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于丹心得散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我的于丹心得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于丹心得散文

  于丹,人称“学术超女”,是继易中天之后又出现在《百家讲坛》中的一个学术明星。《百家讲坛》很好,人文学科的“学而优者”也算有个好集可以赶了。从根本上来说把《论语》诠释到雅俗共赏境界的,于丹不是第一人,《论语通译》、《论语今解》、《论语别裁》都可以。尤其是南怀瑾应该能够算得上她的老师,我敢断言,如果南怀瑾先于丹上过一把《百家讲坛》,那之后就没有于丹了。

  于丹毕竟是成名了,于丹为什么能够成名呢?你也许会说她学问做得好,但是以鄙人之见,她在古代文学方面不见得会比我们学院的古代文学老师好。比如,于丹把《论语》当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理解为女人和小孩子,这显然是不妥的。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学术背景,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虽然她也有着古代文学硕士的学习经历,但是她受到传播学的影响更大。复旦大学李良荣主编的《新闻学概论》提到“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和风格定位,受众是财富之源”。显然她比其他学者更能体会到受众的重要性。总体而言,于丹用《羊皮卷》、《智慧背囊》、《心灵鸡汤》等书里的小故事来诠释《论语》,使之通俗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严格来说只能算上是语言的艺术。而且电视这种传播手段给许多人省去了读书的“麻烦”。南怀瑾先生则不同,他治学比较严谨,他也会用故事来帮助理解,但这些故事也多半有它的历史根据。他更侧重于本源道理的解释,范围不够广,而且略带文言的叙述口吻使得大众阅读起来略显困难。

  酒香仍怕巷子深,大智慧的人照样会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广布四海,耶稣不例外、释迦牟尼不例外、孔子不例外,至于现在的很多学者,推销自己的观点就更重要了,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传播过程中,讹误常常与智慧同时被放大。如果我的观点错了,我们宿舍可能会跟着错,我在班里说,顶多错一个班级,这取决于我所能影响的范围的大小。而于丹如果错了,影响就会很深远了,“有一个学生司马牛,他的遗憾是什么?唉,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我们家有哥儿仨,我们家有五兄弟,我们家有八个兄弟,号称八大金刚呢,为什么人家有那么多兄弟,为什么我就一个都没有呢,哪怕有一个也好啊,为什么呀,为什么呀,太郁闷了。”以上为于丹在(心灵之道)里提到的一个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来阐述儒家所提倡的`内在修行与同别人交往的道理。但是,于丹所述不实。这种说法难免过于牵强,司马牛的哭泣并非因为只是因为其兄弟很少,而是因为其兄弟犯了罪,司马牛耻于有这样的兄弟,于是,哀叹别人都有或是勤劳,或是勇敢的兄弟,而自己的却是个罪犯。因而心中很难过。其中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是仅仅的意思。而为了证明这一点,《于丹<论语>心得》所讲不过《论语》十分之一篇幅,没读过《论语》的读者难免被误导。这些错误,去网上搜一下,不比小沈阳少。相比之下,我觉得南怀瑾就比较智慧,他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比没有很多的主观色彩,把原本展现给读者,顶多再加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剩下的事情便有读者自己来完成了。

  王立群读《史记》,火啦!易中天《三国》,火啦!刘心武读《红楼梦》,火啦!于丹读《论语》,火啦!但是很遗憾的是,他们的火带来的为什么不是《史记》热、不是《三国》热、不是《红楼梦》热、不是《论语》热?有人曾经说做学问的最起码的是能够自圆其说,最忌讳的是人云亦云,但是,快餐文化让我们先无所适从,而后随波逐流。

  还是让我们自己去品读《论语》吧,钱钟书先生曾经说:“中国缺乏的是哲学家,但是从来不缺乏‘哲学家学家’。”于丹说得再好也不过是她的读后感,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仅仅通过读于丹学习“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