对人们生活中真假善恶的颓然漠视,又反应了时代裂变期中人们思想状态的荒淫无助,而古城的文化韵味穿插其中。用我一贯的观点,就是很好的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我对于有些人说的黄色因素,颇不以为然,我看那些人多半是自行先被污染了,又蒙着眼随便找个长得像的人当流氓。

  经济学是很有意思的学科,你说它有道理吧,可当理论指导实践的时候却总是大相径庭,你说它无用,它却总是套上各种数据理论模型耍弄一番,好像又颇有些道理,我并非有有意贬低这门学问,事实上我酷爱此道,只是在更多的时候,人的思考扭曲了价值规律,所以暂且把它停留在数学范畴娱乐一下,经济实践还是一事一议的好。

  哲学的书籍,只因洋文水平太低,主要看外文译本多些,所以许多真正需要体会的精髓,在理解上会有偏差,柏拉图、康德、斯宾诺莎、黑格尔的都看过一些,总体感觉挺费劲,但还是有兴趣。记得大学读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很是有些恐慌,作者的思想完全颠覆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很难用中国的态度去面对它。为什么东西方的哲学会有差别,我想大概中国的哲学与宗教联系紧密,精神的意味重些,需要感悟,而洋人的哲学更崇尚科学,所以物质性更强些,偏于逻辑。当然孔孟老庄也看看,很是推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全是精肉且通俗易懂。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它解答了伴随自己多年的一些困惑,这书有点像外科手术,残酷而精准。

  读书能是一种学习、一种思考,或者是一种休闲方式,但绝对不能成为一种赶时髦的东西,我最反对这个,但这个却成为了主流,现在书店里的书都是培养人怎么吃狼,要不就是教你陡然而富,还有随随便便给人竖碑立传,再就是忙着反儒反孔,总之是比着出新出奇,写书的人乐于此道,读者又能怎样呢?所以就共同娱乐吧!好书在手,胜过千军万马。在鄙人看来读书非得香茶一杯,伏案阅读才行,最好是早上,柔和的阳光,散射到书本上,翻开一页页柔韧的纸张,散发出淡淡的温馨味道,舒服吧!但实际上很难有多少这种机会,于是乎近年来比较多的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靠电脑和mp3,下载网上的电子读物,零敲碎打的读或听,乐趣当然少了许多,实在是被逼无奈后的妥协。

  前些时看了一篇文章,说俄罗斯的九零后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知道保尔柯察金。首先我也没通读过这部小说,只是对故事梗概,人物精神有些了解,起初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没读就读呗,可往下一看才发现这“不知道”的背后竟有一种不屑甚至是愤怒,好像让对这些多少知道点的反而自惭形秽了,十分了解的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过去的年轻人是拿无知当个性,现在的年轻人是拿无知当正道,我觉得对于传统的东西,你能不去尊崇,不去了解,不感兴趣,但也决犯不上动不动就把历史拉出来羞辱一番,自己还不懂半个球,就忙着灭这灭那,真是无知者无谓。

  读书这东西不当吃不当穿的,挣不着钱,做不成官,也成不了名,又不如耍钱、找女人来的尽兴,还挺花时间和银子,现在是赶上好年头了,不仅能看书,看完书还能胡说而不被抓住,这是大革命时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一切归于社会进步了,先进的东西逐渐占了上风。

  读死书和死读书多半是功利化学习的产物,所以我并不太能够沾染上如此恶习,当然有时也会钻牛角尖,但却凭的是兴趣,并无太大的痛苦。为什么看书?读书不为学术研究,不为加官进爵,不为传业受道,思考再三,我觉得人生苦短,喜欢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些,读书不一定就比其他形式高尚或是深刻,爱好这事还是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二是保持思维上的生命体征,多价值判断,少情绪行为,在风险与收益中博弈,过尽可能多的有效率与品质的生活。三是体验更多的快乐,化解无谓的烦忧,不为浮夸之气迷失,懂得选择,学会放弃。于我而言这就是读书最大的用处。

  物质的东西并非要以身相许,哪里才是尽头,够用就好,身外之物带不来也带不走,所以要超脱一点。而有些东西是浸入皮肉,深入骨髓的,它真正属于自己,给不了别人,别人也拿不走的。读书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