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端午最斑斓散文随笔

  阳光透过树叶散射在人行道上,气温噌噌升,衣服层层减。马路两旁纷纷支起红色的摊位,引得路人三三两两驻足。哦,是卖五色绳的,又是一年端午至。

儿时端午最斑斓散文随笔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在儿时的记忆里,除去过年的喜庆和元宵节舞龙舞狮的热闹外,最期待的就是端午节了,不仅有不常吃到的食物,更期待的是香囊、五谷包、五彩绳之类,那些色彩成为最鲜亮的记忆。

  上小学时,端午前,会央求家长把我们姐妹送到城郊的外公外婆家里,附近的三姨、四姨、五姨会找来各色布头,在我们这群外甥女的.吵闹下,商讨怎么做搬脚娃娃。而我们会自告奋勇地帮忙穿针引线,给里面装香草、甘草等。我们还在外公的引导下,给缝好的小布包里装五谷杂粮,然后让姨妈们封口,再把收集来的彩片和流苏用彩线缝在上面,就完成了一个五谷包,挂在脖子上,开心得像过年得了压岁钱似的。我们问外公外婆:为什么要在里面装上粮食呢?外公笑呵呵地说:为了证明咱们粮食丰收啊,最好来年也不缺粮食。

  我们表姊妹们会为了一个刚做好的搬脚娃娃,而展开抢夺大战,而姨妈们通常一边手里做着活计,看着我们闹,一边讲我们幼时的趣事,听得我们好奇连连,有时会忘了争吵。姨妈们还会用边角料给我们缝沙包。现在想来,真是充满了童趣、亲情和快乐。

  到了端午那天,家人会泡上雄黄酒,不过我们从来不喝,而是往耳朵等部位涂抹,手腕脚腕系上五色绳,吃粽子、鸡蛋、大蒜、油条,都是为了驱毒避邪求康健。父母还会买来艾叶,在这天煮水喝或者泡脚。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拥有仪式感才算过节。

  而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口味的粽子通过网购可以随时吃到,五光十色、精致新颖的手链、香囊也不用自己动手做,敲敲键盘唾手可得。可是,和记忆的底片相比,我总觉得这些新潮的物质里面缺少了一层东西。

  缺什么呢?哦,“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又在眼前,物虽似,景也新,人犹在,情已迁。所缺的,就是那层情,就是那千百年来不绝如缕的乡愁吧。